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做法

2015-10-26 22:07王庆伟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口语

王庆伟

我校多年前“小语整改”启动时就开始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近几年更是加强了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多方面入手,多层次引领,培养学生敢说的胆量,自信的风度,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丰富的语汇,使学生做到面对现场给出的题目,面对大庭广众,能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在近几年承担市区两级教学现场会、接待晋冀蒙三省区教育考察团、接待内蒙古教育厅领导视察调研、接待全市各旗县教研室主任参观考察、承办呼伦贝尔市小学语文联片教研等多次活动中,胜利街小学学生的课堂发言和现场即兴口述作文展示,都赢得了听课者的一致赞誉。

一、明确训练目标,做到有据可依

学校对“课标”中小学阶段口头表达目标进行归纳与分解,对于低、中、高年级应达到的口头表达目标进行了明确,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中注意分层,符合实际,兼顾差异,并呈现逐步递升状态。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1.学讲普通话,逐步改变学生的东北腔,养成讲标准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对方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敢于发表意见。

7.能根据给定的话题,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5.能根据给定的题目,做五分钟左右的准备,进行较简短的即兴口述作文。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7.能根据给定的题目,稍作准备,进行较完整、有条理的即兴口述作文。

二、丰富生活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践;生活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现象。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丰富生活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丰富语言积累,让学生有话能说

1.重视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展示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的形式之一,同时也是训练学生口语水平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2.重视背诵和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诵读训练是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的基础,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因此,学校一直保证每周两节课内阅读课,让学生读课外书。开展国学经典“晨读、午诵、暮省”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多背,使学生受到规范的书面语言的熏陶,培养语感。要求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摘抄优美词语,拓宽知识面。

3.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语汇

社会即学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流传于老百姓口头的语言,如谚语、对联、歇后语,还有简短绝妙的广告词、精炼的标语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语言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做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积累这些知识。例如春节期间,要求学生到各家门口摘抄春联,比比谁摘抄得多,理解得扎实;看电视时,让学生注意观看广告,教师以此组织一个广告展示活动。

4.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听”,促进学生学习语言

学生与文本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读”,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人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听和说来达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抓好“读”还要注重“听”。“听”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一切信息的先决条件。个人的读文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专心地听就能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信息,弥补自己理解和表达上的缺陷,更快更好地积累规范口语表达方式。要抓好学生的“听”,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让他们明确倾听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使他们乐于听,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力求让教学直观、生动、有吸引力。

四、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有话敢说

其实许多学生不会表达是因为不敢表达,而不敢表达的原因就是怕说错了挨批评或被人笑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创设了许多语言实践的机会与形式,如汇报性说、操作性说、看图创造性说、联系生活实际说、结合各种活动说,这样经常训练说话,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普遍提高。

五、创设话题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说话情境的创设,老师们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情景再现法、模拟法、问题引入法、即时情景法。情景再现法,就是让学生表演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说话场景,如一家人的谈话片段、家中来客时与客人的谈话片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谈话片段;模拟法,就是让学生表演想象世界中的某种说话场景,比如动物开会、老树讲故事、玩具对话等;问题引入法,就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展开讨论;即时情景法,就是在课堂上捕捉时机,将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以及当时的所见所闻有机结合,引出话题,于有意无意间创设说话情境,自然而然。

六、拓宽训练渠道,让学生有话会说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不是孤立的。从系统论角度看,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网络系统;从信息论角度看,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各部分的训练从来都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口才具有综合能力的特征,口才是学识的标志,因此,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要有多种渠道。

第一,上好口述作文训练课。口述作文训练是胜利街小学进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之一。学校把口述作文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表,每周一节,雷打不动。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训练重点:低年级以看图说话和模拟情境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为主,主要培养学生敢说的胆量和乐说的兴趣;中年级以围绕熟悉的人、事、物说片段为主,主要培养学生言之有物和言之有词的能力;高年级以根据题目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成文训练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法、言之有理的能力。教师根据本学段的训练重点和目标,学期初制定一学期的训练计划,平时按计划有序训练。学期末,学校对各班训练成效进行专项检测,检测成绩作为对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依据之一。

第二,上好口语交际课。落实好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随时发现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契机,让口语交际训练生活化。

第三,上好阅读批注课。老师们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之处、矛盾之处、留白之处、求异之处进行批注训练。

第四,加强复述训练。复述是以原文内容为依托,以原文语言为蓝本,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的形式,对于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老师们坚持在叙事性文本学完后,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复述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能力口语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口头表达一点通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