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18例

2015-10-27 11:29赵海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9期
关键词:杜氏胃体球部

王 珊 姜 敏 赵海霞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内镜室,辽宁 大连 116021)

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18例

王 珊 姜 敏 赵海霞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内镜室,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 探讨杜氏病内镜下钛夹止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8例杜氏病患者确诊后,行在内镜下行钛夹止血治疗,其中13例可见黏膜糜烂缺损;16例胃底或胃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2例,活动渗血9例,喷射状出血3例。结果 17例成功止血,出血灶位于十二指肠球部1例止血失败,转外科手术切除。结论 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方法简便,成功率高,疗效确切。

杜氏病;钛夹;内镜下

杜氏病(Dieulafoy病)是一种黏膜下层畸形恒径动脉的破裂引起的出血,是较罕见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发,常以突然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起病,而无明显溃疡病的病史和症状。80%以上的病变位于胃食管交界处以下的胃侧6 cm之内的小弯侧[1]。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4年6月对18例杜氏病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自2009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其中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5ı11.5)岁,患者均有呕血或呕血伴黑便。急诊胃镜显示:出血灶直径0.3~0.5 cm,13例可见黏膜糜烂缺损,5例周围黏膜正常;出血部位位于胃底、胃体多见,共16例,十二指肠球部2例;其中活动渗血9例,新鲜血痂附着冲洗后可见渗血6例,喷射状出血3例(图1)。

1.2治疗器械:电子胃镜(日本Pentax EPK-i),钛夹(日本Olympus7mm,美国Boston11mm)。

1.3术前交代:杜氏病因起病急、出血量大、患者年龄相对年轻,患者及家属易出现紧张及恐慌情绪。术前耐心解释钛夹止血的优势,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应交代由于该病出血凶险,有止血失败转外科手术的可能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并签署内镜下治疗同意书。

1.4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禁食,给予快速输血、止血等综合治疗措施,对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行胃镜检查,内镜下找到出血部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病灶处至视野清晰。通过活检管道送入装有钛夹的推送器,钛夹对准出血部位,推出钛夹,钛夹数量1~3枚。张开夹口至最大并调整好角度,尽量使夹子与组织呈直角接触,随即关闭钛夹,完成一次操作后可根据情况放置多个钛夹,直到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撤镜。止血后反复冲洗止血部位,直至流血停止,方可退镜,终止操作。给予1~2周连续治疗,出院后随访。

2 结 果

18例患者经内镜下钛夹止血后,17例成功止血(图2),1例第2天再次出血,出血灶位于十二指肠球部,止血失败,转外科手术切除。

3 讨 论

杜氏病为胃黏膜恒径动脉出血,之所以称之为恒径动脉,是因为病变的胃体动脉进入胃黏膜后不是逐渐变细形成毛细血管,而是一直保持管径不变,凸出于胃腔,易在胃酸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常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为:①通过小的(<3 mm)黏膜缺损或周围黏膜正常的动脉性喷血或小的搏动性血流;②通过小的黏膜缺损或正常的周围黏膜突出的血管,伴或不伴有活动性出血;③通过很细的部分紧密连接于小的黏膜缺损或正常黏膜的新鲜血痂[2]。文献报道,该病好发于胃小弯侧,80%以上的病变位于胃食管交界处以下的胃侧6 cm之内的小弯侧[3]。该病易并发失血性休克,曾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但病死率高[4]。

杜氏病发病率较低,一般为0.3%~6.7%,起病前患者无明显症状,发病急,且一旦发病,胃部出血量较大,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止血,可能危及患者生命[5]。近年来,本病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内镜下介入治疗,包括经内镜注射止血药物,以及高频电凝止血等治疗[6]。上消化道杜氏病胃镜检查准确率较高,一般可达80%以上,该病出血易反复,呈周期性变化,病变范围较小,病灶孤立,有合并浅表溃疡的可能,为了防止漏诊和误诊,主治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指导患者及时做内镜检查,并重复检查。

内镜下止血已成为上消化道止血的首选,主要止血方法有微波、喷止血药、电凝、金属夹等[7],钛夹止血是近几年应用于内镜下治疗的新技术,是一种机械止血方法,相当于外科的手术缝合,可有效地阻断动脉血流,局部经炎症过程形成肉芽组织,一般1~3周钛夹自行脱落并经消化道排出,不影响病灶的修复和愈合,治疗效果明显。总之,钛夹止血具有以下优点:①即时阻断血流,封闭创口以便于创面的愈合;②止血准确、快速;③对局部组织损伤小,无相关并发症发生[8]。另外,钛夹一般于治疗2~3周后脱落,可通过消化道自行排出,且不会损伤肠道。

本组资料采用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成功率为94%,其中有1例止血失败,患者24 h内再次出现大量呕血,立即外科手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暴露小血管,呈喷射状出血,置放的1枚钛夹已脱落。分析止血失败原因:①钛夹钳夹位置过浅;②血管压力大,出血过猛将钛夹顶开。

通过实践,我们总结了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的要点:①杜氏病出血凶猛,有止血失败转外科手术的可能,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并签署内镜下治疗同意书;②尽快行急诊内镜检查是治疗的关键。因本病出血呈周期性变化,出血间歇期胃黏膜可无明显异常,容易漏诊,必要时需多次内镜检查寻找出血灶;③保持内镜下视野清晰是治疗的前提,可以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以明确出血灶;④对胃肠蠕动快者,可肌注丁溴东莨菪碱20 mg,以利于内镜下止血治疗;⑤调整好钛夹与出血灶的接触角度,尽量使钛夹与出血灶呈直角接触,钛夹张开要充分,钳夹要有一定深度,力度要适中;⑥对于止血失败的患者,应建议转外科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我们认为,内镜下钛夹治疗杜氏病出血方法简便,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图1 胃体喷射状出血

图2 钛夹止血治疗后

[1]Soeda A,Mamiya T,Hiroshima Y,et al.Collagenous gastroduodenitis coexisting repeated Dieulafoy ulcer: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collagenous gastritis and gastroduodenitis without colonic involvement[J].Clin J Gastroenterol,2014,7(5):402-409.

[2]Jeon HK,Kim GH.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Dieulafoy's Lesion[J].Clin Endosc,2015,48(2):112-120.

[3]郭广洋.杜氏病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医学信息,2014,27(3):479-480.

[4]Shin HJ,Ju JS,Kim KD,et al.Risk Factors for Dieulafoy Lesions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J].Clin Endosc,2015,48(3):228-233.

[5]陆盛伟.内镜下黏膜内注射联合钛夹钳夹治疗Dieulafoy病20例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7(26):26.

[6]徐显林,张印,刘翠青,等.内镜下钛夹治疗Dieulafoy病出血的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1):46-47.

[7]Dalar L,Sökücü SN,Özdemir C,et al.Endobronchial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Dieulafoy disease[J].Respir Care,2015,60(1):e11-13.

[8]邓全军,李永芹,谢立群,等.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纤维蛋白胶治疗Dieulafoy病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2):1212-1213.

R573.2

B

1671-8194(2015)29-0170-02

猜你喜欢
杜氏胃体球部
杜氏盐藻应对低渗胁迫的研究进展
古代家学的“三观”教育智慧及其当代资鉴*——以明清滨州杜氏家学为例
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价值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CT表现
《周礼疏》中“河南缑氏杜子春”考
一饿就胃痛其实也是病
内因子及壁细胞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胃炎1例及文献复习
超声胃功能检测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温度计为何能显示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