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实施“四段式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5-10-27 01:39冯志辉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项目化机械制图兴趣

《机械制图》课程实施“四段式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文/冯志辉

摘要:《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下滑的趋势,没有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本文先从造成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着手,依据“四段式”项目化教学理论及职教理念,对专业特点及教学法、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四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有一些具体实施,总结经验,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四段式;项目化;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59-01

一、研究背景

《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识图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职院的各位老师共同感觉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下滑的趋势,学生画不出合格的图,也看不懂普通的零件图,没有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据调查,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①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存有职业歧视,职业教育难吸引人,即厌学情绪比较严重。②学生普遍存在制图的预备知识不足,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弱,加之制图课程练习作业多,任务重,故对制图课程缺乏信心和兴趣。③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善与提高。部分制图课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理论依据

“四段式教学理论”是德国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是引导、监督者。

美国著名心理学及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由此根据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理论”,项目教学的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征,设想在《机械制图》中运用“四段式项目教学模式”,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究与实施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以及人的认知规律,利用四段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将知识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合一,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沟通,合作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对一些员工的实际要求。充分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即项目一“点线面”--项目二“平面立体图联想”--项目三“零件表达+零件识图”--项目四“装配图表达+识图”。

1.专业特点和教学法的研究。①依据职院开设的专业如机电、模具、数控等设置教学要求。②教学方法适当变化,尽量运用多媒体、AuToCAD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少讲多问,结合实践内容说明理论。

2.教学环境的研究。建立一个大的一体化制图教室,里面设有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学习型的桌椅,黑板。教室四周布有模型陈列柜、零件陈列柜、部件陈列柜、测量仪器及工具柜、资料柜(技术手册、工具书、挂图等)。它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并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3.教学内容研究。一定依据专业要求、技能抽考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个任务。如机电是电梯方向,制图就得加上土建制图内容。零部件的测绘就测绘技能抽考的零部件。

4.制图课程“四段式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第一阶段:触发兴趣,操作实践。建立直观形象思维的感性阶段。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兴趣。

a、新课引入利用微课。微课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不仅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图片、影像、动画等方式相结合展现在课件上,还可以配以声音、颜色变化突出难点,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接受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使枯燥乏味课堂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其次,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活动效率。

b、讨论查阅资料利用空间。空间里有学习所需要的大量内容,培养同学们自学能力。

c、动手实践。拆装部件,培养动手能力,毕业学生所画图纸展示,增强信心学好。教学做一体。

d、CAD软件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CAD软件与《机械制图》的教学已经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是组合体、装配图等内容,可以使用三维CAD软件建模,一些比较复杂的组合体的内部结构进行展示。

第二阶段:突出重点,看书讨论。提出本次课的任务,结合练习实践活动建立立体图转化平面三视图的联想空间阶段,提供多媒体视频,空间课程资源等作为学生课后的补充资料。带学生工厂现场观看。

第三阶段:对比研究,质疑指导,认识本质特征,系统把握零件表达方法特点的深化阶段,同时,加入零件组成元素(如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第四阶段:师生归纳小结,巩固提高,运用制图知识,分析解决装配图表达和识图实际问题的发展阶段。

教师在此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把学习者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帮助学习者组建学习小组。在学生有困难、有疑问时提供帮助。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反馈给学生。而传统的讲授法教师是主体,过程是:讲授—示范小结--模仿练习--纠错—讲评--复习巩固。

四、教学效果

以上机械制图四段式项目教学,1、教师首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拔,其次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最后需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2、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相互学习。3、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不局限课本内容,加强拓展和生成性学习,学习方法的渗透,因此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项目化机械制图兴趣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