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首要务实

2015-10-28 14:33赵连甲
曲艺 2015年7期
关键词:曲艺艺术

赵连甲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令我不时回想起所创作、广播和出版的那些反映抗日题材的曲艺作品,更难忘一同合作的那些曲艺作者、演员、电台编辑、曲艺评论家和出版界曲艺行家的热忱投入。如此艺术创作氛围,彰显出曲艺人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关注与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怀。

本人虽年至八旬,亦然在努力以新的理念提升原有认识水平。现就近来学习心得,连同界内桩桩往事和创作抗战作品的经历谈些自己切身感受。

一、爱憎于胸——源自生活的切实感悟

生活是创作源泉。我所写作品同个人经历、写作习惯及艺术追求,可谓息息相关。虽说日寇投降时我年仅十岁,但所受日伪压迫和奴役生活却让我刻骨铭心。

1937年夏,全面抗日战争打响了第一枪,那时我年仅两岁。全家由天津到大连作艺,谁想一年里母亲与小弟接连病逝。这件事对父亲的打击很大,他在悲痛之余边说书从艺养家糊口,边发奋学医要明白妻子的病因。那时,父亲收了一些徒弟,每天小师姐背着我听父亲说书,时常见到日本宪兵和伪警察满街抓劳工、到书场追查嫌疑犯。记得日本当局不断搞防空演习,一次查防空设施,我家门前沙子袋装得不够满,父亲便遭到毒打。后来父亲医道有成,在一处药房挂牌诊病,而日寇为推动奴化进程,命医生开药方改为“三联单”,并指定按日本规定的地名详细填写,即:“大连市西岗子富久町十三番地华洋大药房”。又出事了,父亲将“久”字误写成“九”字,当局以“反满抗日”论处,摘去父亲行医的牌子。老人反倒高兴,说:“我才不愿当这亡国奴呢!”到了1942年,时年七岁的我步入翠德学校读书,日本大搞奴化教育,中国人只许称自己是满洲国人。少儿上学,上午要学日语,下午方可学习满洲语。虽然日寇白色恐怖很嚣张,有首民谣却广为流传,大意是:“日本话,不用学(xiao),再有三年用不着”(1945年日本果然宣告投降)。更可恨的是,若在校内中国和日本小学生吵嘴打架,不论谁对谁错,挨打受罚的总是中国孩子。为此几个中国小学生忿忿不平,把一个日本孩子堵在胡同里,严冬时节硬让他用舌头去舔洋井铁笼头……就是参加了这次行动,我被学校开除了。

七八岁的孩子没学上,便过上了听相声、山东快书(那时称它是“说武老二的”),每天到处乱窜的“逍遥自在”生活。我曾壮着胆子到日本关东厅大楼里转过几趟;跑日本柔道场子扒帐篷缝儿看摔跤的;当缺吃少喝,净吃日本当局“配给”中国人的烂土豆子、橡子面儿时(野猪吃的食物,人食后排不出粪便),就和小朋友到海滩捡日本人一家玩海走后所剩下的紫菜饭团子(即寿司)、鱼糕、BI-RU(即啤酒)、洋羹糖解饿;有时还到码头的轮船上跟抬大筐卸海货的“劳力”蹭点吃的。

八九岁时,随父亲到吉林、辽宁从艺,听到评书名家张存孝师叔讲述被抓劳工,所遭受日军的种种迫害,真是骇人听闻。还得知奉天(今沈阳)号称“坠子皇后”的乔清秀被日本宪兵队迫害的消息;以及父亲的师弟吴庆安年前偷偷买了几斤冻肉,被警察局以“经济犯”问罪关进监狱。我给他送过被褥,后来得知那是日军专为反满抗日分子建造的“笆篱子”(牢房),建国后,又成了关押改造日本战犯的所在……

上述所闻所见和幼时的经历,听来琐碎杂乱无章,但它为我书目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生活基础。从书中设定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情节可以找到史料的印痕。艺术经过多层面的“包装”、“打造”、“提升”,所呈现的文本是生活的再现。而艺术再现生活,最为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感情是艺术的第一要素,是艺术的生命。富有时代特色的生活,充满艺术家真挚的思想感情,其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会获得相应的体现和认可。

二、舞台是验证作品水准的公平秤

习总书记指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如何出好作品呢?回想那些专业曲艺作家或演员出身的作者,他们素有一种意识——写曲艺主旨是为演员提供演出文本。故对说唱表演之作称为“台本”(又称“段子”),能说、唱、表又可供人阅读欣赏之作,尊为说唱文学的“样本”;对那种无法演唱不符舞台要求、只能作为发表所用的文本,称其为宣传品,或“读物”。而恪守“‘写就为‘演”的理念,势必要设法使作品在台上能站得住、叫得响,且通过实践演出,对预想与实效存有哪些缺欠、如何提高完善原有文稿,自然会找到充分的依据和信心。实际上许多精品力作,就是反复实践不断加工打磨成的。所以我说,曲艺精品不是写出来的,是演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曲艺被称作文艺轻骑兵,确实富有迅速反映现实生活之优长,其出品快,且不乏佳作涌现。例如我的良师益友已故作家杜澎(话剧名家)、李润杰和马季等,他们创作了很多传世名段,有的就是一夜之间完稿的。但我不觉得惊奇,因为他们长期注重生活积累,对曲艺特点、演员擅长、观众心理的全面掌握使得他们拥有深厚功底,尤其在选材、结构、人物和语言设置方面,无一不从舞台角度放眼着手。总之,他们以真才实学的功夫从事创新。正是受其影响,我曾明示自己:求快出新——要靠对生活切实的感悟和传统技艺的借鉴与发挥;要把案头工作同舞台需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舞台是验证作品水准的“公平秤”……在此意念运作中,为演员们提供了一些可作演出的保留曲目。

另有一类让曲艺“来得快”的行为,不顾艺术本质(以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哪管曲艺之长与其之短,却只图一次性演播活动的主题需要。缺乏艺术形象和特色的作品难以使人留有记忆,成了过眼烟云。严重的是受此躁动及功利至上等现象影响,使昔日曲艺让人喜闻乐见之“喜”气逐年减弱;同仁间畅谈作品结构、语言独到等氛围逐日消失;叫响的作品也越来越难得了,我曾自嘲地说:“我们曲艺太‘舍己为人了”(对当今曲艺现象之见,已于2014年11期《曲艺》发表过)。在曲艺“缺失了舞台艺术力度,降低了受众满意度”的状况下,学习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界内同仁无不深感亲切大受鼓舞,并一致赞同姜昆同志的倡议:“拿出好作品,请人民检验!”

三、求精与务实是曲艺创新的根基

求精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而突出强调“求精务实”的作为是曲艺创新最切合实际的问题。

以实例论证:十多年里洪灾、地震、风暴等灾难不断,抗争中不断彰显出我们的国力、党的威望和军民团结奋斗的精神,使之震撼世界。我们也曾创作演播了数台曲目,遗憾的是多数作品只具有时效性,能给人们留有印象可以传唱的作品较少。再回想1963年由李润杰老师创作演唱的快板书《抗洪凯歌》,虽时隔半个多世纪,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并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曲艺集》,真可谓杰人杰作。如何缩小上述差距呢?《抗洪凯歌》曾给了曲艺界诸多有益启示,我从中也学到不少知识,愿和朋友们谈谈心得。

(1)创新则必须务实。应当承认,任何文艺形式都有它的局限性。如上述与重大自然灾害斗争的题材,连同重大政治题材、政策性或专业化很强的题材,皆是曲艺创作难处理、难表现的问题。也是最容易流于概念化,充满豪言壮语的说教篇。李润杰老师攻克难点是由曲艺艺术本体出发——以扬长避短、小中见大、缩龙成寸的艺术功能,注重传统与创新而取得的成功。

(2)把准行笔的要点。由歌颂党政军民齐心奋斗大背景当中提炼典型事例,运用真切、新颖、生动的生活细节来加强艺术感染力;充分调动、发挥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以多色彩、多变化突出作品的观赏性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3)成品富有含金量。作者从艺术、生活本质特征认定,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书写人民战天斗地的必胜信念,这也是作品独到成功之处。从具体内涵分析,仅有十多分钟的一段快板书,其信息量之大在短篇曲艺里实属罕见。我所领会到的要点是:段子开头只用了14行形象生动的唱句,便将观众带进紧张的情节当中。

李老师当初说过评书,熟知各种书“扣子”,如此迅速切入故事的技法,界人称“开闸放水——拴扣子”。但这个段子不同于往常结构方式,在情节上不宜“一扣套一扣”去安排。其精心用真情实感纯朴的亲和力呼唤受众内心共鸣,更加让人们神情贯注,丝丝入扣。可以说丰富增强了传统说书的技法。

李老师说过相声,书中每个情节最后多是落到“包袱”上(同相声追求一样),值得称赞的是那些贯穿全段儿的“包袱”,皆同深化作品内涵和人物个性的需要结合而施展的。如颂扬抗洪大军必胜信心和乐观情绪,将堤坝嘈杂景物声效一气呵成——洪水咆哮、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蚊子叮、蛤蟆叫、蠓虫咬,“起名就叫全来了!”情节最后“包袱”——将此情此景形容成一台十样杂耍:“吹打弹拉说唱变练带舞蹈,中国戏院演不了!”

李老师学过西河大鼓,他将鼓书中“赞赋”类技巧也发挥到极致。如鼓书“风赞”——“这阵风,真不善,冷气嗖嗖乾坤变……”此类型“书赞”之难度,要求在辙韵使用上“平、仄”和“四声”必须一致(鼓曲前辈称它为“一顺边”)。而在快板书中,采取洪水自述的表现手法,使传统技艺得以创造性的发挥。

李老师还将山东快书、数来宝、快板等韵诵类艺术之长,包括各类唱法、词句格式、多种多样的板式均化为我用。人所共知,曲艺是以语言见长的表演艺术。李老师将书中洪水“拟人化”的那段情节表述,极具艺术想象力和生动、细腻、幽默等语言魅力,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且于通篇中融合了许多艺术表现手段和独特技巧,有“绕口令”、“五字联句”、“顶针续麻”(即字头连字尾)、“新旧对比”等方式方法……不难想象,一段快板书有如此众多技艺层面的含金量,怎能不成为经典。

诸如上述列举的经验不断被吸取和归纳总结,在我60多年创作生涯中,仅曲艺作品曾出版10部短篇曲艺选集,中长篇评书与鼓书9部,其中写抗战内容的短篇曲目有10余篇,中长篇书目居多,如下列书目:

中篇鼓书《老铁下山》(长篇鼓书《老铁传奇》第一部,与焦乃积合作),讲述威震北满的抗日联军英雄铁奎海,反日寇围剿,深入敌占区与地下党人配合作战,劫获日军物资列车的故事。

中篇鼓书《虎山行》(长篇鼓书《老铁传奇》第二部,与幺树森合作),续写抗联英雄铁奎海舍身入“狼窝”与敌周旋,营救24位亲人惊险情节。

中篇评书《舍命王传奇》(与幺树森合作),描写东北说书艺人王天鳌,不忍铁蹄下蒙受欺辱,同师妹、弟子与日伪抗争遭敌惨害,后在抗联组织引导下投入抗日洪流。

《宝光》(出版书名为《宝瓶奇案》),这部中篇评书描写清末河南陶瓷巧匠芦纯,烧成钧瓷珍品进京献宝,战胜东洋浪人三木一路追索,并揭露了昏庸官吏与敌勾结险恶嘴脸。不想时隔40年后,1937年日寇侵华,三木的侄子接着又演起掠宝的续篇。

中篇评书《双龙树下》(出版时名为《古瓶传奇》),是写抗战期间,伏牛山麓一乡间老货郎郑天和(党的地下交通员)同日军所谓学者坂野一田展开一场文化掠夺和反掠夺的殊死较量。

五部中篇书目,共计49回(每回播出时段为30分钟),约50万字。而这些不同于由小说改编的新书,均为原创书目。作为书目作者,若论切身感悟确实有的可说。这些作品皆遵照前辈所传“说书立人”的规矩,注意到写抗战的书“笔随谁走”的问题。书中主要人物就有了铁路工人出身的抗联战士、地下党员,走南闯北的说书艺人,祖辈烧制陶瓷的窑工,山乡挑担儿的老货郎,以及疾恶如仇的老中医、不畏列强爱国女学生和申张正义卖饸饹面的姑娘等,这些最基层,最普通的劳苦大众,他们属于这场人民战争主力军的一部分。同时又很注重说书要“说活人物,讲透生活”等技艺追求。应当承认平民生活风貌更具时代特色,反映人民所熟知的历史事迹,更会引起受众内心共鸣。也许那几部书适合了人们的心理,成为一批长期演播的书目。例如《宝光》一书,曾编入央广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特别节目”,直至2012年7月再度播出这部长达500多分钟的中篇评书。而30年前所发表的作品,在抗战胜利70年的时候仍被人作为考究历史的资料,此举给予我和那些合作伙伴们莫大的欣慰。

猜你喜欢
曲艺艺术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齐心聚力 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曲艺学科发展
纸的艺术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从健康曲艺生态看曲艺学科建设的紧迫性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