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5-10-31 03:22王定权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1期
关键词:灌注桩桩基注浆

王定权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50002)

解析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王定权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550002)

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质量及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其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其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应用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全国经济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为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注浆技术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更好的确保工程的质量,许多项目采用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减少其变形情况的发生。因此,对于注浆施工技术一定要保持高度重视,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做好养护工作,确保注浆施工技术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1.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简介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从诞生至今,已经经过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该技术的独特性,许多施工企业均采用了这一技术,建筑工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就是正确的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漏皮或者漏渣等问题时有发生,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技术,同时还可以提升桩基的综合承载能力,避免桩基出现沉降等问题。由此可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一方面既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对于保障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2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作用

(1)桩基沉渣、泥皮的现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够合理地控制此类问题,同时将桩基承受能力显著提高,从而减少桩基的沉降量。

(2)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够节省大直径或者超长桩的施工材料,减少相对桩径,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同时能够合理地应对路面地质土层,降低工程的难度,缩短建筑工程的周期。

(3)灌注后注浆施工技术使用范围相对较广,不同地质的土层或者中强风化的岩层都能应用这一技术,相对于其他灌注技术,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

2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要点

2.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工艺流程

施工流程:注浆管以及专用阀门制作→随钢筋笼下放注浆管→桩体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冲孔注浆→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后结束(简易流程如图1)。

图1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简易流程图

2.2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工艺

目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有以下几种工艺:

(1)在钻孔孔底设置注浆室。采取这一工艺时,需将钢筋笼下放到桩底。由于这种工艺相对复杂且成本相对较高,国内很少使用这一工艺。

(2)当灌注桩成孔后,在钻孔内设置注浆管,并在注浆管的下端设置出浆口,用胶带、橡胶膜或塑料膜将其包住;保证出浆口的位置要比钻孔孔底高出300~500mm;在使用混凝土灌注之前,先将碎石或块石倒入孔底,并没过出浆口,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灌注。

(3)在钢筋笼上固定好注浆管,采用单向节流阀,保证出浆口在桩底土中300~500mm。由于使用了单向节流阀作为浆口,在采用此工艺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且注浆时浆液不会回流,压力相对稳定,注浆效果明显,注浆成功率可达97%以上。

2.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使用的空间较为广阔,该技术不受地质条件等限制。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往往会受地质的限制而不能使用,该技术不存在这一问题,通过对近些年来该技术的使用情况了解发现,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桩基出现泥皮以及沉渣都问题,有效的提升了桩基的承受能力,通过对该技术的调查分析得出,在建筑施工中引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至少提升5%以上的承载力,这一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桩基的承载力,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最为有效的。

(3)在建筑工程中引入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采用合理的注浆设计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的建造成本,给施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具体设计方案如图2),特别是对那些桩基较深的工程最为有效。相对于传统的桩基技术来说,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能有效的减少桩的直径,将桩的长度进一步缩短,此外,对于较难穿透的土层也是十分管用的,有效的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缩短了工期,既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保障了工程的质量。

图2 注浆方案的设计

3 在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灌柱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工艺,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使用这一技术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为了加强企业及施工人员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中的认识,下面对这一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3.1注浆安装以及管道制作工艺

在建筑工程中,要想顺利使用这一技术,首先要将注浆管制作好,对于该管道的制作材料有着非常特殊的要求,通常是采用镀锌管,并使用无缝焊接技术将其进行焊接,保证其直径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制作的过程中,根据工程的特点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桩基较深,注浆管道长度要求较长,那就必须要考虑到压力的问题。在制作注浆管时,必须对结构进行分段进行,通常有三个部分:①注浆管中部直管;②注浆管端部花管;③注浆管上部带丝扣。每一个接口处都必须用胶带等包扎好,然后采用铁丝等将其绑扎好,避免在注浆的时候出现压力过大或者有缝隙泄漏出来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

3.2压水试验施工操作

工程灌注桩浇筑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压水试验,保证其在浇筑完成后的5d内完成,且必须保证单向节流阀和注浆管道是畅通的状态方可开展这一实验,此外,如果单向阀内有杂物,必须将其提前清理干净。在压水试验开展以后,如果桩的四周出现了扩孔、肿胀等情况,应当提前进行压水试验,这样才能冲开混凝土盖。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试验的过程中必须要详细而准确的记录注浆管道的畅通情况。

3.3注浆管道的下放和安装

在下放和安装注浆管道时,必须要保障每一节注浆管道能够准确无误的对接,必须连续进行焊接接口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漏洞。在整个安装以及下放程序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从而保障安装的连续性以及管道的密闭性。

3.4灌注桩注浆工艺

作为整个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灌注桩注浆工艺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因为其直接决定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否成功,因此,科学有效的操控灌注桩注浆十分重要。在开展这一工序之前,要综合评估相关的影响因素,因为任何一个因素都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规范地进行每一道工序,同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指标。

3.5灌注桩注浆条件和注浆参数

对于压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要求极高。通常是以压浆量为主,同时辅助于注浆压力;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等综合来考虑,进行注浆参数的计算。桩端如果是卵石层等材质,可以相对地增加压浆量或者压浆压力,将其作为灌注桩后注浆参数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之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十分先进且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地质的实际条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单桩承载力并且减少沉降量,有效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题,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和谐发展。

[1]廖春林.高层办公楼桩基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旬刊),2011(9):43~45.

[2]郑海鹏.灌注桩复式注浆施工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7):106~107.

[3]王志钢.试论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软土地基超长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5):118~119.

[4]彭罗生.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2(6):165~167.

TU753.3

A

1673-0038(2015)21-0037-02

2015-5-2

王定权(1965-),男,汉族,工程师,本科,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猜你喜欢
灌注桩桩基注浆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导水陷落柱预注浆治理
桩土滑移对桩基临界荷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