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邦:送你一片皎洁的月光

2015-10-28 14:18陈蕾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刘庆邦神木朴素

陈蕾

熟悉刘庆邦是从《凭什么我可以吃一个鸡蛋》开始的,那是一篇威人肺腑的文章,朴素的文笔将母亲在困难时期对孩子的疼爱写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动容。之后在各大报刊经常看到他的文章,朴实无华的言语却极其感染力,读后心中总有一种难言的情愫,是慨叹,是同情,是威动……(编者)

作家档案

刘庆邦,著名作家。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高高的河堤》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

他是中国作家中的“异数”,多年来坚持以“人与自然”为母题进行着现实主义写作。其作品可以划分为乡土和矿区两大题材,这是通向他记忆深处两条幽深的隧道,一条被他命名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条则沿着相反的方向延伸,被命名为“人与自然的抗争”。他的小说《平原上的歌谣》和《红煤》,便分别是这两种题材的代表。

刘庆邦喜欢反复阅读自己的作品,他说:“有时候我会被自己感动得哭,被眼泪辣得读不下去……重鲜血不重眼泪是不对的,真正悲伤的时候,眼泪也许根本流不出来。人们总希望看到那些浓烈的东西,其实那些浓烈之底隐藏的,依然是朴素。每个作家在生命深处都是悲凉的、悲痛的,作品都是表达作家脆弱的感情,真正好的作品,它应该是柔软的。”

猜你喜欢
刘庆邦神木朴素
项苗
神木有石峁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隔离朴素
骄傲的0票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刘庆邦出版长篇“日记”《我就是我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