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创造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6 19:12樊娟张国恒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物理课程教学原则

樊娟 张国恒

摘 要:在物理课程中重点应用启发创造原则进行教学,通过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和课堂演示等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探究,学生做到自主、合作、创新,教师做到激励、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物理课程;教学原则;启发创造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112-01

一、引言

传统上的物理教学是教师“一言堂”的形式,教师发号施令,学生遵照执行,基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以生为本”,学生大胆思考,勇于质疑,变被动为主动[1]。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2]。常用的教学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序性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积累与熟练原则、反馈调节原则及教学最优化原则[3]。所有教学原则贯穿整个教学,从知识的结构体系、发展、巩固、评价到最终效果,环环紧扣。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创造原则,能够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再创造。

二、启发创造教学原则及案例

启发创造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4]。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创造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正确而深刻的领会知识,敦促学生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学如何实现启发创造原则,具体案例如下:

(1)通过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风、电、水、火等自然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当有人问“双手摩擦为什么会热”,“为什么会有饭菜扑鼻香”,“彩虹是怎么形成的”等问题时,多数人无法回答。新课改后,物理教科书不同程度地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物理1》中,首先介绍的是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司南版《物理1》的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物理学与自然规律、物理学与社会发展、怎样学习物理学等[5]。物理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中学物理教材重在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它反映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很多概念是抽象的、与物理世界的多样性是矛盾的[6]。学生在刚接触时很难产生积极性,只有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才可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主张“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问题情境式教学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师需具备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融会贯通的能力。创设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由愿学到爱学再到乐学,最终趋向自主学习[8]。

如在讲力的平衡时,教师提问:在一个定滑轮上挂着一个重物,要使重物静止,必须施以重物多大的力?学生回答:施加的力必须等于物体的重力。又问:若使物体作匀速运动(摩擦力忽略不计),此力多大?此时学生的回答有:拉力大于重力,重力大于拉力等。虽然问题简单,但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来源于思考,在启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去大胆思考,肯定学生的质疑,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探究知识

针对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可借助实验教具,演示、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探究知识。

如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借助弹性碰撞球演示仪,指出一名A同学配合演示实验。演示仪器是由七个摆球构成的弹性系统,球心近似在一条直线上,摆球摆动时摆幅不宜过大。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仪器结构猜测摆球的摆动情况;然后让A同学鼻子靠近左边摆球,他拉起右边摆球使其摆动,其摆角小于A同学距离左边摆球的距离,让学生们猜测能否打中A同学的鼻子。学生们很兴奋,说肯定被打中,紧张地观察实验现象,其结果是左球根本够不到A同学,左边摆球的摆角和右边完全一致,学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教师同时演示拉动右边两个、三个摆球,其左边与右边的摆动完全对称;但四个摆球同时被拉起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左边被撞击摆动的摆球也有四个,最中间的一个来回摆动,同学们又不安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五个、六个时又不同。这种现象使得学生对演示实验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通过演示实验教师顺利引出新课,学生容易理解,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结论

物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创造原则,以教师启发、点拨为主,陈述、讲解为辅,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长期保持学习兴趣;培养的学生具有广阔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青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新课标实施以来,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将启发创造原则同其他教学原则统一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激励、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创新,得到最优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以生为本,激励为主——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策略[J],课改前沿,2012.01.

[2][3][4]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2-83.

[5]廖伯琴.物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93.

[6]涂瑛志.讲透物理概念,启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J],基础教育,1999.02.

[7]洪涛清.改造传统教学中含探究成分的教学——新时期倡导探究教学的一种途径[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5(5):98-101.

[8]任清褒,王旭慧,周洪伟.情境——启发教学模式的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5):96.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理课程教学原则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中学物理交叉前沿科学知识分类研究
基于交互模式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