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2015-10-23 17:58谢朝阳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0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谢朝阳

摘 要:作为承担着塑造未来社会成员、培养一代新人成长的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我国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目前还不完善。初级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则被从“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中分离出去。实现中、高职衔接是改善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为此,主要探讨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旨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7902

国家教育改革明确规定,现代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中等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正是在這样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目前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号召,提出了构建科学的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对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开发,通过共同组织和实施教学计划,更好的完善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在中高职衔接的实践过程中,合理的编制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整个专业的衔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中高职衔接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的类型,涵盖了中高职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基本相同的社会职业角色和职业服务方向。同时对于系统的培养条件和基础,也都具备。二者的不同点在于,是不同层次的同类型的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和功能,差别都非常显著。在对中高职衔接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施和制定时,应对人才系统的培养规律进行遵循。通过对系统所具有的特性,如有序性和整体性的运用,采用系统的方法和思想,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确定,使中高职衔接的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既能实现培养目标,同时又与职业教育要求相符合。

总体而言,能促进个体化发展需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适合中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的特点,是对中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其人才培养需要涵盖以下几个特征:

(1)从本质上讲,经管类专业人才应具有实际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有关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

(2)从规格上讲,经管类人才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专业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

(3)从职业上讲,经管类培养的是管理群体的运行者和操作群体的管理者。

(4)从行为来说,经管类专业培养不是具有机械模仿能力的劳动者,而是具备创造性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综上所述,中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即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同时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人才。

2 编制中高职衔接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2.1 职业能力的层次性原则

职业能力的层次性原则是对培养目标进行确定时,需要遵循的。具有不同职业能力的层次性,是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而中高职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基础,就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进行明确的依据。

2.2 可持续发展与就业导向并重的原则

该原则是对课程体系进行开发时,需要遵循的。以就业为导向,是中高职教育的方针。因此,在对课程体系进行开发时,需要立足于学生核心就业岗位,对初次就业所需给予最好的满足。而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还需要充分考虑职业生涯,在开始通识课程的同时拓展课程,并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同时,将职业资格要求的门槛进一步提高,通过一些岗位特定能力课程的开设,更好的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智力。满足学生岗位变动和升迁所需,使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3 适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个原则是对理论教学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在课程设置时,突出操作技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中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其理论教学是依据适度性标准来安排的,而并非是依据由浅入深的程序进行组织的。而高职教育的属性,决定了要对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技能的运用同时注重,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运用理论知识。

2.4 进阶性原则

该原则是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在中职教育中,对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比较重视,但却不重视培养学生处理复杂经济业务的能力。所以,在对中高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设计时,应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单项到多项的设计实训项目。组织实训课程应由训练单项能力转化为多项能力的训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巩固中高职教育成效,对学生在特定的工作情境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3 中高职衔接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3.1 对中高职的能力差异进行明确

分析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明确中高职能力差异所在,对学习领域课程进行构建,有效衔接中高职课程体系。对中高职层次进行体现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教育功能的差别。集中体现在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及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若中职要求的是单一的技能,那么高职要求的就是一种综合和全面的程度。中职对应的是一个点,高职对应的是一个面。所以针对经管类专业而言,高职阶段重点培养的特定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综合能力”。

3.2 对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构建

在中高职有效衔接中,构建课程体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构建课程体系的主体,是对构建方式、原则和逻辑起点进行构建。和其他学科逻辑相区别的是,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工作任务、过程和岗位,并非完全是依据知识体系,而是在基于就业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中高职的层次差别进行考虑,依据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导向并重的原则,促进经管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并更好的完善人格,使所实施的课程体系能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立足于中高职课程内涵和能力差异,归纳出经管类课程衔接的主要接口:一是对通识课程的学习进行强化;二是在通用课程能力的基础上,合理的向外延展中职课程;三是以核心就业岗位所需课程为基础,并且增加相关的课程,满足升迁岗位;四是对个性化的课程进行设置,使学生能对利于自身发展的个性化课程进行选择。

3.3 加强通识教育

为了增强学生发展后劲,提高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和文化素质,应对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并设计相应的培养策略。引导中职学生对通识类课程进行学习,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即可规避对专业课程的重复学习,同时,又能提高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高职阶段培养目标的实现。

3.4 构建“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分制框架进行构建,在课程开发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上,体现工学结合的教育内涵。同时,对“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此平台是由专业平台课程、经管类平台课程、公共平台课程三个具有不同层次,而又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平台构成。为了能更好的呈现学生的专业能力的特殊要求和个性需求,设置课程属性不仅包括必修课,同时还要有限选课、选修课,通过老师的有效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选择性。

对平台的共性要求,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能对人才的基本规格给予保障。公共平台课程能够对中高职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和应该掌握的知识进行体现。经管类平台课程是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基本规格的共性要求提供保障。模块是对不同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的个别需求进行体现,由彰显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组成,实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使学生能对某一专业的规律和基本规范更好的了解,是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目标。能够提供该专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为将来更好的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夯实基础。而专业方向课程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主要是将相关的专业知识,提供给该专业某一领域工作的学生。学生可立足于自身的专长、志向和兴趣,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进行选择,进而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专业。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对课程进行拓展的宗旨。对学生的个性需求给予满足,并且能够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中高职院校一般可提供的拓展课程在10门左右,只要求学生休完规定的学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前期阶段,学生可对经管类平台和公共平台课程进行学习,在后期阶段,对“志愿+考核”的原则进行遵循,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方向模块,通过对所学专业的选择,实现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

综上所述,“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师为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彰显,通过有机的结合专业教育、经管类教育和公共教育,對中高职教学中“够用和实用”的原则进行了遵循,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满足。

4 结语

在中高职经管类专业中,相比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中高职教育的对接途径,并对工学结合的教育进行了践行,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使中高职教育经管了专业的教育定位和教育属性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与中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教学的特点相符合,即促进了经管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中高职经管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爱英.中高职衔接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03).

[3]臧志军,石伟平.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01).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职业院校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建议
基于VBSE创业版创新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