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2015-10-27 01:39袁颖,程荣旺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发展创新网络文化

浅谈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文/袁颖1程荣旺2

程荣旺(1986-),女,重庆人,讲师,硕士,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正在逐渐的影响着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内心的情感世界,这就给高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网络文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带来了契机的同时,也影响着德育工作正常的开展。因此,必须将网络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解决两个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创新。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德育工作;发展创新

作者简介:袁颖(1986-),男,重庆人,硕士,重庆三峡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71-01

现阶段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失的部分,它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高校作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因此,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合格的国家接班人,那么就必须及时解决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网络文化的界定

对于网络文化,早就被人们接受,但是很多人对网络文化的概念不太清楚,并且在学术界,并没有对网络文化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网络文化的界定有两种观点,(1)从网络环境看,网络文化主要是技术、文化的载体,对于传统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形式;(2)从文化价值的角度看,网络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由不同的文化结构、特性组成。总体上看,网络文化是技术、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平等、无中心文化载体,因此,在分析网络文化过程中,要从内涵、功效两个方面进行。

2.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2.1大学生思维方式受网络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

网络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变的发达,但是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却减弱。由于网络文化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尤其在网络游戏和视频严重刺激着人们的视觉感受。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因素,很多时候不愿意动脑去考虑问题,追寻事物的本质,如果时间过长,就会使人们过分的依赖网络信息数据,而忽略了实践才是真理的道理。

2.2大学生的道德法规观念逐渐弱化

现阶段国内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因此,网络环境的约束主要取决于网络的内部结构和网络使用者的自觉性和道德谴责感。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网络文化的信息自由传输性,有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会在网络论坛上发表过激的文章,将道德法规观念抛于脑后,从而影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2.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障碍

由于网络世界的信息十分丰富,且具有自由平等和信息传递的隐秘性,导致很多大学生对网络世界开始迷恋,逃避现实,不愿意与人接触等心理障碍。现阶段把痴恋网络的人群称为网痴、网虫,这些人群由于过分的迷恋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以及网络聊天等,导致个人心理受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3.加大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工作

3.1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具有透明、公开等特点,网络文化在汇集各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它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导致大学生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因此,高校要全面认识网络文化的优缺点,把网络文化的精华部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些优秀、健康的网络文化。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学术交流平台,把一些最前沿的学术观点引进网站,以先进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让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上先进文化的同时,正确的对待国家的传统文化,要不断的开发德育信息教育资源,把优秀的传统德育文化传入到网络中,使大学生在网络里,能够不断接受正能量和先进文化的熏陶。

3.2加强网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可以建立一支具有先进理论教学水平和有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队伍,能够有效的掌握网络的宣传,确保先进的科学理论、优秀的作品、正确的社会舆论等牢牢的占领着校园网络这块阵地。高校要发挥“两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丰富两课教育的内容,强化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从而正确的处理网络道德问题。高校还可以举行相应的网络活动,例如,网络歌手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等,组织网络知识讲座,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课,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3.3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出现过失网络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对网络法律法规有这正确的认识,因此,在校园内可以开设网络法律法规公共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使学生在上网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现阶段国内已经对网络信息技术方面制定了很多政策和法律,例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理》、《计算机信息国际互联网保密管理条理》、《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管理条理》、《互联网电子公告管理条理》等。高校可以通过“两课”教育和校园网站宣传,为学生教授网络法律法规知识,以实践的案例告诫大家,在上网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

3.4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盖面

高校要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树立开放式的教育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正确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加强集体教育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在网络上做侵害他人和集体利益;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意识,使学生能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理想,不把时间和经历浪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4.结束语

由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网络知识学习,并且注意施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保证国家下一代接班人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

(作者单位:1.重庆三峡学院;2.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潘丽华.浅谈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7,(06):163-164.

王玉萍.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浅析.广西轻工业,2007,(12):123-124.

猜你喜欢
发展创新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与发展创新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