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5-10-27 01:39曹艳平,段慧兰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会计

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曹艳平段慧兰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明确了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并分析了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点,而事实证明,该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高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64-01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职业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ZJJX12ZZ014》的阶段性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端会计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会计教学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思想及观念,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这就要求改变传统会计学科教育思想,突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分离界限,实施会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成为了广大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课题。

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思想长期存在于高职业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这就出现了实践教学体系还有待完善、技能实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实训教材建设较为滞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等问题,直接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差,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弱,会计技能水平较低,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强化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在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中做,学中做,教学做有机结合,能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效的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基于教学实践出发,遵循“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一体化职业教育理念,尝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为高职会计教学探究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类似于英国的BTEC教学法和国内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本质上就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其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结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进度,理论教学主要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二是职业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不仅可以理论知识内容为起点,来应用于实践操作,也可以生产实习为前提,再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实际技术相关问题进行辅导,从而实现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和相互发展。

高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与脑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与做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学与做相结合。具体而言,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从而改变传统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主导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即在课堂或校内模拟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而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充分利用企业实际工作场所及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说,为了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界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将“能力本位”的教学原则融入到会计教学中。当然,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也是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另外,理实一体化教学也可为高职会计专业双证教育模式的应用提供保障,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中纳入职业资格标准相关要求,当学生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并考评合格后,即可获得国家认可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步入岗位奠定基础,提高职业能力和就业率。

二、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相比,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呈现出更多的特征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用性更强。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践教学总体比重,有效的融合和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教学,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可参与企业工作实际,学生可亲身体验工作环境,亲自动手参与相关工作流程操作,并可学习一些实际工作经验,这是校园学习所无法获得的,所学的技能能学以致用。

(二)技能性更强。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能力本位”出发,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不仅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还通过实践来深化理论知识,在提高学生会计专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还不断优化学生会计知识体系。

(三)教学效率更高。由于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有机融合了理论与实训技能教学,根本性的解决理论与实训的分化问题,从而缩短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迁移的时间,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整体效率,当然也增强会计专业人才塑造质量。

(四)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还可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更新知识,还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五)教学条件要求更高。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践技能教学所占比重,这就要求更新和完善教学硬件条件及设备,为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功效发挥提供坚实保障。

三、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通力协作,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教学效用,具体而言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会计工作所需知识和能力为依据。课程模块的选择、课程内容和标准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展开,都需要有企业的深度参与及配合。该课程模式的建立和实施,也必然是一个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及发展的过程。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过硬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熟练的实践技能,还要对会计职业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拥有理实结合能力。另外,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复合型专业教师,这就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对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增强个体师资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整合能力,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专业师资保障。

(三)对接行业企业标准,结合国家资格标准,修订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的总体规划设计,要在对职业工作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精心筛选教学内容。以会计专业技能为核心组成教学模块,并参考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相关内容及要求。而且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系统性、开放性原则。

(四)完善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训条件

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重要教学场所,同时做到生产性和教学性兼顾、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并重。要选择典型、与企业同步的设备用于教学要并建立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及企业资源。

(五)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调整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两组关系。理实一体化课程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整合成一体,学生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及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得到提高。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正确定位角色,探索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和有效方法。

四、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和检验,事实证明,取得了以下较为良好的效果。

(一)“理实一体化”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并受到教师青睐。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可发掘和探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有机结合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能力,并相互促长。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总量,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受到了教师的普遍支持和认可,教师在教学中能效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二)“理实一体化”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实训效果。由于“理实一体化”的开展,增加了“实战”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手脑结合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整个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能推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实践技能训练,与传统教学相比,较为明显的改善了实践训练效果。

(三)“理实一体化”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并增加学生成就感。“理实一体化”教学更注重实用和实效,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学生为了检验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倾向于积极的取得各种国家认可的会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还巩固了知识应用技巧及能力,并获得了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更为主动的去学习会计专业相关知识及技能。

(四)“理实一体化”增加了会计技能竞赛所获荣誉,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整合为一体,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勇于实践、积极前进、不断创新,在各类会计技能竞赛中获得了更多的荣誉。

五、结语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能为高职院校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助力,但高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由于该教学模式还处于一个初期的推广应用过程中,这就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考虑高职学生特征,联系社会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应用、总结和改善,以保证高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作者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孙志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研究与设计.教育与职业,2012,(14).

周志红,史新浩.高职会计专业理实教学的逻辑搭配与模式重构.教育与职业,2012,(20).

朱运利,虞未章.高职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9).

吉智.高职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0,(9).

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蒋湛波.高职会计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邵丽,史新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齐鲁珠坛,2012,(8).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会计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