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段说明文教学的“三部曲”

2015-10-27 01:39侯坭玮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三部曲说明文整合

浅谈小学中段说明文教学的“三部曲”

文/侯坭玮

摘要:为了让学生领会说明文的特点和学文方法,我在教学中利用整合,开辟 “说明文”单元;采用不同的前测单,以此把握教学的起点、重难点;学文后,借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说明文;整合;前测;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14-01

《语文课程标准》明文指出: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再加之学生进入中段,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自主能力,理应对说明文有一定的了解。通观小学中段教材,一共有四篇说明文,除一篇在第六册外,其余三篇都分布在第八册。为了让学生对说明文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于是我在中段说明文教学中尝试采用“三部曲”教学法。

一、用好教材、大胆整合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科书不过是个纲领,是宾,真实的事物才是教学的材料,是主。他提出了“教材是例子”的著名论断,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课本只能当工具看,当手段看。”显然,我们应该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语文课标》也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完成模块之间的整合

我在中段教学中发现:同样是说明文课文却被“主题”不同穿插在了不同的单元。在北师大版语文中段教材中一共有四篇说明文,分别是三年级下册的“可爱的小生灵”主题单元中的《松鼠》,其余三篇在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八、九单元,“手”、“舟船”、“太阳”这三个主题单元中,为了便于学习同类文体,我把这四篇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说明文”单元,从而达到模块之间的整合。

2、对单元内的课文进行整合

从北京“玉泉”语文我们可以看出,单元内的课文应该紧紧围绕单元目标来安排,课文分布可以是:精读、讲读、略读、自读。层次清晰,循序渐进,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整合也要求要有层次和梯度。《手上的皮肤》一文要求了解手上的皮肤的特点和功能,把握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太阳》一文把握说明顺序,知道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沙漠之舟》一文感知动物构造和功能的统一关系;《松鼠》一文了解松鼠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于是我把前两篇定为精读,第三篇为略读,《松鼠》一文为自读。这样的整合,既体现了梯度,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掌握说明文的学文方法。

二、巧用前测,把握起点

“前测”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前测方法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细心研读,精心设计前测

学生学习起点非零,任何学生学习任何知识之前,头脑里都不是“空”的,都有他们原有的知识、经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明确学生已经知道什么,依据学生的学习经验、认知规律、认知水平等,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

“说明文”单元虽然是新开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零起点。在学《手上的皮肤》一文时,前测单的内容是从手的特点和功能方面来设计;《太阳》一文的前测内容则定为说明方法的识别,通过有梯度的整合,从不同课文侧重点不同来设计前测内容有助于把握学情,有效设计教学。

2、根据数据,把握教学的起点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在学习了《手上的皮肤》一文后,学生了解了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熟悉了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学习《太阳》一文之前,前测单的设计主要是对说明方法的测验,发现有87.5%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能准确判断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只有5人,占15.6%,由此我确定本课在学习时,重点学习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根据前测数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控。这样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重复,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借助导图,形成体系

达尔文讲:“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方法意识,关注方法指导,孩子们就会越学越会学,越学越聪明。”于是在学完说明文单元以后,我借助“思维导图”,以此让学生梳理学文方法和说明方法。“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的结构类似于大脑神经元网络分布图形,往往是从一个点或者一个关键词入手,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扩散开来,最后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又不断延伸的脉络结构图。

1、尊重个性,构建思维导图

教师应该创建一个开放、民主的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教师要善于发现。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彰显个性。学完本单元,我尊重个性,让学生自由构建思维导图。以“说明文”为核心,以四篇说明文课文为次主题层层分级,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形成系统,为后续学习说明文打下基础。这样不同的学生选择的思维导图的基本图形不同,线条各不同,颜色更是五彩缤纷。

2、有效合作,优化思维导图

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发挥团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重要的是它把学习的主动权复归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个性的思维导图画好后,鼓励孩子到讲台上对自己创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分享、讲解,老师和同学共同进行点评分析,取长补短。同时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学生向更深、更多的主题层次发展,通过合作,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导图。

(作者单位: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参考文献:

都玉茹.《回到常识:探寻课堂教学之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4-175

猜你喜欢
三部曲说明文整合
说明文阅读专练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