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5-10-22 02:40
时代报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南风窗抗战杂志

一名大学生写给《时代报告》的一封信

编辑老师:

您好,我收到回复后第一时间跑遍大半个县城(河南新野)的书店,遗憾的是还没有买来《时代报告》杂志,请原谅我的纸质情怀。

第一次在大学图书馆看到《时代报告》杂志还是比较惊讶的,惊讶咱河南省还能够做出这样的杂志,栏目设置多元,内容翔实,有国内、国际、史海等,颇有点《看天下》的味道。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常委们的知青岁月》以及《重访兰考,再谈焦裕禄精神》,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讲述咱河南精神那一期,抱歉,名字我忘记掉了,因为虽然外界一直有“污名化”河南现象,但是能真正将之摆在桌面上,这个举动是很了不起的。

讲了一些好话,请恕我要说说“不足”了。

一、宣传有待加强

恕我直言,咱杂志的名气就我个人接触面而言,我觉得还是有待加强的(也可能是我接触面比较窄)。我跑遍了我们县的书店,一些老板连咱杂志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在河南尚且如此,更遑论外省了。在新媒体社交时代,我个人觉得咱杂志应该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作以宣传,如北青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团结湖参考”一篇文章的读者可能要比北青报还要多。

二、更像是一本主流宣传杂志

或许是为了符合咱杂志定位,尽可能地符合“时代精神”这一主题,也或许咱杂志主要是河南省文联主办的,所以虽然咱杂志也能够涉及很多热点问题,但总的来说,我感觉更像是一本主流宣传杂志。以最新一期为例,咱们选的是《国殇1937》。其实这期选题按我想法,各大杂志也无非“天津爆炸”“抗战回溯”“阅兵”三个大的主题。我刚刚上网搜了一下,也确实,《中国新闻周刊》所选的是“津门劫”,《三联生活周刊》是“大阅兵”,《南风窗》是“抗战改变中国”,由于“天津爆炸事件”较为敏感,所以咱们就和《南风窗》作比较。....

《南风窗》:中日和解绕不开历史这道坎

解析“安倍谈话”/从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拿什么拯救抗战记忆的虚无/抗战改变中国

《时代报告》:国殇1937

为什么是1937?/1937:家国命运/南京1937

所以可以明显看出,《南风窗》思想性更强一些,《时代报告》则侧重于叙述,缺乏深入。当然,我知晓咱杂志是遵循《国殇1937》《胜利1945》《纪念2015》来做的,三期分层自然不会像《南风窗》那样大而全,但是我想,这样不仅叙述上很容易出现同质化问题,而且往往正读得有味的时候,戛然而止,给人意犹未尽之感。湖北有个杂志好像叫《今古传奇》,它的逻辑是做出厚厚的一刊去梳理整场事件的逻辑链,如果单单是叙述,相较于这类杂志,我们报道的优越性是不是需要思量一番?

三、精品文章不够多

我个人感觉,各栏目文章丰富是好事,但是整个杂志的知名度往往是凭依几篇特别优秀的文章所提带的,纵观一期杂志,如果能够拿得出一两篇特别优秀的文章,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以此才能够一炮打响,如胡舒立团队的《财经》。我在百度搜索了一下,咱们杂志社的文章被引用量好像还是比较少的,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咱们的文章还是不够有知名度的。打个比方,文化栏目我们做不过《读书》,国际做不过《环球》,史海做不过《炎黄春秋》,那我们的自身优势是不是需要细细考量一下?

咱们杂志的定位是“做有思想的高端杂志”,这点很让人感动,在当下浮躁时代,坚持理想不易,很有新闻圣徒的味道,尤其是,放置全国版图,咱河南并不占据媒体的优势地位,可咱人口数又是很大的,这实在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思想性的体现不一定非要在时代大而全的概括上,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那我想说的是,对于热点事件的深入同样比整个时代的分量还重。当然,我想咱们作为一个地方级媒体,自然有很多热点事件会受到政治掣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杂志对热点事件的涉及。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由于我对排版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就没对咱杂志版式加以评论,做新闻这一行我个人觉得拼的就是情怀和激情,当情怀漫漶,激情消退,新闻对于个人基本已经死亡。在这样浮躁的时代,老师们还能够安心做新闻,实在很令人钦佩。

提出问题容易,但难的是解决。拉拉杂杂这么多,想必有很多文字显得稚嫩可笑,请老师见谅!

P.S.由于我的粗疏,忽略了《时代报告》的“报告”属性,而我昨天作以与其它杂志的比较仅仅站在狭隘的内容视角,却忽略了整体“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报告”同样需要新闻性,其被誉为“文学上的轻骑兵”和“时代的号角”,这就需要思考近期哪一种新闻所传递出的“内质”,能够恰当地赋予时代的内涵,从这个角度,我更加理解了你们编辑编稿、审稿的难处。

而且由于没能买到纸质版,我在“读览天下”上购买了电子版最新一期,而电子版最新一期是《国殇1937》,使得我误认为这是最新一期,所以做了不是很恰当的比较,看了董老师的人人小站“工作札记”后,才发觉了这个大错误。身为一名相关专业学生,我的态度实在是太不严谨了,感到很内疚和自责!无论怎样说,我昨天对《时代报告》的理解是有失偏颇,不够准确的。向您说声抱歉!

不知我是否还有荣幸成为咱杂志的实习生?我很希望从诸位老师身上学习相关媒介素养和知识,更希望为咱杂志献出一份力所能及的绵薄力量。

...................................................温琼敬上

注:经过《时代报告》有关部门考察,作者已经成为本刊实习生。

猜你喜欢
南风窗抗战杂志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杂志收纳碗
来信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南风窗》 强化教育公平
《南风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