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肖申克的救赎》老布的遭遇看“个体社会化”

2015-10-27 15:09华向娟
参花(下) 2015年1期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遭遇

◎华向娟

从《肖申克的救赎》老布的遭遇看“个体社会化”

◎华向娟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是一个次要人物,然而在其身上却隐含着一个重要问题——“个体社会化”。我个人认为,这一问题是造成老布悲剧的根本原因。

老布 遭遇 个体社会化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隐含多层哲理的经典影片,比如自由、希望、救赎等等,然而作为一个观影人,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其中一个次要人物“老布”的遭遇,他令人窒息的悲剧结局令我压抑到对主角成功救赎的兴致顿失。影片暗指他的悲剧矛头为“体制化”,但在我看来,这与个体社会化更相关密切。

老布在监狱中生活50年,晚年突然被告知获得假释。出狱后的公车上,那迷茫,无助,恐惧,空洞的眼神反映出一个残酷的事实:在监狱,朋友、地位、工作、尊严他都有,出了监狱脱节的生活让他无所适从。早已与外界完全隔离并自足于一种生活的模式,突然的改变引起他浓重的缺失感,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天生活在怀疑与痛苦之中。他不堪于此,于是选择了自尽。因为对于老布来说,出狱不过是到了一个更大的牢房。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其实,与其将其理解为对体制化的依赖,不如说这是人类个体社会化的自我要求。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而群体性是社会的一个最基础特征,这就决定了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与周围环境和谐沟通的需求。老布在监狱中朋友众多,还有一只捡到的鸟为伴,生活惬意而自在。然而出狱后一直保持独自生活,即使有工作和同事,但他所在的组织文化是相对封闭且枯燥的,缺乏感情的交流,对一般个体而言也许可以忍受,但对遭受“文化休克”的布而言却十分残忍。即使是刚刚出狱,还没有完整的社会化能力,但老布已经具有社会化需求了,一旦这种需求无法满足,对自身社会定位的不确定就会摧毁其自我认知和自尊,甚至狂躁绝望。

当个体已有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与社会要求不协调,对突变的社会环境不适应,其所处社会地位和担任角色发生极大变动时,“再社会化”就会随之发生。老师在课上提过,高科技充斥下生活环境的转变令她面临转变角色的困难,但虽然对高科技产品排斥,老师仍能有意识也有能力进行接纳,即“主动再社会化”,可悲的是,老布却是被“强制再社会化”,他无法跟随这紧凑的步伐。虽然社会具有整合、导向、交流、继承和发展功能,然而从老布的遭遇看,他一方面渴望被社会认同,另一方面又没有及时地完成这一再社会化的过程,甚至不得不以自杀的方式逃避这一命运。这不是老布的错,也不是社会的错。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观察。其一,社会化活动。监狱为获释犯人提供了融入社会的工作,但是这一作为制度行使,少了人情味,也淡化了真正的作用。个体的基本活动包括:掌握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老布年事已高,只能以笨拙的劳动帮助超市售货员打下手,无任何通过劳动自我实现、获得尊严可言;确立生活目标,培养价值观念,老布小到消费观,大到人生观均与社会脱节;认识自身社会角色,老布也没有真正地融入现实社会,角色感严重缺失;教导和学习行为规范当然也无从谈起。另外其生活领域相对单一,对于社会责任和义务无感,更主要的一点是他没有家庭,无法提供其进行个体内化和社会教化的平台。而这也就引出了第二个重要方面,即社会互动与家庭缺失。社会互动可以满足老布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功能,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但这恰恰是他缺失,甚至不愿尝试的。而家庭,往往是满足一个人情感需求的最主要场所,甚至是情感支柱,没有家庭对于一个刚出狱、找不到归属感的老人来说无疑是悲凉而危险的。最后,我们大体可将老布现象回归为“角色障碍”,即刚出狱时的角色不清,不知道自己社会责任和角色定位,到角色转化过程中发生角色停滞和中断,不安地继续完全陌生的生活,再到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心理、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比如上厕所还要打报告的细节),直至最终角色崩溃,这一角色冲突的极端表现形式是不得不以自杀方式退出角色。

老布的命运引人深思,社会化本身并没有错,当然更不能埋怨老布没能及时转变角色的行为。这个悲剧由一系列因素造成,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将社会化与个人和谐地结合起来,顺应社会发展,避免此类悲剧。

(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 陈天赐)

猜你喜欢
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遭遇
比“肖申克”更嚣张的反转
预防遭遇拐骗
“迟到城”里的遭遇
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多重主题
“祝遭遇各种不幸”
《肖申克的救赎》后,安迪的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人性与权力交织的现代监狱
揭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文学特征与宗教隐喻
肖申克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