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教育发展史浅析

2015-10-26 01:46李松涛,宁华,孙长颢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发展史营养学展望

营养学教育发展史浅析

文/李松涛宁华孙长颢

摘要:本文较系统的论述了营养学教育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营养发展史中里程碑事件,阐述了营养学发展与其他学科发展的规律及联系。论述了我国古代营养学发展情况,介绍了我国现代营养学发展情况及重要事件。结合哲学理论对营养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突出强调了科技与营养学教育发展的联系,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探讨了自然、和谐与营养学发展的关系,强调了个性化营养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营养学;教育;发展史;展望

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志码:A

一、国外营养学及其教育的发展

1.营养学的萌芽阶段

公元前400年到18世纪中期:营养学发展的萌芽阶段;人们对食物及营养的认识十分有限,甚至不清楚食物的营养价值,很多理解都源于出于迷信,此外还包括一些依靠经验所积累的营养学知识。

2.现代营养学阶段

18世纪中段到19世纪期间,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由西方开始,这其中碳、氢、氧、氮等有机元素的定量测定,加之基于该技术建立的食物成分和代谢的概念等,都为现代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到20世纪中段是现代营养学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各大营养素被陆续发现。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营养学的进步。1943年美国第一次提出人群饮食营养素供给量的建议。1968年瑞典首次提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人民膳食的医学观点”,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膳食指导方针。1977年美国发布了第1版的“膳食目标”,目前为止已经多次修订。1997年美国首次提出了“膳食参考摄入量”的概念。在此以后,多个国家也制订了各自的营养素供给量,作为本国居民平衡营养的科学根据。这一系列的进展都为营养学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营养学及其教育的发展

1.我国古代营养学

我国古代营养学的具体起源时间尚无准确论证。但《黄帝内经》是我国早期记载营养学的专著之一,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该书包含较多 “上古之人”的语句,因此,我们推断2000年前的作者认为应该有更久远的人所记录的经验,但无法获得准确的时间。通常的理解是中国的文明可以溯源到“结绳时代”,距离今天约有7000年的历史。经过历史沉淀,中国的古人创建了众多的营养学理论体系,形成融汇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事实上,我国古代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大体上都是来自于历史名家对养生规律的经验总结。无论是秦汉时期还是清朝的记载,都能够体现出这样的倾向性。我国古代营养学的理论体系的架构,本质上讲就是对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的规律的总结与升华。

2.我国现代营养学

我国的现代营养学起源于20 世纪。早在1913年开始,我国营养学家就开始了我国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并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评估。在1925年到1936年间,我国营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了较快的进展,在这期间营养学工作者对我国众多食物成分、营养学价值以及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分析。中华医学会于1939年首次提出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建议,并于1941年召开第一次全国营养学大会,此后于1945年成立中国营养学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食物成分表》于1952年出版,为营养和食品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我国于1959年进行了26个省市及50万人参与的饮食调查,初步了解了我国居民的饮食营养基本概况,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在1982年至2002年期间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共计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并于2001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这一些列营养学上的丰碑促使我国营养学事业走上了和谐与健康的高速发展之路[1,2]。

3.营养学的高等教育

我国营养学的高等教育主要开设于医科类院校,一级学科为预防医学专业,下设二级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负责营养学专业知识教育。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最早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育体系及相关教材资料主要来源于前苏联,其后由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连续主编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材(2-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我国营养学教育的主要教材被广泛采用,这也为我国营养学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开展与深入,一系列多学科交叉的营养学教育专著或教材陆续出版,推动了我国营养学教育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分子营养学》、《临床营养学》、《公共营养学》等。

三、营养学教育发展展望

1.营养与科技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现代营养学作为一个富有生机的学科,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生物化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仪器分析技术等多学科的发展,学科的交叉促进了营养学的升华,技术的进步为营养学的发展注入了无尽的源泉。

2.个性化营养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以后,其他的组学理论体系也相应的被提出,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环境基因组计划和食物基因组计划。食物基因组计划本质上讲就是探寻能够对膳食成分(这其中包括营养素和非营养素)做出应答反应的基因、其多态性以及表观遗传学的变化以及与营养素代谢密切关联的基因突变。个体对营养素的应答反应的不同主要由基因多态性决定,从而影响了不同个体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差异性。针对每一种基因型制定相应的营养素供给量建议,不仅考虑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且更要考虑了基因型,即个体在营养素需要量上的特殊性。我国营养教育将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将由课堂向以群体为中心再到社区营养服务,再由社区化向个体化营养迈进。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集.现代中国营养学(1920—1953)史料[M].中国科学社主编.中国科学史丛书(现代之部).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4.

[2]孙长灏. 营养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5):323-324.

猜你喜欢
发展史营养学展望
浅谈我国会计发展史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展望” ——阿伦德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