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医英语自主学习

2015-10-26 15:47龚隆勤何红斌冯海燕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学习者英语教学文本

朱 翔 龚隆勤 何红斌 冯海燕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医英语自主学习

朱翔龚隆勤何红斌冯海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诠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与语言、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本文从诠释学的基本概念出发,着力探讨其对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英语自主学习带来的启示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诠释学自主学习中医英语教学

一、前言

当代阐释学最重要的理论家伽达默尔认为可以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并进一步以语言的普遍性提出“语言和理解是普遍的”,由此论证了“阐释问题的普遍性”,①指出语言和理解构成了“我们生存于其间的宇宙”。②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不是以实验数据为指标,而是靠积累经验、记载经验、运用哲理来构建,以中国传统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表述的,蕴含很强的人文精神。中医经典是记述中医理论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中医的基础和首要途径。所以后人也就从经典语言中寻找中医理论发展的理据,对经典语言的诠释贯穿了中医学术发展的全部,这是通向临床的必要过程和中医学研究及传承的必由之路。让中医学早日走向世界,中医英语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英语人才是重中之重,诠释学与中医学、语言及理解有着天然的联系,诠释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策略。

二、诠释学理论

由赫尔墨斯之名产生的诠释学(hermeneutics)是关于解释的理论与实践,追求对意义的理解是诠释学理论各体系的共同出发点。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说:“我们现在关心的东西不是个人及其意见,而是事情的真理,所以文本就不被理解为单纯生命地表达,而是被严肃的旋转在他的真理要求中。这就是理解的含义”。③人的理解离不开理解者自己的主观性,我们在理解任何事物的时候,头脑里总是有一些已经存在的基本观念即前见,我们看事物总带有自己的视野。理解包含了两个视域的调节,永远是自我与他物的统一,是视域融合的过程。理解的循环是不可消失的,诠释学循环也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理解过程中。在完美的理解中,整个和部分的循环不是被消除,而是相反地得到最真正的实现。③诠释学的理解是一种经验,即一种与对象周旋的实践,诠释学经验本质上是开放的并不断进行的辩证运动。

三、诠释学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一)文本的诠释与对话

利科(1987)认为“文本是通过书写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④诠释学即把一切对“文本”的理解都看做是文本与理解者的对话,文本被视为向解释者所提出的问题,是理解者借以展开对话并共同构建可能世界的中介。中医理论就是在对经典文本的诠释和对话中一步步地演义和发展的,这是中医的一个重要传统。如西晋的皇甫谧,梁朝的全元起,唐朝的杨上善和王冰,北宋的林亿,明朝的马蒔、吴崑、张介宾,清朝的张隐庵等医家都对《黄帝内经》作了各具特色的诠释。他们不仅征引、解释并评论了前人的说法,还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及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其中的重大命题均有独到理解和发挥。他们之间存在的众多分歧就是对内经理论的进一步阐释,也因此才有不同的临床实践,使《内经》宏旨大意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扬和拓展,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理论。我国的中医英语教学不同程度的存在拘泥于课堂和书本,教学观念以知识传授为主,授课模式还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一味被动接受既成知识、照单全收。中医英语课成为变相的词汇课、语法课、阅读课,而忽略对知识的质疑和创新,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压制了学生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严重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文本的开放性要求中医英语教学应处于开放状态并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和自主空间。

(二)加强跨中西文化自主学习

中医负载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具有它所在的特殊文化语境的各种特征,中医理论不是以实验数据为指标,而中医典籍也有别于一般的自然科学著作,是以中国传统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表述中医内容,即以经典语言记录中医理论,具有人文科学特色。中医典籍的句式短,语言简洁,句子的基本组织方式是以字为单位,字具有词的完整意义和功能,四字结构很多,句与句之间关系复杂,少用或不用形式词。语篇不受严格的形态规则的制约,表意手段十分灵活丰富,是一个形散意合的系统。中医的经典著作文体多样,有浓厚的古典文学色彩,各种文学修辞手法在中医著作中都有相当广泛的运用,如“手到病除,妙手回春”以及“未雨绸缪”。中医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思维模式,是建立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上的,把抽象概括的理论寓于具体直观的事物或经验的“象”的述说之中,需要人们或由近及远地去思辨。中医大量借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创造了其独有的名词术语,如:“气”、“阴阳”、“五行”、“三焦”、“六淫”、“带下病”、“青龙汤”、“君、臣、佐、使”等,它们在中医典籍中被广泛运用并影响至今。中西方存在语言、文化和思维逻辑上的差异是中医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的传统文化底子普遍比较薄弱,对西方文化不了解,课时有限,中医英语就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在中医英语课程加入中西方文化的自主学习内容,使教学植入到一个更大地文化背景之中,强调跨文化解释,训练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中医环境下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三)引入翻转课堂模式

中医英语课通常主要以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课下深化,只有教师一个人能够控制课堂的节奏,存在互动缺乏及多数沉默的互动现实,教学内容大部分是词汇、语法讲解,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反馈相对滞后,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和被动学习习惯,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诠释学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圣旨的课堂授课方式提出了质疑,教师和课本的角色面临重大挑战。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下,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以发挥学生参与性与主动性为目标,是对传统课堂的变革,颠覆了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授——练习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扩展了课堂的意义,为提高学生中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机遇。在中医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校规定的总体水平目标,从学习者兴趣和需求出发,将传统的中医英语课堂讲授内容、练习以及中医英语的相关背景材料等转变为数字化学习资料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构建一个高度自主的学习环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灵活设计多种课堂活动,经过合作探究、个性化指导、巩固练习、反馈评价和课程总结几个步骤,关注及时和个性化的“互动”和“反馈”,让学生在总体学习进度的控制下,获得自主学习的空间和个性化教育。将在促进学生自主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的翻转课堂模式引入中医英语教学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重构了教学结构,能在知识高效传送的基础上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极大提升学生讨论探究活动的参与度,促进学习者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强调学习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视考试为衡量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所谓的标准答案通常是唯一的、固定的。这样的教育评价只是给学生贴上标签,将他们分成不同等级,强化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并且无法反映学生课堂表现差异,没有涉及到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极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科学教育教授Black等认为“学习性评价是指其设计与实施的首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任何评价”,也就是说任何在设计和实施中以促学为目的的评估都可以成为学习性评价。⑤中医英语教学中的学习性评价应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到理解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持续及时而又有针对性的不断反馈促进学生的理解。学习性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时间、次数、内容,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教师应在评价前确定教学环节中的自评和互评标准,指导学生掌握评价方法和技巧,监督学生的评价,给予学生反馈并和学生一起定期反思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能有效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独立学习者。学习性评价应该成为中医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与学习活动的中心。

四、结论

诠释学是所有的语言的理解的科学,贯穿着中医这样一门人文医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对中医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文本的开放与对话、理解的动态性、理解的循环、创新与实践,都要求我们对中医英语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中医英语教学应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

差异性,构建开放型课程模式,为学习创造更多地自由和空间,注重学生自身理解的过程,极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学习性评价,通过及时的反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有效的自我管理者;注重中西文化内容学习,通过自我反思和实践的循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自主学习者和终身学习者,实现自我的发展和突破。

注释

①Gadamer, Hans -Georg.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M]. David E. Linge (tra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15.

②Jean Grondi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M]. Joel Weinsheimer (tra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122.

③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98-404.

④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⑤Black,P.; Harrison,C.; Lee,C.; Marshall,B.&William,D. Wor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J]. Phi Delta Kappen, 2004 (9): 15-27.

参考文献

[1] Dickinson, L. Talking shop: 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J]. ELT Journal, 1993(6):330-335.

[2] Dickinson, L.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J]. System, 1995(2): 165-174.

[3]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4] 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1: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 Dublin: Authentik, 1991.

[5] Piaget, J.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 : The Future of Education[M]. New York: Grossman Publishers, 1973.

[6]陈冬纯.试论自主学习在我国中医英语教学中的定位[J].外语界,2006 (3):32-37.

[7]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8]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8.

[10]严明.中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3):19.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改革2012年基金资助项目。立项号:JYKY,项目名称:基于诠释学的中医英语自主学习研究、实践及评价

猜你喜欢
学习者英语教学文本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