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满弹孔的战旗(节选)

2015-10-23 15:44钱永彪
翠苑 2015年5期
关键词:义勇军苏南新四军

钱永彪

抗战时期,新四军独立二团驰骋苏南敌后,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1.我们也搞个义勇军

独立二团是由新四军在武进、宜兴抗日自卫武装的基础上组建的。这些抗日自卫武装中最有影响的是江苏省民众义勇军、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太湖人民抗日义勇军。

江苏省民众义勇军大队长王寿生,上海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常州独立支部成立,他就是独支干事会三人组成员,负责工人运动,是常州第一个红色总工会委员长,兼任常州工人纠察队总指挥,他坚决维护工人利益,领导工人进行斗争,使常州工人运动烈火越烧越旺。一次,国民军铁甲车司令蒋必把县政治监察员、公安局局长杨锡类(中共党员)捕去。王寿生非常气愤,就带了两把屠刀,直闯铁甲军司令部,吓得蒋必乖乖地把杨锡类放了出来。1927年常州发生四·一四反革命政变,反动当局将王寿生拘捕,判了无期徒刑。

1937年9月,日军轰炸苏州,王寿生与难友们经组织营救,又投身革命洪流。10年炼狱,王寿生意志更加坚定。他回到武进,杨锡类把他安排在前黄民众学校壮丁训练班负责事务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宿元博、汤澈两位爱国热血青年相识,在战斗中建立了诚挚的友谊。

11月下旬,武进沦陷,武进人民惨遭蹂躏。

一天,王寿生住在武进前黄汤澈家里。王寿生郑重地说:“我们来革命吧!”汤问:“怎么个革法?”王说:“东北有个抗日义勇军,我们也搞个义勇军!”宿元博、汤澈表示同意。

他们积极串联,经过一个冬春,就自发组织起一支抗日自卫队伍。大家商定,这队伍的名称就叫江苏省民众义勇军,老百姓称它为“五子队”。为什么叫“五子队”呢?因为义勇军5个人为一个小组,5个小组为一个小队,5个小队为一个中队,一个大队下设5个中队。五子队的口号是:“不替鬼子做事,不出伪捐伪粮,我们要抗战到底!”

队伍拉起来了,接着就搞枪弹。上海失守后,国民党撤退时沿途丢了一些枪支,那时农民罱河泥、扒鱼也可以弄到枪弹。大家把这些枪集中起来,有了二三百支枪。

义勇军决定在春节后开展烧桥破路行动,破坏日军的交通线路。破路地段是武宜公路从运村到何留墅,义勇军与当地各乡、保联络,各乡、保都支持这次破路行动。

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这次行动,同时也检阅一下义勇军的力量,就以江苏省民众义勇军司令部的名义向各乡、保发出通知,说为了配合国民党六十军攻打宜兴城,防止常州的日军增援,要破坏武宜公路,通知发到武宜公路有关乡镇后,各乡镇责成乡、保长带枪带人在指定地点警戒破路。由于宣传组织工作做得好,行动时声势浩大。运村乡、政平乡、坊前乡、前黄镇、昇东乡、南夏墅乡、鸣凰乡的乡镇长都带领各乡镇人马参加了这次行动。运村至何留墅13座公路桥同时烧毁,熊熊烈火映红夜空,煞是壮观。

烧桥之后没几天,日军就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漕桥镇据点的日军从运村向北沿途烧杀,人民备受灾殃,义勇军活动转入隐蔽。

王寿生想:“这样孤军作战是不行的;再说,这几百号人,没有谁能带兵,怎么办?”

王寿生他们听说皖南新四军已派兵开辟苏南了。最好能跟新四军接上关系,找到新四军就找到了党组织。王寿生已多年和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多么想早日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啊!

王寿生和大家商量,决定寻找共产党的组织和武装。

2.寻找党的组织和武装

1938年春,江苏省民众义勇军得知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的地址,便派王寿生、周之鼎两人乘船去寻找。王寿生是上海人,周之鼎在上海做过刻字工人。两人在上海熟门熟路,很快找到了八路军驻沪办事处,见到了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的何克希同志。王寿生他们从何克希那里了解到了党中央的指示,得到了一份毛泽东同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油印小册子。何克希告诉王寿生他们:“特科已派人去澄西承寿根部建了党组织,并帮助他们训练游击队,你们可与承寿根部联系,取得承寿根的支持。”王寿生回来后便去了承寿根部,承寿根热情接待了他们,但派不出得力的人员来帮助训练义勇军,王寿生从承寿根部带了几支枪回到武南。

1938年4月,宿元博听从丹阳买牛回来的人说访仙桥有一支抗日游击队,是管文蔚领导的,声势很大。宿元博与管文蔚的弟弟管寒涛是同学,与管文蔚见过几次面。江苏省民众义勇军便派宿元博、汤澈、周之鼎三人到丹阳访仙桥找管文蔚。管文蔚热情接待了他们,给了他们一个支队的番号,答应在可能条件下给予帮助,但也派不出得力的人员来帮助训练义勇军。

这年4月,他们又到宜兴北面找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的首领李复和朱廉。

李复,宜兴臧林人,苏州美专毕业后,在常州创办了尚德女子职业学校。抗战爆发后,回宜兴组成了10多人的游击队,袭击筑路的日军,夺得敌人枪支,队伍扩大到几十人。人多了,部队给养有困难,李复将自己家中的粮食运来充作军饷,深得当地人民爱戴。

朱廉,宜兴南郊人,1927年在宜兴组织农民运动。农运失败后就隐蔽在武进前黄当小学教师,后又潜入武进湟里组织农民暴动。他长期练武,练就一双飞毛腿,又粗懂军事知识,能带兵作战,在当地享有很高威望。

朱廉得知李复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便来到臧林,商量成立了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苏民义勇军),在臧西大亭村的尹家祠堂隆重举行了队伍成立仪式,贴出布告,号召家乡人民抗日救国,保卫家乡。他们袭日军,捉汉奸,除特务,打土匪,有时也到滆湖以东活动,往来穿插,随机歼敌,队伍很快发展到百余人,其影响越来越大。

江苏省民众抗日义勇军先派宿元博到宜兴桃花坞找到了朱廉和李复。他们热情接待了宿元博,同意两支队伍联合行动,壮大武宜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并且很乐意帮助领导和训练队伍。朱廉和李复请王寿生来宜兴桃花坞商谈合作事宜。

浴着苏南五月的春光,王寿生和汤澈、宿元博、周之鼎去宜兴会见李复和朱廉。他们走到武宜交界处的楝树港时,忽听得枪声大作,见和桥方向正战斗激烈。他们本想从和桥去桃花坞的,现在只能从滆湖西面绕道到杨巷。这时,正巧朱廉也带了部队撤到杨巷。他说刚才和桥的战斗就是他们打的。日本鬼子从无锡下来扫荡,正好被他们撞上了,就乒乒乓乓地干了一仗,然后撤出战斗转移到这儿。

王寿生紧紧握着朱廉的手,大革命时期,他们一个是常州工人运动的领袖,一个是武宜农民运动的先驱,现在他们又走到了一起。

李复、朱廉授予江苏省民众义勇军部队番号,番号为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52大队,并决定:待与党组织和新四军取得联系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两支抗日游击队会合在一起,他们商定的第一个行动是彻底破坏武宜公路,阻止从无锡和常州两个方向下来扫荡的敌人。并作了分工:李复、朱廉率部破坏从和桥到漕桥的公路;王寿生、宿元博、汤澈等率部破坏从运村到湖塘桥之间的公路。

3.义勇军的破路行动

接受任务后,王寿生一行急急往回赶,到了前黄,太阳早已下山了。他们在汤澈家匆匆吃了晚饭,研究了烧桥破路的行动计划,就连夜分头行动。

从湖塘桥到运村这段公路,有30多里长。他们商量决定由王寿生、周之鼎负责这段路的北段,汤澈、宿元博负责这段路的南段。

王寿生、周之鼎当夜赶到湖塘的小留村,一面派人去常州侦察日军动静,一面通知义勇军中队长以上人员来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传达了和苏民义勇军联合行动的计划,向各中队布置了破路的任务,明确了破路的具体要求。虽已深更半夜,大家全无倦意。会议将结束时,去常州侦察的人员也回来了,他们报告常州南门外的公路上停着20多辆日军的卡车。大家分析这很可能是向宜兴增援的部队用车。如不立即破坏武宜公路,这20多辆军用卡车一到宜兴,我们就要吃亏。时间紧迫,兵贵神速,必须马上动手。王寿生命令各中队长连夜回去发动义勇军和群众,开始行动。

当夜,一场轰轰烈烈的破路行动展开了,大家的情绪非常高涨。自苏南沦陷以来,武宜人民受尽日军欺凌,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早就怀着满腔愤怒,要狠狠打击日寇,替死难者报仇。现在由义勇军带领破坏日军交通线,怎不激动兴奋呢!

这时,王寿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敌人发现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武装挡不住日军的袭击,怎么办?

周之鼎说:“我们何不把鸣凰镇上周兰生的枪调出来用一用?”

王寿生皱皱眉说:“周兰生同我们合不来,他会听我们调动吗?”

抗战初期,常武地区各游击队蜂拥而起,有的是真正抗日的,有的是趁机敲诈百姓的。鸣凰镇的周兰生也拉起了一个游击队,他靠着商团里的武装,在街上耀武扬威,逼着乡、保长下乡收捐收税,自己从中获得好处,老百姓对他非常痛恨。可周兰生怕一个对手,那就是义勇军。周兰生派人下乡收税,群众指着他们的鼻子说:“叫周兰生自己来,我们有五子队!”所以周兰生把义勇军看作眼中钉。现在要向周兰生调武装,他会答应吗?

“有办法!”周之鼎说,“周兰生搞游击队是想投靠国民党升官发财,我们何不利用国民军六十四师三十三旅的名义去让他参加这次行动,他敢不答应吗?”

“利用三十三旅的名义,他会信吗?”王寿生思考着,“假戏真做,总得有个真凭实据的东西。”

周之鼎笑着说:“办法倒有,我马上刻一个三十三旅的章,写一道命令送去,他敢不从命!”

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周之鼎很快就刻好了这枚章,马上用三十三旅的名义写了一道命令:“沿途各游击队,今明两日破坏武宜公路,不得有违,此令。”

王寿生挂着手枪,立即赶到鸣凰去见周兰生。周兰生接过命令,不觉一怔,心想:“三十三旅怎么会让义勇军来通知我?”但又不敢多问。“王寿生这深更半夜独自来找我,说不定真是三十三旅叫他来的呢?听说王寿生他们最近老往宜兴跑,莫非跟三十三旅联系上了?”周兰生虽跟义勇军有仇,但又不敢得罪三十三旅。于是他陪着笑脸对王寿生说:“抗日么,大家有责任。上头既有命令,兄弟理当出力。”王寿生说:“破路任务由我们负责,你们负责警戒。现在破路已经开始,望你快些带人前往。”周兰生满口答应,立即集合人马往湖塘桥北面公路巡回警戒。

星夜下,周之鼎已带领大家破路了。几十里长的公路上,人山人海。有的持着山锄掘路,把公路挖断,留下了一道道沟窟。有的用锯子锯断桥板,把桥板抽掉,然后把稻草再绑在桥墩上,点上火,涂着柏油的桥墩烧起来火势很旺。远远看去,武宜公路的几十座桥燃烧着,像一条火龙在夜幕中滚动。

王寿生沿途检查、指挥大家破路,看到义勇军和群众这么踊跃地参加这次行动,心头一股热流在涌动。他坚信,只要动员、组织全体民众合力抗战,就一定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光复我大好河山。

4.义勇军陷入困境

日军入侵后,太滆地区的社会格局发生了变化。

就以武进来说吧,武进县国民政府当时已名存实亡。听说日军要来了,县长侯厚宗拔腿跑了,县、区、乡各级党政人员纷纷弃职。1938年4月,省政府任命王超一为武进县县长,可王超一7月才迟迟到职。他到职后先把湟里蒋鼎生的自卫团与奔牛岳泰的游击队合并起来,编为武进县常备大队。县政府就随常备大队游动,今天到南,明天到北,居无定所,人称流亡政府。王超一不能领导武进民众抗击日军,更无力安定社会秩序。

日军占领常武地区后,留有驻军1200多人,又设警备司令部,下辖警务队、宪兵分遣队、宣抚班,并成立了常州维持会,维持会设警察队,归日军宣抚班指挥。维持会大都是日军搜罗的社会政客、投机商人、国民党变节分子组成。日伪勾结一体,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国民党顽固派趁机收编杂色游击武装。在武进,最先被收编的是张少华土匪武装。张少华是武进圩塘人。县境沦陷时,帮会、兵痞出身的张少华仗着抗战前夕在武进县公安局侦缉队任职时的淫威,以“抗日”为名,广收门徒,收缴国民党散兵游勇150余人枪,在圩塘组织保卫团,自任团长,在沿江设卡收税,勒索、扣押过往商人或船主,杀害无辜。潘墅、圩塘、安家舍等地的土匪武装头目姚鹤皋、张来顺、查根培等纷纷投向张少华,推张为首领。3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授张少华部武进县民众自卫总队番号,委张少华为总队长,总队部设在圩塘,势力范围扩展到北至扬中、泰兴、靖江,南至马杭、板上、鸣凰、漕桥等乡镇,东到郑陆桥、横山桥一带,队伍迅速扩大到2000多人枪。4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将张少华部扩编为江苏省义勇军第一路第一纵队,任张少华为第一路副司令兼纵队司令。6月,张少华派干将朱力子任武南办事处主任兼武进县第七区民众自卫队大队长,委蒋鼎生、章听德、盛计然、岳泰分别为一区、六区、八区、九区民众自卫队大队长。在共产党全面抗战号召下组织起来的承寿根抗日自卫团400多人枪,也被张少华以“义勇军”旗号诱招为第一团,委承寿根为团长。

张少华为献媚日军,1938年春将不肯为其收编的、在武进小河一带抗日的仇国生游击队百余人打散,又诱捕仇国定,把他解送给日伪警察队杀害。继而又与第三战区江南挺进军司令蔡润祺合力夹击武进地区的大刀会武装。

还有国民党的另一股武装“忠救军”这时也进入常武地区,他们在常武地区收编了一些游击队,又打散了一些不服从他收编的游击队。从此“忠救军”长期在常武地区活动,他们也抗击日军,但又联合伪军打击新四军,成为与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搞磨擦的老对手。

义勇军面临着日、伪、顽三种势力的夹击。

武宜路被破坏后,日军七八天不能通行,就在河里架了铁塔作桥墩,铺上木板才勉强通车。日军疯狂实施报复,烧了前黄到漕桥48个村庄,杀害了53名农民,又到处搜捕义勇军。义勇军白天隐蔽,夜间又继续出来破路,把架在铁塔上的木板抽去。日军对义勇军恨得牙齿“咯咯”作响,更加紧了对义勇军的搜捕。

义勇军的破路行动,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恨。他们想不到武宜地区义勇军发展得这么快,一夜之间竟能动员上万人参加破路行动。

张少华派朱力子去说服汤澈,叫他劝汤澈把队伍拉出来,编入张少华的部队,许愿给汤一个中队长的职务。汤澈斩钉截铁地说:“我投了红旗,决不投白旗!”让朱力子碰了壁。

张少华气急败坏,命令收缴义勇军的武装,又命令前黄镇自卫队拘捕汤澈,并且强加他一个罪名:抢劫前黄当铺,扰乱社会治安。

汤澈大义凛然痛斥张少华卑鄙无耻。

汤澈的亲友托了寨桥、前黄、坊前、昇东4个乡的乡、保长联名保释,汤澈才被释放。

义勇军的武器大都被缴了,义勇军的活动转入了地下,义勇军队员的士气有些低落。

李复和朱廉部也遭日军报复性扫荡,与日军发生激战,部队伤亡较重。国民党顽固派想收编苏民义勇军,遭李复拒绝后,又组织围攻,妄图歼灭李部。

义勇军陷入困境,怎么办?

王寿生、宿元博、汤澈与李复、朱廉商量还是要去找共产党,找新四军。听说新四军先遣队已到了茅山。

他们商定,在没有和新四军接上关系前,义勇军暂时隐蔽,保存实力。又作了分工:王寿生率部分义勇军队员参加中共澄锡虞工委何克希书记领导的承寿根部队。10月,承寿根被张少华诱骗至泰兴杀害,王寿生奉命收容承寿根旧部为独立大队,王寿生任副大队长,训练6个月后编入“江抗二团”。宿元博回无锡梅村家乡组织游击队,汤澈,前黄人;周之鼎,鸣凰人,两人留下来领导义勇军在武南当地秘密坚守,江苏省民众义勇军和苏南抗日义勇军分头和新四军联系。

5.联系上了新四军

1938年8月,新四军到臧林筹建第七兵站。

武宜地区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十分活跃,共产党在这里领导农民暴动,群众一呼百应。由于国民党的残酷镇压,武宜农民运动遭受挫折,武宜地区的党组织也停止了活动。共产党已把革命的种子播进了人民心田,人们相信共产党会回来的。1937年夏,久旱,田地焦枯,地里长出一种奇怪的小草,拔出来与猪毛一般无二,民间便传闻天降异兆,世道恐欲大变,“朱毛”(朱德、毛泽东)要回来了。现在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真的从南边山里下来了,“猪毛”的传言应验了。

兵站的同志用极为通俗的语言向百姓宣传抗战的形势、抗战的方针、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的情况,动员男女老少齐抗战,同心合力保家园,武宜一带的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兵站的同志日夜忙碌着。臧林兵站的站长艾焕章,宜兴人,曾与薛斌等在丹(阳)金(坛)武(进)地区组织了“人民抗日游击队”,1938年初他们去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

8月的一天,李复在兵站与艾焕章见面了。李复向艾焕章谈了义勇军成立以来的情况,说起了面临的困难,请求军部派些人来领导。艾焕章就介绍李复去皖南泾县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学习结束后回来带兵。李复与朱廉商量,朱廉支持李复去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朱廉将苏民义勇军分散转移,带几十个精干人员到滆湖以东打游击,其余人员暂回乡隐蔽。1938年秋,李复赴皖南学习。

1938年6月,江苏省民众义勇军派周子敬去茅山见到了陈毅,陈毅司令员很高兴地接见了他,给他谈了如何开展游击战,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带了回来,鼓励他们坚持斗争。宿元博从丹北访仙桥找到了管文蔚,管文蔚要求他们派人去丹北参加工作,接受训练。

1938年秋,义勇军派人到新四军各部队去学习、入伍。周之鼎的弟弟周振欣带了38位义勇军队员到新四军一支队入伍,杨印侯带领几十人去访仙桥管文蔚部入伍。当时,管文蔚部队已直属新四军领导。

1938年冬,汤澈与周之鼎带30多名义勇军队员去访仙桥见到陈毅司令员,经陈毅同意,他们一行随新四军一支队经茅山,再转至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入伍。接着,宿元博、周子敬、周中又带领20多人到皖南领导总队学习、入伍。1939年6月学习结业,汤澈、周之鼎、杨印侯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分别留在新四军一支队和“江抗”挺进纵队工作。

1938年6月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党的恢复重建工作也在进行。7月,建立了中共苏南区工委(9月改称苏南特委)。一年多时间里,在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活动区域里已建立了3个特委、14个县委(工委)。1939年成立了苏皖区党委,统一对苏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1940年1月至1941年1月,武进地区的武进(北部)、丹金武、澄武锡、武南4个县级党组织先后建立,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蓬勃开展,这为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6.新四军挺进苏南

1938年2月至4月间,中共中央先后向皖南新四军军部发出指示:深入敌后,牵制向华中进犯之敌,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敌后根据地。

同年4月,徐州鏖战正急,国民党第三战区电令新四军派遣主力部队深入京沪铁路、津浦铁路沿线破坏日军交通,以牵制日军,策应徐州会战。

新四军迅速派出先遣支队向江南敌后地区挺进。先遣支队由粟裕司令员带领,经连续急行军,6月13日赶到京沪铁路下蜀车站,破坏铁路,使日军一列军车出轨颠覆。6月17日,又在镇江西南郊韦岗设伏歼灭日军20多名,击毁敌军车4辆。

韦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第一战,陈毅接到捷报,当即赋诗祝贺:

弯弓射日到江南,

终日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韦岗战斗后,新四军主力随即跟进,袭击新丰车站、永安桥、句容城,8月下旬,粉碎日军4000多人对安徽当涂县小丹阳地区的扫荡。至1938年底,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在东进苏南近半年的时间里,与日军共进行大小战斗200多次,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新四军初到苏南前,各阶层人士还持观望态度,当时有舆论宣传新四军对日军是“游而不击”。可新四军初到苏南对日作战就屡屡得胜,捷报频传。人们心头的疑虑消释了,赞叹新四军真能打仗。新四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与苏南人民情同鱼水,融成一片,人民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子弟兵。新四军又和各阶层的人士广泛接触,做好统战工作,当地的士绅贤达也对新四军表示拥护。

李复在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一年的时间里,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策略,觉得思想豁然开朗,仿佛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灯塔,更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学习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秋,李复学习结束,从皖南回到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司令交给他一个任务:回太滆地区劝募寒衣,为新四军解决缺衣过冬的困难。并交代劝募的对象是地方上层人士和地富士绅。在劝募中要认真做好统战工作,扩大党在苏南抗战的各种社会力量。

李复接受任务后回到家乡,首先动员父亲捐了两百套寒衣,接着又到常州、武南、宜北募捐,这些地区许多上层人士和地富士绅被李复慷慨陈词所动,出于民族大义,都纷纷认捐。认捐的人很多,这里只提两个实力派人物,一是盛计然,一是程维新。为何举此两人?因这两人后来与独立二团干系甚大,必先交代之。

盛计然,出生于武进前黄镇走马塘上阳村一个地主家庭。自小骄横,横行乡里,为地方一霸。1936年,担任国民党武进县第八区壮丁军训大队长。武进沦陷后,组织散兵游勇在当地成立了一个自卫团,有四五十人。1939年,被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九旅张少华部属章听德收编,不久又投奔国民军岳泰部队任营长。一次与日伪打仗,盛部伤亡很大,被岳泰关了禁闭。盛逃回家后,又拼凑一百多人枪组成了八乡镇联防自卫团,广收门徒达五六百人之多,盛成了地方上颇有影响的人物。李复认为盛计然虽有恶行劣迹,但有抗日的进步倾向,可作为统战的对象。李复向盛募捐,盛慨然应诺。盛考虑的是不依靠新四军,自己的游击队不被日军吃了,也会被国民党消灭。

盛计然又介绍李复与宜兴和桥的程维新相识。程维新出身于地主兼富商家庭,其父程酋大广收门徒,依靠地方反动势力充当“牛牙”,即垄断当地耕牛买卖,牟取暴利。日军侵占宜兴后,程酋大当了和桥维持会会长。程维新在家里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原是工专的学生,个性极强,向上爬的思想很严重,抱有政治野心。抗战爆发,程维新聚集了一部分人,收缴了当地一些民枪,在敌后打起了游击。但他所居的武宜一带北有日军驻守,南有顽军压境,也担心被日军或顽军吃掉。他听到新四军挺进苏南打了胜仗,便想依靠新四军来保护自己。现在见到李复来向他募捐寒衣,他慨然应诺,还请求李复介绍他面见陈毅。

李复回到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向陈毅司令员汇报了情况,陈毅要李复写信邀请程维新面谈。程维新欣然前往,陈毅接待了程维新,向他宣传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抗日主张,并对他提出殷切期望。程维新为陈毅将帅气度所折服,深感新四军待人真诚,抗战坚决,便要求新四军派人帮他们整训游击队,帮助他们抗日。

1940年春节刚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首先派张之宜率李丹桂、华仁义、雷振民等8名连排级干部进入太滆地区。张之宜等来到和桥镇程部驻地土墩庵,在程部中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宣传新四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程维新也学新四军的样子,在土墩庵里睡稻草铺,并有相当一段时间,与张之宜抵足而卧。张之宜等除了做程维新及其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外,还十分注意提高程部人员军事素质。为了提高程部的实战能力,每天坚持出操,进行射击等项目的军事训练。

张之宜等一面协助程维新整训部队,一面侦察敌情,寻找战机。3月中旬,张之宜等与程维新一起指挥伏击了地处武南钟溪与寨桥间小河地段的日军拖轮,杀伤日军数人。此战以后,群众知道程部来了新四军,程维新的腰杆子也硬了起来。

猜你喜欢
义勇军苏南新四军
抗日义勇军英雄
——李海青
苏南年俗亦动人
苏南发展
苏南傩面具略论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朝鲜义勇军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粤东抗日义勇军血战南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