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例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2015-10-25 07:41朱玉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氧氟沙星注射用乳酸

王 玉 朱玉芬

(1 重庆合川人民医院,重庆 400075;2 重庆邮电大学医院,重庆 400065)

95例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王 玉1朱玉芬2

(1 重庆合川人民医院,重庆 400075;2 重庆邮电大学医院,重庆 400065)

目的 了解静脉用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记载的95例左氧氟沙星的两种剂型所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占38.95%,61.05%。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乳酸疗效优于盐酸,乳酸不良反应多于盐酸。临床上应重视乳酸、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情况,掌握其相关因素以及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亦可治疗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和其他感染,是一种治疗感染的理想药物。但随着该药应用的日益普遍,有关的不良反应报道也不断增多。2012年至2013年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因静滴左氧氟沙星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共95例,现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合川人民医院记载的95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报告涉及相关资料包括患者主诉、病程记录、肾功能肝、尿、血、检查及临床医师的处方。

2 结 果

两种剂型(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发生的不良反应分别有37例和5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占38.95%,61.05%。不良反应累计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37例/乳酸左氧氟沙星58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58例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中,皮肤损害27.36%;消化道系统损害12.63%;呼吸系统系统损害3.16%;神经系统损害5.26%;心脑血管系统损害5.26%;血液系统1.05%。过敏性休克1.05%。37例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中,皮肤损害9.47%;消化道系统损害10.53%;神经系统损害6.32%;心脑血管系统损害3.16%;血液系统1.05%。过敏性休克1.05%,肝肾损害1.05%。

统计ADR的发生时间,从首次给药后5 min~3 d后都有发生,24 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86例。首次给药30 min内有18例(19%);30~60 min内有24例(25%);60 min~l d的有46例(48%);>1 d的有9例(9%)。所以,临床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前60 min和第1天的情况。

3 讨 论

3.1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相似性和不同性:两种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占61%、39%。乳酸、盐酸左氧氟沙星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四大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椎体外系外反应、头痛、幻觉等,严重者出现癫痫发作、精神分裂反应等;皮肤损害包括: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疹、多形性红斑、光敏性皮炎等;泌尿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包括少尿、尿频、蛋白尿、结晶尿、尿液混浊、面部水肿、肾炎、面部水肿,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盐酸左氧氟沙星用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缺乏、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稍轻,乳酸左氧氟沙星致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皮疹、瘙痒及注射局部刺激症状等较重,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即可消失。

乳酸左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差异:药物主要成分都是左氧氟沙星,临床作用可以互相替代。剂型差异的区别在于一个结合的是乳酸,一个结合的盐酸。如考虑该药品的pH、溶解度、刺激性等,凡对水中易分解失效或热不稳定的药物,由于不能制成水溶液性注射液和不适宜加热灭菌,均需要制成粉针剂。乳酸左氧氟沙星比盐酸左氧氟沙星相比之下吸收率高些,其抗菌活性强些,可能是因为乳酸是脂溶性的,盐酸是水溶性的,而人体组织有的对脂类更有亲和力,乳酸左氧氟沙星更容易进入细胞内部发挥抗菌作用。不过乳酸刺激血管的作用较强。

3.2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时的措施注意事项:①严格按说明书使用。用药前医师须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过敏体质。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慎重用药,必须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首次用药时,医师应该密切关注用药过程中有没有过敏反应发生。氟喹诺酮类对幼龄动物可能引起关节软骨的损伤,18岁以下的患者应当禁用,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并没有建立。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用药时注意调整计量,大剂量左氧氟沙星不宜用于肾功能明显减退患者。老年人应尽量不用或慎用。②注意给药途径及速度。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常见。特别是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血管皮肤不良反应,使用的时候,速度不能过快,滴注时间的是每100 mL至少60 min,滴速须控制在10~30滴/分钟以内,减慢滴速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滴速与不良反应之间存在关系,对个别患者必须保持在10滴/分钟左右的极低速度,在20~40滴/分钟左右的滴速安全系数相对较高。③早发现、早处理原则。加强用药期间的观察,密切监护;必要时监测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及时对症治疗,避免器官功能损害。重视患者主诉,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在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妥善处置。④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随合并用药种类增多而上升的趋势。已有研究证实左氧氟沙星若与布洛芬合用,有引起痉挛的可能。与硫糖铝、氧化镁、胃舒平等抗酸药或铁剂合用,会降低疗效,影响吸收。Katsuro等报道,左氧氟沙星与非甾体抗炎药并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与华法林并用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1-2],与氨茶碱合用易发生中枢神经反应。⑤警惕严重的及罕见的不良反应。左氧氟沙星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可能与分子中含有氟,具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人体组织与导致中枢兴奋性增高有关[3],近年来文献都有报道。此次统计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4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1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有脑梗死1例,过敏性休克1例,肝肾功能异常1例。国家权威统计,喹诺酮类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数仅次于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位列各类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数的第3位。在严重病例中,过敏性休克主要为速发型变态反应,不同喹诺酮类药品过敏性休克病例占该药品总病例数的比例在1%左右。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低,但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经的文献报道,少数有跟腱炎[4]、关节积液[5]等罕见的不良反应。

总之,临床应用左氧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须积极对症处理,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使其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

[1]梁雁,鲁云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2(2):77-80.

[2]张莉蓉,王永铭.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物学杂志,2003,12(1):48-51.

[3]张爱玲.左氧氟沙星与华法林联用引起凝血功能障碍[J].中国医学论坛报(心血管专刊),2003,10(4):145.

[4]孙永利,赵金荣.左氧氟沙星致跟腱炎l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2):44.

[5]李华,李霞.静滴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1例[J].中华医学丛刊,2004,4(8):64-65.

R969.3;R978.1

B

1671-8194(2015)22-0084-02

猜你喜欢
氧氟沙星注射用乳酸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