天中汝南

2015-10-22 02:40晨光
时代报告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山南海

晨光

汝南县境内河流众多,其中最大河流为南汝河,“汝南”之得名与南汝河有关。在古老而广袤的豫南平原,千年汝水蜿蜒东流,滋养着被称为“天下之中”的热土,因其位于“湛湛清流九曲湾,深沉彻底似拖蓝”的汝水之南,北、东、西三面为汝水环抱,史称汝南。

天中山

天中山又名天台山,位于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处,占地约540平方米,高3.6米,因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的碑文而得名。天中山又名天台山,原是一座圆形小山,占地约540平方米,高3.6米,位于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处。

据史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另一说为古代无钟,白天的时辰只能用日影的变化来计算,汝南旧志记载:“自古测日影,以此为正,故筑土累石以记之。”

所以称汝南为天中。“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这是流传于汝南民间的歌谣。有点夸张,但很传神。“三尺三”,极言山小;“登天”,也反映了天中山与天地通灵的神秘。的确,天中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它只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或者说一种图腾。

据传,天中山与汝南城形成北斗七星的布局,北城门命名为北拱,含拱卫江山之意,并由此催生中国城建南北中轴线基础,但汝南城南北城门却并不在一条线上。

由于此处地理位置特殊,周武王在此筑天中山一座,上置土圭,测日影考分数以此为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语道出了天中宝地的钟灵与神奇。近几年县政府加大对群众娱乐设施的建设,天中山作为重点之一,现已经被建成汝南县最大的休闲、娱乐的地方,如今被命名为“天中山生态园”。

南海禅寺

南海禅寺是在小南海旧址附近修建而成。小南海的来历与佛教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汝南就在县城南的小南海兴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吉祥寺。宋代又在寺内建起了悟颖塔,到了清嘉庆年间,汝南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已遍布寺阁庙庵88处,亭阁楼堂91处,当时的汝阳(即汝南)知县王元梅有诗赞道:平湖烟火泛凝航,宝刹云开紫气翔。一道虹桥浮水面,居人争献南海香。明代在南湖修建成观音阁,是仿造南海普陀寺的模式。由于观音阁的规模小于南海,所以人们称“小南海”。清雍正元年,名噪一时的天中书院迁至南海,称“南湖书院”,并增设假山、斑竹,镌刻颜真卿手书“鸢飞鱼跃”四个大字于湖面。经明清近600年的营建整修,形成了西起悟颖塔,东至汝水河滨,北至城壕,总面积达千亩的风景区,被誉为汝宁府第一胜景。乾隆皇帝南下江南途经汝南时,因对南海“梨花院落溶湖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淡雅景观赞叹不已,随即兴挥毫,御笔亲书“登瀛”二字于石上,更为小南海平添几分风韵。旧日的小南海,碧波千顷,鸟语花香,寺观相望,古塔耸立,高僧云集,经声盈耳,素称“汝上第一景”。

汝河绕寺而流,印映于河中的楼堂殿宇随水波而动。走过大气、秀美、古朴、端庄的正门大桥,便进入了天中佛国里。拜天王,谒护法,过普度桥便是大雄宝殿,殿前巨型香炉足可供百人同祭,炉中高香丛丛,青烟缭绕直达蓝天白云。登上三层花岗岩石座,用力推动漆描金绘的拼花朱门,听着高大门扇轴脚叽叽响声,抬腿迈过盈尺高槛进入三重飞檐(北京故宫金銮殿为二重檐)七开间三进深的大雄宝殿内,空旷、博大的空间让人森然。行走在一座座重檐飞拱的高大殿宇之中,敢问世间何处再见如此禅院。站在重檐五开间的高大牌楼之下,更有此景只应天上有之感。放眼这庞大的建筑群上,规划、设计、结构,再细到那无数精美的雕梁镂柱、斗拱翘檐、佛家文化的彩绘人物故事和那喻意着中国古建筑特有的规格模式上,三层的须弥座石台,千百只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栏板和石阶中间活灵活现的镂空透雕的蟠龙石壁,还有镶嵌在各层台阶行道边上的龙首水引,无不工整完美,无不显现着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变化,足可让人细细地品、慢慢地读上一阵子,发出一番思古之幽情的感慨来。

宿鸭湖

宿鸭湖位于汝南县罗店乡东2公里处,北起玉皇庙,南至野猪岗,东临桂庄,西到别桥。在黄昏时分,灿烂晚霞映照在湖面上,水光潋滟透红,远处的老乐山隐约可见,景色美丽迷人,令人留连忘返。

宿鸭湖是目前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有“人造洞庭”之美誉。可谓“百里长堤锁洪水,万只野鸭戏游鱼”!水库东岸南北土坝全长35公里,湖水面最宽处1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715平方公里,库区面积239平方公里,库区占地35万亩,库容8.2亿立方米。湖西岸有6万亩森林植被和万亩芦苇荡,环湖坝堤上有数万棵绿杨翠柳,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传说很早以前,这里原本并没有湖泊,而是一个河沟纵横、十年几涝、野兽时常出没的地方。

时过数年,元朝皇帝将其儿子封在汝南,王爷生性残暴、善于骑射,一年春天,王爷带领卫队出城代天子巡视一方,竟发现此处天有飞禽、地有走兽,心中狂喜异常,随即拉弓搭箭,射中一只狐狸,谁知狐狸未死,却带箭逃跑了。

王爷就在后边紧追不舍,不料却被村庄挡住了视线。王爷十分气了,下令“跑马圈地”,决定把这块土地作为御用猎场,刻着“御用猎场,禁地”标牌插在了方圆四五十里的土地之上,场内村庄一律拆除,百姓限期迁出,违令者全家抄斩!

从这时起,直至明朝灭亡的三百多年间,这里一直是汝南藩王的“御用猎场”。

人们不满地称它为“官场坡”。长期河道失修,洪水泛滥,每逢夏季,一片汪洋。成群结队的野鸭、水鸟,纷纷飞到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官场坡成了野鸭水鸟的世界。

所以人们又改称“宿鸭湖”。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部40万血战汝南城下,活捉了王爷,“燕王庙”被焚,史称“汝宁府之战”,这片土地才又回到百姓手中。

千年古县,岂止千年。如今,汝南这颗镶嵌在中州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作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全省21个重点发展的文化旅游名城序列,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2009年,荣膺“中国最美小城”称号……然而,无论外界加诸汝南多少桂冠,都无法概括这座古城的闲适、幽静之美。

猜你喜欢
中山南海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南海明珠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南海农民赤卫军
美国威胁 南海安全
中山君有感于礼
历史上的“中山人”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拓宽思路巧思妙解
美出动“海神”侦察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