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7 01:39马玲,林丹丹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游戏

浅谈游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文/马玲林丹丹

摘要:汉语言学习属于相对偏难的学科。在对外汉语课堂中,适当的游戏活动可激发外国留学生对汉语课堂的学习兴趣,习得汉语的知识和技能,并且了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水平提高。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游戏教学

作者简介:马玲(1990—),女,辽宁省大连市人,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66-02

随着汉语在国际的传播和影响越来越大,吸引了大批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起步较晚。与其相关的研究都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当中。而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对的研究也比较少,还不够系统完善。

由于受到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留学生大多属于思想独立,思维活跃,创造性较强的学生,加之汉语素来被留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的学科,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中规中矩的课堂模式可能会限制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忽视了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对其学习汉语的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创新出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吸引留学生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是区别于一般普通的游戏,普通的游戏注重的是“娱乐性”,而在课堂教学中,“游戏”起到的是辅助性的作用,是促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汉语,同时能够帮助学习者自觉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工具。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定义

曾健曾在《游戏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到:“游戏(语言),广义上指二语或外语课堂教学中一切有组织的语言活动; 狭义上指在二语或外语课堂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趣味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内容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活动”。课堂游戏应属于游戏的一种,而此游戏非我们常说的游戏,需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国学生的性格,更要结合留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将“学”与“玩”相融合。尤其对于成人,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开展专项语言训练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对语言错误和知识盲点进行讲解分析。

二、游戏教学的优点

活跃课堂气氛,做到劳逸结合,提升学生汉语的学习兴趣,在做中学,以学生和课堂活动为中心,提升学生汉语的学习兴趣。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学生习得的问题,避免了刻板严肃的批评方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全方位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也能够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和改进,使得学生能够敢说敢写,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语言的交流能力。同时,也能够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对课堂的设计进行修正、改进。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从而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三、对外汉语游戏教学法需遵循的原则

(一)灵活性和针对性

游戏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年龄(幼年、青年、成年)、语言学习程度根据初级、中级、高级的水平,选择适合的游戏内容插入到课堂教学中,不能以偏概全,用适合儿童的游戏套用在成人的对外汉语课堂中,针对初级学生的内容让高级学生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游戏的选择也需要“因材施教”。

(二)简单性和适用性

对外汉语中的课堂教学,为了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教师要挑选游戏过程不繁琐,能够在学生的注意力范围内,如果流程相对复杂,内容较难,只会消退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在课堂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理解规则而出现游戏错误,也会使得课堂的气氛尴尬,可能在下次游戏过程中学生很难积极的参与进去。

(三)互动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因此游戏教学法就需要调动班级所有留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通过合作和竞争的方式,既能够展示各个国家学生不同的个性也能够凝聚班级学生的团结,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地区的差异和分歧,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与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带动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去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法还需要遵循创新性、目标性、趣味性、实用性、交际性等原则,这些原则相结合会使得相对枯燥的语言学习充满了乐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四、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游戏类型

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游戏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划分结果。下面根据语言知识和课堂类型的标准列举出一些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可以进行的小游戏。

(一)语音教学的游戏

卡片游戏:教师将顺序打乱,分发给学生声母和韵母相应的卡片,当教师说出一个读音,例如“yuan”,有声母“y”和韵母“u”、“an”的学生将卡片举起。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也强化了学生的拼音,可根据学生深入的情况加上音调的训练。

绕口令:百度百科中解释相对全面,绕口令是指我们国家汉族传统的语言游戏,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的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绕口令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因此绕口令是语言训练很好的素材。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这个简短的绕口令却训练了留学生在语音部分的难点,即平翘舌的区分。通过游戏、比赛,看看哪个学生说得又快又标准,也可以对学生读音是否准确,对声母、韵母的发音、平翘舌的辨别以及声调发音是否标准做出判断。

(二)汉字教学的游戏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听”“说”“读”“写”中最难的一项,教师不能只注重让学生对生字的死记硬背,对外汉语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些小游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汉字,让学生加,减笔画,或者添加部首,例如:教师写出“日”字,让学生给“日”加一笔或者添加部首,学生可以写出“旦”、“旧”,“白”,“甲”,“申”,“电”,“田”等字,并将拼音标上,这样学生一举多得轻松愉快地学到了很多的汉字,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或者课后可以复习和加深对汉字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挑选教学中的汉字会出现的错别字,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判断,并将错误的汉字改正。例如:“男”字,上面的结构不是“田”字,而是一笔下来的“丿”;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学习了汉字,而且规范了留学生学习汉字的笔顺,这是在课堂教学中值得推广的。

(三)口语教学的游戏

口语学习是与留学生日常生活中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它的实用性决定了这门课程受到了留学生的重视。在口语课堂中,游戏的设置既会让学生融入到课堂的活动中,也会使得学生的口语学习在潜移默化地锻炼中进步。而口语课堂中的角色扮演,则是对外汉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教师创设逼真的实际环境,比如去饭馆吃饭点菜,去银行兑换人民币,在旅游景点当导游、到中国的朋友家里做客、打电话等等,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角色扮演,使得学生身临中国式的思维环境,掌握同等语境下的各种表达方式,亲身去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所有学生都在说,都在读的情境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其口语交际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口语教学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局面,使得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

教师也可针对教授的知识随机进行一些小游戏,学生学习数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环境适当在课堂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

五、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力和洞察力。

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属于一种辅助性的教学,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要适当的掌握游戏的时间和程度,定量、定时的运用游戏教学。因此,游戏的时间过长、内容过多,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时间也不宜过短,否则达不到教学预期的效果。而同一项游戏出现的次数过多会导致学生出现厌烦心理,会认为语言知识学习的时间太少,会对教师的能力和课堂的掌控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就要求教师要拿捏得体。

在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语法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游戏的以达到强化的作用。之后,教师要根据系统的知识点和学生出现的错误,对语法点进行归纳总结,使得学生对知识点得到了再一次的强化。教师是课堂的支配者,这就需要教师调动、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促进留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尽可能的让整个班级的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避免游戏的形式过于简单幼稚,否则只会起到阴差阳错的效果。

教师最好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素材,转变多种不同的游戏方式,并且能考够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游戏任务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挑战性和启发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游戏在对外汉语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控制课堂的纪律。留学生未必能够理解中国式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在游戏前告知学生课堂的规则和纪律,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才能保证井然有序的对外汉语课堂。

游戏教学发在课堂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可以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反思,更能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曾健,游戏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湖北成大教育学院学报,2006(3)61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游戏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