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7 01:39邓丽蓉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理念初中英语

简析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文/邓丽蓉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的打破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垄断局面,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生为本,学生自学”的合作学习精髓逐渐的被越来越深刻的理解,教学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课堂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理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25-01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要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于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通过合作的形式,不仅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全体互动,交流式的学习,而且还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学科和项目的教学中,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非认知品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合作学习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是对课堂互动模式的反思。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多半被视作是信息的传递过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充当着信息的发出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充当信息的接收者。而合作学习,则是一个多项互动,交流信息的过程。师生,生生,共同参与,多边互动,从而共同掌握知识,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2、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对学生学习情感色彩的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于英语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有了积极的感情色彩,才能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从而愿意学并能努力的学好,这也就是合作学习的假定: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感,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满足学生个体的内部需要,并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具有情感色彩。

3、合作学习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对于师生关系的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亲其师,信其道”,合作学习更加关注教师与学科之间的连带关系以及师生之间“指导与参与”的关系,提倡教师最好“导演”,学生扮好“演员”。

4、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形式--对于传统教学形式的反思。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单纯依靠教师授课的形式,而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是“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授课→小组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

5、合作学习立足于多角度,多目标和多尺度的评价--对于“以分数论英雄”评价方式的反思。“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合作学习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这也就要求教师不能将学生的评价着力点放在成绩上,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提高和进步,只要是比过去强,就算是提高,就算是达到了目标。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1、合理安排组员,增强学生合作自信。

合理分组是有效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的组建,人数上一般以4到6人为宜;组员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等,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在组长的选择上,一般考虑成绩优良,学习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合作精神强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组员的合作能力以及组长的管理能力。组长的职位,也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尝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和参与信心。

2、小组合作预习,提高学生合作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降低课堂教学的负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精神。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入初一,我便先简单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了分组,要求他们在课前做好小组预习,课上,再由各个小组轮流完成预习问题。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给予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学生们对于课前预习越来越积极和投入,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3、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探索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于某项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件事情的探索过程中来。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只有对合作学习产生兴趣,才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笔者以为,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合作兴趣的有效策略之一。例如,“Where is it?”的教学时,将全班的同学分为8组。4个组的学生,收集几张bedroom的照片。在课上,收集照片的组,相互交流并用英语介绍照片上各个东西的所在位置,而另外的4组学生,则负责听其他组学生的讲述,将听到的位置关系,画下来。最后进行对比。其他的同学,有帮助的,有监督的,有检查的。教师则在一旁认真观察每一小组的活动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

4、注重组间竞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进行组间的竞争,是激发每一位学生认真学习的好办法。在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会像往常那样自顾自的学习,而是选择帮助其他成绩差的组员,从而得到整个小组的提高;成绩差的学生,也不会像往常一样“破罐子破摔”,而是会考虑到小集体的荣誉,而选择更加主动的,努力的学习,不给自己的小组拖后腿;这样,既能产生互帮互助的好作风,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学生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对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内容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合作,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青藏铁路花园学校)

参考文献:

蒋晓玲.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2002.

李红梅.论合作学习中教学角色和形式的转变.继续教育研究,2004.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理念初中英语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