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2015-10-25 07: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吸烟史革兰感染者

薛 培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600)

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薛 培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600)

目的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所收治的10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其中有60例(5%)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对比院内呼吸道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易感因素、治疗过程、病情特征、一般资料等,具体包括吞咽困难、意识障碍、60岁以上、合并并发症、气管切开、吸烟史者比例及数量。结果与未感染者相比,感染组患者在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合并并发症、60岁以上、气管切开、吸烟史等比例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真菌为7例(16.67%),革兰阴性菌为30例(50.0%),革兰阳性菌为23例(38.33%)。60例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患者,经过抗生素治疗之后,有54例(90%)患者都得以痊愈,但是有4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者病情恶化而自动出院,还有2例患者死亡。结论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合并并发症、60岁以上、气管切开、吸烟史等因素都是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脑血管意外;院内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

脑血管意外具有治疗时间长、病情变化复杂、发病急等特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常见病症,而脑血管意外患者最为常见的院内感染就是呼吸道感染[1],一旦患上呼吸道感染,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措施及生活质量,更有甚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2]。本文就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所收治的10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患者790例,门诊患者210例,均经过痰培养、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平均年龄(59.7±6.9)岁,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40岁,女性357例,男性643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4.4±8.3)d,最长住院时间为66 d,最短住院时间为9 d,其中有60例(5%)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

1.2细菌培养方法:60例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都给予细菌培养实验分离菌获取,用气管套内的远端来进行取样,培养方法则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

1.3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基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1988年出台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者患侧肺出现湿啰音、咳痰、咳嗽,体温<36 ℃或>38 ℃,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体征,X线检查出现均匀阴影、肺纹理充血、肺纹理增粗、并核左移、血白细胞不正常等[3]。

1.4观察指标:对比院内呼吸道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易感因素、治疗过程、病情特征、一般资料等,具体包括吞咽困难、意识障碍、60岁以上、合并并发症、气管切开、吸烟史者比例及数量[4]。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进行t或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由表1可见,与未感染者相比,感染组患者在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合并并发症、60岁以上、气管切开、吸烟史等比例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真菌为7例(16.67%),革兰阴性菌为30例(50.0%),革兰阳性菌为23例(38.33%)。

60例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患者,经过抗生素治疗之后,有54例(90%)患者都得以痊愈,但是有4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者病情恶化而自动出院,还有2例患者死亡。

3 讨 论

神经内科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呼吸道感染,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院内感染的原因造成其病情变化更大、治疗时间更长,也会影响到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情况,造成许多本可避免的医患纠纷[5]。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脑血管意外患者多会影响到其吞咽功能,这样一来,就会减弱或者消失掉咳嗽的生理反射,不易咳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但是不易咳出却不断增多。与此同时,若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危重,那么医师往往就会采用一系列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反复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来进行治疗,这样就会进一步损伤呼吸道黏膜,明显增大其感染概率。另外,若患者存在吸烟史、并发症较多、病情危重、年龄较高等情况时,患者的身体素质就会出现严重的下降,再加上其长期卧床等一系列因素进行作用,也会增加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所以,在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治疗时,若发现其需要采用气管侵入性操作、病症较重、易感人群等,那么就应该特别要注意早期预防、早期观察其呼吸道感染情况。若脑血管意外患者已经出现了院内呼吸道感染,那么就应该通过药敏实验和细菌培养实验来确定其感染菌类型,然后再采用有针对性的敏感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为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应该让病房保持通风状态,限制来访人员及陪护人员的数量,及时进行空气消毒,避免出现病房内细菌增生和病毒增生的情况,最佳的室温是18~20 ℃,并保持60%的空气湿度,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待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医护人员应该建议患者多离床活动,多食用易消化、低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半流质或者流质食物,对患者的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予以高度重视,每日都要对患者的体温变化予以注意,检测频率为4次/天。合理对饮食进行调整,多喝水,对于反应较大的患者应该采用镇静剂。患者暂缓进食,观察药物效果。此外,绝大多数的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内心都充满恐惧感,情绪极为低落,甚至还有悲观绝望的心情,医护人员应该要主动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让他们内心重新燃起生命之曙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6]。

总之,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合并并发症、60岁以上、气管切开、吸烟史等因素都是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敏感抗生素治疗,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表1 院内呼吸道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

[1]陈伟荣.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33(4):120-124.

[2]骆伟群.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45(7):120-123.

[3]李瑶宣,董艳玲,宁加玲.脑卒中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34(30):133-132.

[4]方华玲,张怀英.64例脑血管意外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35(21):102-104.

[5]邝树均,周郁甫,李国泉.老年人脑血管意外的院内感染300例分析[J].广东医学,2013,33(10):193-194.

[6]方华玲,张怀英.64例脑血管意外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1):110-114.

R743

B

1671-8194(2015)22-0114-02

猜你喜欢
吸烟史革兰感染者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