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课程数字化教学探索

2015-10-23 14:38李菲雅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概论探索

李菲雅

摘 要: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成为了多数高校的必然选择。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以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为基础,从数字化教学的思想、平台、资源以及模式四方面探讨“概论”课程的数字化教学,以期为该门课程数字化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概论”课;数字化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5502

1 引言

数字化教学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高度融合,将数字化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数字化教学是基于数字化教学思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人工智能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运用教学文本、图像、动画、音频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从而通过数字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数字化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数字化教学思想、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及数字化教学模式。本文以笔者任教的四川师范大学为例,以调查问卷的研究方式,分析“概论”课程数字化教学思想、平台、资源、模式转变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从中探究高校“概论”课程数字化教学建设、运用、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集中填答的方式进行,问卷在课堂集中发放,当场收回,所获调查信息数据来源真实、可信。调查对象是四川师范大学2011级和2012级普通本科学生,涉及七个学院共计十个专业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学生占42.14%;理工科类学生占41.51%;艺体类学生占16.35%,具有较好的专业覆盖性和代表性。问卷调查共设置了十一个单项选择题和两个排序题,调查内容涵盖上文所述数字化教学的四个方面。

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成功回收595份,有效问卷592份,有效率为98.67%。统计结果表明,“概论”课的数字化教学改革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减轻教师负擔。但同时还应该看到,数字化教学绝不是传统教学的简单替代,而必须体现为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平台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以及教学模式的交互性。其中,笔者将基于问卷调查结果重点对“概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进行更为详尽的阐释。

3.1 数字化教学思想

为考察学生对“概论”课引入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态度,问卷设计了“你目前对‘概论课的看法”和“如果‘概论课进行数字化教学改革,你可能的看法”两个题目,如表1所示,如果“概论”课数字化教学改革成功,对课程满意的学生将从42.4%急剧上升到72.2%,而认为课程枯燥的学生将从13%锐减到4.1%。数据表明,就目前而言不到一半的学生对“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表示满意,而成功的数字化教学改革将是提高学生对课程认可程度的有效办法。因此,必须从主观上认识到数字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循序渐进地推进数字化改革。

3.2 数字化教学平台

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以及因特网构建了“概论”课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一方面,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四川师范大学约有43.4%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并认为自己“总是能”随时随地找到电脑进行学习;有546%的学生或者与室友合用电脑、或者常常在电子阅览室使用电脑,认为自己只是“偶尔不能”找到电脑;只有2%的学生认为找到电脑学习比较困难。即是说,本校学生的电脑普及率达到了98%左右。另一方面,校园网与因特网通常由光纤链接,一般而言,校园内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几乎所有的教室、实验室、学生公寓和办公室都能与校园网链接。大部分高校的校园网都建有Web服务器和E-mail服务器,其高速LAN能提供从几兆到十兆左右的高速带宽,理论上讲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川师大约有168%的学生对校园网的速度表示满意,47.8%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另有35.4%的学生表示不满意。综上而言,四川师范大学已经基本搭建好数字化教学的平台:电脑普及率较高;网络速度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增加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的数量,提高校园网的带宽速度是进一步完善“概论”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努力方向。

3.3 数字化教学资源

随着Web2.0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系统的构建,校园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成为了可能。基于CMS的“概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共享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通过Web2.0方式共享信息发布、课程大纲、多媒体课件、实践成果展示区、试题库、红歌影视库、在线阅读区以及答疑讨论留言板等资源。通过一个统一的Web2.0网站,学生经过实名制注册之后,可以浏览各类资源并根据需要进行下载,也可以在后台管理用户审核后上传共享自己的资源。

为考察学生对以上“概论”课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关注程度,笔者在问卷上设计了一道排序题,结果如图1所示:受到关注最高的是多媒体课件,27.3%的学生将其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试题库;然后依次是实践成果展示、答疑讨论、红歌影视、在线阅读;关注度最低的分别是课程大纲和信息发布。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可以将课程大纲放进多媒体课件区,而信息发布则可以放入答疑讨论板块,将“概论”课资源库内容精简整合为六大板块。

图1 “概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内容关注度

对于最受学生们青睐的多媒体课件板块,笔者另外设计了一道排序题对多媒体课件应当包括的模块内容进行了考察,结果如图2所示:教学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模块,31.1%的学生将其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名词解释和术语说明以及练习题;接下来视频、音频和图片以及案例分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排在末尾的模块是阅读书目和学习和能力目标。考虑到阅读书目模块对未来备考研究生的学生有着重要引导作用,因此笔者建议去掉学习和能力目标模块,仅保留其它六大模块作为多媒体课件的内容。

图2 “概论”课多媒体课件模块关注度

3.4 数字化教学模式

基于計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概论”课数字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更注重于学生信息素养、协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包括授课方式、考试方式、课堂组织方式以及实践教学实现途径等。

第一,在数字化教学模式下,“概论”课的授课方式将由目前的单一面授转变成网上教学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显示出对教师面授的偏好,约70%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这说明数字化教学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师地位的弱化,反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从考试方式来看,80%学生倾向选择无纸化网上考试替代纸质试卷考试。学校“概论”课教研室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纸质习题和试题题库,这些题库在数字化后,将形成海量的电子题库,为开发人机对话考试系统奠定基础。通过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完成平时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一方面可以降低考试印刷、用纸以及监考成本,提高教师的阅卷评分效率;另一方面,计算机Excel等软件强大的统计功能能够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完成试卷分析,从而为精确反馈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内容及进度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三,通过调查发现,77%的学生认为“概论”课实现数字化以后,更有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目前我们“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活动的成果通常以图片、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呈现。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实践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各实践小组成员便捷地上传、下载各种文件以及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分工协作,进而增强实践活动的效果。

第四,我们通过问卷了解了学生对“微课”、“慕课”以及“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看法和态度。总的来说,随着信息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微课”、“慕课”以及“一对一”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就“概论”课而言,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微课”的接受程度最高,“慕课”次之,“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稍低。对于微课,由于笔者任教的高校是师范院校,有长期组织师范生进行微格教学课程的传统,因此“概论”课如果能开发一定数量的“微课”,就能使教材中大量容易混淆的概念能够变的较为容易的区分,充分发挥“微课”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简短的、完整的教学活动的特性,同时还能够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对于“慕课”,考虑到“概论”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且存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与“概论”课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的矛盾,因此引入一定量的“慕课”教学,是未来“概论”课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慕课”这一新事物在笔者所在高校才处于启动阶段,尽管大多数学生是接受的,但是仍应该加强普及和宣传。对于“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到一半的学生对“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持支持态度。“一对一”数字化教学通常以小班教学的形式开展,而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概论”课均以大班教学形式为主,一个老师常常面对几百个学生,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概论”课实现“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不大。

4 结论

数字化教学归根结底决定于每一门课程教学的数字化,“概论”课数字化教学主要涉及数字化教学思想、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及数字化教学模式四大内容。就此次问卷调查的情况而言,其一,数字化教学思想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已经分别奠定了“概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主客观条件,作为学校教学部门和思政课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在认真分析当前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个性独立、对网络高度依赖的特点下才能充分认识数字化教学理念在“概论”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树立“概论”课数字化教学理念,由内而外地去推进数字化教学实施的进程。其二,正确的理念固然是有效实施的保障。真正将“概论”课数字化教学的步骤落在实处需要创建新的教学资源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根据问卷调查,“概论”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当包括多媒体课件、实践成果展示区、试题库、红歌影视库、在线阅读区以及答疑讨论留言板六大内容,而其中受关注度最高的多媒体课件则应由教学内容、名词解释和术语说明、练习题、视(音)频及图片、案例分析以及阅读书目六大模块组成。在对“概论”课数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调查分析中,笔者发现,本课程的较佳授课方式为面授为主、网上教学为辅;同时,应在网络空间有效组织相关教学材料,改进教学方法,改良教学手段,逐步实现“概论”课程网上考试;并通过网络增强高校间“概论”课的资源共享。其三,尽管当今的学生均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因生源地不同,还是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一则,对于“概论”课程的数字化教学在学生群体中仍应继续大力宣传;二则,有必要开展“概论”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普及培训,必须做到人人会用、人人参与。

参考文献

[1]李阳.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汤婕.关于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C].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2002.

[3]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0.

[4]郭争鸣,刘杰,肖海鹏.以课程和教材建设为依托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J].中医药导报,2014,(6):149150.

[5]熊谱兰,胡洁婷,鲍贤清.SCORM课件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6265.

[6]胡仲邦,薛凌云.高校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应对与推广[J].中国高等教育,2014,(7):4042.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教学概论探索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高中数学数字化教学问题探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数字化教学下科学课的上课模式
数字化教学的误区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