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赛马养成记

2015-10-22 16:15陈振华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39期
关键词:骑师马场宁宁

陈振华

2015年9月20日匈牙利全国赛马会国际组决赛,中国骑手麻连凯(中)

2015年7月25日上午10点半,麻连凯骑着“赛誉”出现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中国马会杯·马都赛”的1650米赛道上。

对国内速度赛马骑师排名首位、有着“马王”称号的麻连凯来说,这样的场景在22年前刚成为骑师之时就体验过了。但对这匹青白相间的赛誉而言,刚刚于5月29日从澳大利亚的冬天来到中国的夏天,不熟悉当地炎热的天气,连身上御寒的“毛棉袄”都未褪去。

“‘头马’当然没戏,只是练练手吧。”麻连凯对《瞭望东方周刊》坦言,他对赛誉在中国赛场上的首次表现,并无期待。

“嘭!”发令枪一响,12匹烈马从马闸冲出,如离弦之箭,瞬间划破赛道的宁静。仅1分58.994秒,第一匹马冲过终点线,夺得10万元的“头马”奖金。麻连凯和赛誉是第七个冲线的,耗时2分01918秒。

然而,这样的表现已经让他十分满意了,他的目标,是把赛誉练成下一个“赛无敌”和“赛霸”——一个是“九冠王”,一个是“轻飞燕”,都是当仁不让的冠军明星马。

明星马是怎样练成的?从相马,到练马,再到赛马,一条链上环环相扣,唯人马合一,方能夺魁。

相马

2006年,从业13年有余的麻连凯,进入北京京华兴马业俱乐部(以下简称“京华兴”)担任练马师和骑师,与其董事长任宁宁一起前往澳大利亚,挑了94匹马,包机回国。

任宁宁1990年在澳大利亚的马场第一次接触到马,看着骏马在马场飞奔,感受到一股“无法形容的力量”,从此再也离不开马。2003年,任宁宁组建北京京华兴马业俱乐部,从事赛马。如今,京华兴算是中国内地最大的赛马俱乐部,总共有200多匹马。这些马,大多是任宁宁和麻连凯从国外相中买回国的。

“国外的纯血马血统和素质更好,我们也有零星买几匹马的,但是成本太高,不如一次性买100匹包机回国划算。”任宁宁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他算了一笔账,在国外买马回国,需要支付的开销大约在15万~20万元人民币。“特别是关税,要征收将近25%的关税,都高过进口汽车了。”

任宁宁透露,在澳洲买的94匹马包机运回中国,加上检验检疫费用、关税等总共花了约50万澳元,摊薄了运输和进口成本。

正因为运输和进口成本高,任宁宁更倾向于挑选价格更高的马匹,极少买更普遍的3000美元的纯血马,他选的都是1万美元左右的马。“一匹马能卖高价,70%由其血统决定,其余则取决于是否在比赛中拿过好成绩以及受过的调教。”任宁宁说。

他所说的这些要素,是相马时的客观信息。

判断一匹马是否是良驹,还得看马的体格。

“选马,要先看马腿,好马出在腿,腿部肌肉是否强壮有力很关键;其次,还要看马头,耳朵尖,眼睛大,鼻孔和气管也要大,这样在激烈比赛中呼吸才顺畅;最后,要看马屁股,屁股相当于汽车发动机,屁股大奔跑才有力。”麻连凯是相马好手,他自认为相马有60%的把握。

麻连凯对世界各地的纯血马观察也很独到:“日本寒冷,马跑得不快,但耐力好;大洋洲的马高大结实,非常强壮;英国的马最有名,头小屁股翘,非常匀称,所以跑得也很快。”

麻连凯总结的这些马的特征,都是跟当地的气候条件相关,成千上万年的自然选择造就的不同的特性。

北京市马术运动协会秘书长陈彻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各种赛事中的马其实是外国人后天人工杂交培养出来的,就让这个马适合做这项运动,而中国的马更多处于畜牧领域。”

陈彻举例称,马术中的温血马,就是经过外国人挑选繁育出来的;而速度更快的烈马,也是由外国人在赛马运动里逐渐繁育出爆发力更强的纯血马。

在任宁宁看来,澳大利亚的马在赛马中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九连冠”的赛无敌也是从澳大利亚购回,壮硕的赛无敌当时已经是有一些成绩的5岁成年马了。更多时候,任宁宁买的是一两岁的小马,比如2007年买的一岁半的“轻飞燕”赛霸。

练马

马买回国后,麻连凯和其他练马师就要开始练马了。

练马的第一步,是要得到马的认可。“在马刚到的头几天,练马师要去接近马,抚摸马,拿刷子给马刷毛,给它们按摩,喂它们胡萝卜,总而言之就是与他们建立信任和感情。”麻连凯说,大部分马十天半个月就能备上马鞍,钉上马掌,骑师上马,进行训练了。

当然,也有桀骜不驯的,比如赛霸。

“赛霸脾气特别恶劣。你靠近它,它耳朵就竖起来,鼻孔张大,呼吸变急,让人根本不敢接近。”这种时候,只能软磨硬泡。麻连凯陪着赛霸天天在一块,耗了整整一个月,才能骑上它参加训练。

训练内容也很丰富,不但要教会小马快、中、慢各种速率的行走,还包括试闸等专业项目。试闸则是要教会马进马闸,并在马闸里预备好,一开闸便要跑。

当然,这些刚到异乡的小马,要学习的最重要环节,便是“打圈”。麻连凯解释,马天性会往前跑,并不转弯,而赛马的赛道是椭圆的,所以练马师要训练马跑圈。练马师用调教索扣住笼头,一手牵住调教索末端,另一手持调教马鞭,在封闭的放马圈沿一方向开始进行快步或慢跑训练。

训练结束,为了让马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维持体形,练马师还要进行牵溜作业。京华兴还有专门的游泳池,让马游泳锻炼和放松。

这样训练三个月后,马基本上长开了。此时,练马师就要将马适合哪一项赛马区分开来:耐力好的参加中长途赛马,冲刺强的参加短中程赛马,两者皆无的则很可能被卖掉。

此时的赛霸却依然没怎么长个。“我们买的同一批马,都1.6米,1.7米了,赛霸还是1.5米,还是那么瘦小。”一度,麻连凯觉得瘦小的赛霸要被归为相马失败的另外40%里头去了。

但训练场上的赛霸拾回了麻连凯的信心,“有的马会偷懒的,赛霸不会,让它跑几圈它就跑几圈。而且正是由于它个头小,没有多余的肉,出脚快,反而身轻如燕。”

2014年7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一家马术俱乐部内,驯马师正在练马

赛马

2009年,赛霸开始在赛马道上驰骋,单这一年,它就拿下20多个大大小小赛事的头马,风头一时无二。这当然也让它的主人任宁宁自豪,他是那种“马上就有一切”的爱马之人。更准确地说,任宁宁只爱赛马。

任宁宁兼任北京市马术协会的副主席,有时候他受邀出席马术当中的障碍赛、盛装舞步等竞技比赛现场,只觉得“沉闷得想睡觉”。马术比赛技巧性更强,因此需要更温驯的温血马,而速度赛马拼的就是爆发力和耐力,热血的纯血马更容易挑起观众的激情。

中国的速度赛马自古有之,却一直未发展成国外速度赛马的规模,任宁宁认为原因在于商业赛马未开放。他说的商业赛马,即是包含了“马彩”的赛马比赛。

“从对经济的贡献来说,商业赛马远超马术。像韩国,交税最多的是三星、现代,第三就是赛马会。香港的赛马会也对税收贡献非常大。一旦商业性赛马运作起来,观众参与度更大,也会带热整个赛马的产业链。”在任宁宁看来,“马彩”与足彩并无二致,内地曾试点短暂开放过“马彩”。

最典型的,当属北京通州的华骏育马场(以下简称“华骏”)事件。这个马匹数量最高时达到2000 匹的马场,在2004 年曾申请进行投注竞猜赛马,其中,70% 的投注收入即彩金返还给投注者,上缴20%的经营税,马场拿10%。

依靠马彩,华骏的赛马活动奖金非常之高。麻连凯其时正在华骏做练马师和骑师,“最高的时候头马有300万元的奖金,骑师分10%,收入也相当可观。”比起现在普遍的10万元头马奖金,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好景不长。在2005 年末,赛马活动被公安部门以“涉嫌赌博”为由叫停。此时,华骏无力养育数量庞大的马匹,经营者不得不将几百匹马集体实施安乐死。

“我们根本不敢看!有的马打了针也没死,最后自己乱撞撞死。好多马死了都合不上眼,太可怜了。”回忆起这一幕,麻连凯声音仍发抖。

生死在赛马中,往往处于一线之间。麻连凯告诉本刊记者,他自己就骑死过十多匹马,“有的马可能适应不了太热的天气,冲到终点七窍流血,就倒下了。”

还有的马失蹄摔倒,骑师生命就有危险。麻连凯还记得1997年6月的北京顺义赛马场,当时天黑,下暴雨,最后100米麻连凯眼瞅着就要超过第一名了,可马却失蹄,把麻连凯摔在赛道上,被后面的马乱蹄践踏。抢救生还后,麻连凯两周后再回到赛场才发现,那匹摔他的马当天就被乱蹄踩死了。

“赛马很危险,但也很刺激。”麻连凯最喜欢骑马的两个场景,一个是马在跳跃障碍的时候,“那种突然起落,就好像飞机起飞的感觉”;另外一个,就是冲刺夺得头马的时刻。

这种荣耀时刻,赛无敌让麻连凯连续享受了九次。高头大马的赛无敌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甫一出赛,果真无敌,3年内在参加的9个连续赛事中均夺魁,以“九连冠”威震赛马圈。

爱马

如今,麻连凯每年要骑七八十匹不同的马参加比赛。从1993年接受训练至今,麻连凯已经与马共处了22年。让他名声大噪的赛无敌和赛霸,都已不在他的身边。

对于退役赛马来说,60%的马都会转去做障碍赛或是盛装舞步等马术比赛或表演。其余的,则会继续在马场当作教学用马或是卖做观赏、表演用马。一些优秀血统的马,则会被圈养起来繁育配种。京华兴的200余匹马中,就有170匹在繁育配种中。华骏目前仍拥有1000余匹马,也作配种用。

当马什么也不能干了,能继续养老,也是爱马之人殷切盼望的事情。

曾代表中国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马术骑师华天,对马一直负责到底。“华天的‘孙悟空’,后来实在不行,就放在那里养老。‘乾隆’没办法跳那么高,但还是很活泼,就让业余骑手玩一玩。华天一直跟这些马保持联系。”华天的母亲罗山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最担心的,就是马退役后无法得到人道的对待。

麻连凯十分挂念曾陪他征战的退役马。赛霸在2014年卖给了其他马主,麻连凯舍不得。赛无敌在2012年悄然离世,麻连凯更舍不得。提起这些事,至今麻连凯仍泪湿眼眶。

“到了2012年,它牙口就不行了,已经吃不进东西,只能补充点营养液勉强过活。那个时候又是夏天,天气炎热,它体重掉得很快。”

这样的情景让麻连凯一步也不敢离开马厩,守着赛无敌。想得最多的,自然也是与马的情意。每年春夏秋的三个赛季,麻连凯和赛无敌在赛场并肩作战,打遍天下无敌手。回到马场,麻连凯对赛无敌温柔以待:夏天蚊子多,麻连凯会给赛无敌扇蚊子;冬天天气冷,麻连凯为赛无敌穿马衣。

那天中午10点多,赛无敌不行了。麻连凯刚给赛无敌换好水,赛无敌就开始蹭麻连凯,两个水灵的大眼珠直盯着麻连凯看,眼皮也开始打颤。不一会儿,这匹“九冠王”往旁边一躺,便合眼离世。

麻连凯连喝了两天大酒,才鼓起勇气埋了它。“能老死,是马儿最好的善终。它是享福去了。”

猜你喜欢
骑师马场宁宁
书法家 韩宁宁
常见马虫媒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
五行真经
五行真经(17)
马场(外一首)
马和骑师
马和骑师
仲乐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