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湘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浅析

2015-10-31 03:22宋婷婷曾嘉莉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1期
关键词:羊山风光带滨江

宋婷婷 曾嘉莉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10)

金霞湘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浅析

宋婷婷曾嘉莉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10)

滨江风光带在城市的景观特色中起着代表性的作用。金霞湘江滨江风光带有着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为背景,她的建设为长沙的景观特色打造了又一张名片,她将被建设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光带,为湘江风光带景色锦上添花。

滨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资源

1 前言

2 项目背景

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湘江风光带位于长沙市湘江右岸,东达鹅羊山公园、秀峰山公园、母山公园,南抵三汊矶大桥,西临湘江与月亮岛、龙洲岛隔江相望,北至月亮岛大桥,全长4.5km,总占地面积22万m2。

本项目位于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内,设计由湘江风光带、鹅羊山公园两个部分组成。范围涵盖湘江大道以西、北二环至北三环段,景观带长4.5km,其中,鹅羊山公园范围涵盖芙蓉路以西、鹅羊路以南、湘江大道以东,紧邻湘江风光带。

图1 绿地分析图

图2 局部鸟瞰图

图3 总鸟瞰图

图4 局部效果图

3 设计目的

(1)本项目属于长沙湘江风光带北段,在金霞区政策和机遇的引导下,将湘江沿岸旅游风光带推向高潮并打造成为生态文化度假旅游的圣地。

(2)以保护生态为首要任务,将绿道、滨江带、鹅羊山公园合理结合起来,展现山地景观与滨水景观的完美结合。利用景观规划协调自然景观与公共休闲建筑景观之间的关系,以此保护和发展整个风光带的可持续生态环境。

(3)挖掘地方特色、承续历史文脉。通过合理的景观布局,展现湘江风光带独有的景色,打造“驻足金霞,品味湘江”的“滨江慢生活”。将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尚风光带。

4 景观生态现状调查与分析

4.1湘江风光带景观生态现状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6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的标本送检,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

金霞湘江风光带位于长沙市湘江右岸,湘江与捞刀河水域汇集的东北角,西临湘江,与月亮岛、龙洲岛隔江相望,东接鹅羊山、母山,与秀峰山辉映,南抵三汊矶大桥,北至月亮岛大桥,拥有集“三山、两河、两岛、两桥”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组合。

4.2湘江风光带景观生态构架及生态系统分析

“三山-两河-两岛-两桥”构成了整个湘江风光带的基础景观构架。

连绵的山脉、发达的水系、生态绿岛、人工桥梁、滨江线性公园、连接的绿道组成了一个全新而完美景观生态构架。

山体、水系、林地景观、绿道相互交融构成一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在提高风光带景观质量的同时保持了生态系统良好性。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使得景观在生态过程中能形成更好的生态格局。

5 景观规划理念及景观规划构架

5.1景观规划理念

“祥云印湘水,玉带串明珠”,优雅的青山伴着悠长的湘水,漫长的江畔,碧绿的玉带串起了一个个闪亮的明珠。动中有静,静中有雅,“驻足金霞,品味湘江”。我们的规划理念将赋予湘江风光带更靓丽的生命活力。

5.2景观规划构架

“一轴两带三中心”,“一轴”是沿南北向湘江大道形成带状滨江生态景观主轴。“两带”即是滨江绿道和水岸线沿江景观带。滨江绿道的延伸、水岸景观长廊构成了良好的两带视觉长廊。“三中心”分别是:鹅羊山体公园、滨江生态景观中心区域、湘江绿岛景观区域。

6 景观功能区划分

6.1滨江生命长廊

滨江长廊是处于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界地带。她的生命意义对于水域和陆地的生态链接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景观设计上要求合理布局,充分设计生物交换生长的介质和保证充足的绿量,以保持生态的平衡。

滨江长廊被设计为集“娱乐、运动、体验、展览、商业、科教”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滨水空间,设计思路以“活力瑞带”为灵感,将滨江长廊打造为活力动感的湘江风情带。设计在尊重滨水区特有的自然条件下,进行人类活动空间的合理设计,将滨水景观有机融入城市的整体景观之中。

依据湘江风光带周边环境及场地特性的不同,设计形成以生命长廊为主要景观引导线索的五个分区,展现长沙人文历史的生命历程,从南往北依次为“楚源凤台”、“古商昔今”、“历史礼赞”、“湘水风情”及“活力长沙”,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山水洲城”从古至今的演化过程。

6.2绿带萦绕

绿带萦绕是指的绿道景观。绿道是起到连接作用的生态廊道,它的存在为生物的运动和交流建造了通道的作用,增加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的生态修复和平衡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

在设计中设想将滨江风光带的绿道延伸至鹅羊山公园,以此链接两个不同的景观功能区域,达到互通互融的效果。在竖向空间的设计上,塑造了富有层次的阶梯景观,人们可以通过绿道进行骑行运动,让整个风光带更具活力特点。

湘江风光带中的沿江自行车快速通道设为景观绿道,绿道沿江的设计既实现快速观光通道与慢行观光走廊的有机分隔,减少自行车辆对步行者的干扰,又能提供集运动、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观景体验。设计以直接明朗的线条串连五个景观区,并且在滨江带的南段可承办中型规模的自行车比赛项目。

6.3鹅羊仙境

鹅羊山傍湘江东岸,是长沙城北区唯一临江的市级综合性公园。山体现状自然风貌保存非常完善,各种原生植物达46种,植物群落完整,可实施保护性开发。唐杜光庭著《洞天福地记》将其列为道教第二十二福地之一。

山体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保护性设计,再设计过程中不能破坏原始的植物群落,在一些相对不完善的区域进行修复性的群落设计,以保持和恢复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鹅羊山公园以道教文化为基础,以“飘逸祥云”为路径,重塑鹅羊八景,打造一个以“道教养生”和度假旅游的综合性山体公园。

7 景观质量的提升策略

7.1多面策略

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原生态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的相互交融。其中,原生态资源包含了“山脉、河流、森林”;地域文化资源包含了“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如果这些条件都能很好的相互交融体现在景观规划设计当中,那就能大大提升景观的质量。

7.2土地利用多元化策略

景观元素是多样性的,在景观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各景观元素的统筹、多样化、交融。这些景观元素包括:地形景观、水域景观、植物景观、建筑景观、道路景观、设施景观等。只有各元素能合理的布局、和谐的交融才能大大提高景观的质量。

8 结语

金霞湘江滨江风光带有着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为背景,她的建成将为长沙再铸新的名片,成为新的旅游亮点。滨江风光带的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丰富而复杂的工作。它涵盖了建筑、水域、山体、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一项工作。

[1]陈存友,郑伯红.上海宝山区滨江带开发设计构想.规划师,2003,5.

[2]王利光,葛幼松.镇江滨江景观带的旅游开发与建设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01,5.

[3]刘沛林,刘春腊,徐美.城市滨水风光带景观建设研究——以衡阳市湘江生态风光带为例.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TU986

A

1673-0038(2015)21-0023-02

2015-5-3

宋婷婷(1982-),女,贵州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羊山风光带滨江
福州滨江私宅
沿江风光带可真美
城市沿江风光带的公共性探究
芜湖滨江天际线
过古羊山
为挺进大别山打开通路
海南海口羊山荔枝种植系统的遗产特征与价值分析
长沙湘江风光带景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高新(滨江)区:打造“智慧e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