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10-26 01:46郝婕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跨文化留学生院校

文/郝婕

跨文化适应指的是在跨越不同国家与民族界线的文化中,面对不同民族、国家及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越过体系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教育的发展,汉语学习在国际上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汉语。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职高专院校也开始接纳来华就读的留学生。短暂的新鲜感过后,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诸多不适应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本人学业的成败,而且会影响留学生回国后对东道国的评价,从而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据笔者多年管理外教和国际交换生的经验,发现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学习、生活中,通常存在着如下几点常见问题:

第一、语言交流障碍。一般来讲,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中文水平都处于零起点或者初级阶段,尚不具备与中国人用汉语顺畅沟通的能力。而除了学校内部教学管理人员,一旦走出校门接触到更多社会上的人,和相当一部分人也不能完全用英语进行顺畅的沟通。多次的词不达意或者沟通失败便会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在语言学习方面,熟悉了自己母语的外国留学生最初接触方块字以及汉语四个声调时都会非常头痛。因此在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和障碍。

第二、生活环境不同。笔者所在的天津市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常常使初来乍到的外国留学生招架不住;饮食方面,英美国家学生喜欢的面包、牛排、麦片和意面等食品在中国食堂并不主流;宗教信仰也会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产生影响,例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学生禁食猪肉和狗肉,一般也不吃鱼肉和马肉;从公共环境的角度来看,有些中国人的素质确实有待提高:随地吐痰、大声喧哗、闯红灯、排队加塞、随处吸烟等等,会让留学生觉得很不舒服,从而产生焦虑、受挫等不适应的情况。

第三、文化背景不同。许多留学生都会遭遇“文化休克”的问题。这是由于人们脱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到陌生的、差异显著的文化环境的结果。留学生固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同中国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他们会有“文化休克”。例如,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外国人比较开放直接。即使针对留学生授课的教师大多接受过中西文化对比的相关培训,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中式课堂的痕迹。中国是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与西方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分歧。因此也会让他们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知所措。

实现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迅速适应,是一个双方都要付出努力的过程。接待院校的针对性管理,加上学生本身积极地调整适应,可以缩短其跨文化适应的进程。那么,有留学生的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他们迅速实现由生疏到熟悉的过渡呢?

第一、做好充分的接待准备。在留学生入校前,向对方发送学校简介、学校所在城市的气候特征和所需衣物,让留学生在来华以前就对学校有所了解,不会感到陌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专门的留学生公寓和留学生餐厅,并且在房间分配和菜品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和宗教习惯。

第二、配备专门的管理团队。认识到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会具备的不同特点,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他们能够顺利度过适应期。留意其日常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的高效解决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本身,也是缓解在华留学生的焦虑以及不适应的有效方式。可聘请心理咨询师和具有丰富外事管理经验的人担任作为留学生顾问,专门解决他们日常生活和心理问题,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可以在入校做信息统计时就提前标注好学生们的生日和家乡的节日,尽可能地为他们传递温暖,消除他们远家乡的寂寞情绪和孤独感。

第三、授课教师要增强跨文化意识,将西方的教学方式有效运用到东方环境中去。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多融入一些实际的内容,并且一定在授课过程中加入文化教学,例如在讲授《食物》章节时介绍一下中国的饮食文化,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与本国饮食文化的异同。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热爱中国文化并尽可能多地融入中国文化。

第四、丰富留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加学生的社会参与程度,提高他们解决跨文化交际的信心和愉悦感。例如可以利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又缺乏学习兴趣的特点,安排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结成对子,进行语言互助。安排学生进行家庭寄宿,让他们亲身体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利用中国的节假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他们讲讲节日起源、庆祝方式,组织留学生一起包饺子、吃月饼等等。可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二课堂活动,中国民歌社团、京剧表演和茶艺展示通常都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留学生走出校门,观光旅游,全面了解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留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获取文化信息,了解并学习中国式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鉴赏不同文化的能力,从而加快跨文化适应的过程。

第五、多和兄弟院校就留学生管理进行交流,切磋学习彼此的方法。定期为同类院校的外事管理人员组织研讨活动,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管理外教得好方法、好点子,取长补短。甚至可以安排院校间的留学生进行联谊活动,排解他们的思乡情绪,扩大他们的交际范围,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作为跨文化适应主角的留学生们,为了可以早日熟悉国外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做出什么努力呢?

第一、做好功课。来华之前尽可能多地从书籍、网络、亲友那里获得关于留学院校所在地的基本情况,对城市交通、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学校概况等有一个初步了解,包括知晓汇率、准备衣物,在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储备。

第二、调整自身心态,缩短适应进程。将在华的留学经历视为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做好积极面对的准备。面对进入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尽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出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妥善得到解决。

第三、积极参加业余活动,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在上课之余,多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假期游历名山大川,结交中国伙伴感受跨国友谊等等。如果能够保持一个充实忙碌的状态,就不会有时间顾忌细枝末节、即使有负面情绪也很快就被正能量替代。这也是有助于淡化文化冲突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来华留学生如果想在短时间内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接待院校和其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外事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需要尽可能地为其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另一方面,留学生本身也要从心态和行为上加以调整,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国外的生活、学习环境。只有这样,他们在华期间的学习才会取得最佳效果,从而实现其个人与校方共赢的局面。

[1]刘宏宇,贾卓超.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 [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2]刘鹏远.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支持服务问题及策略[J].企业导报,2015,(14).

[3]杨恬.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J].语言与翻译,2013,(01).

猜你喜欢
跨文化留学生院校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