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趋势及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对比近两年NMC Horizon报告

2015-11-01 09:19孟晓娇张丽媛
中国科技信息 2015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课程

孟晓娇 王 凯 张丽媛

新技术趋势及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对比近两年NMC Horizon报告

孟晓娇 王 凯 张丽媛

本文试图依据近两年“NMC Horizon”的报告,探讨一些正在影响高等教育和图书馆的新技术发展趋势,总结新趋势对高校图书馆产生的影响。无论是新价值观的出现,还是教育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

NMC(New Media Consortium)是一个关注新媒体、新技术研究和使用的非盈利协会,其会员不乏世界著名的学院、高校以及博物馆,近20年来一直专注于学习、研究开发新兴技术。他们最著名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一份可能会影响到教育界甚至整个世界的报告,自2002年起每一年都会发布有关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博物馆领域不同版本的报告。技术领域的问题和高等教育的变化是相关的。作为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辅助部门之一,如果图书馆想保持其在新技术环境中的相关性,就必须积极参与到技术和方案的设计中,然而这些可能被视为图书馆传统边界以外的工作。

考察的信息技术

2013年、2014年NMC Horizon 报告(高校版)对照表(表1)中归纳了所考察的信息技术、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关键趋势,以及阻碍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挑战。2013年所考察的信息技术包括近一年可能应用的慕课、平板电脑;近二到三年可能应用游戏和游戏化、学习分析技术,以及远期四到五年可能应用的3D打印技术、可穿戴技术。2014年所考察信息技术中不同于2013年的有:近一年可能采用的翻转课堂和四到五年可能采用的量化自我、虚拟助手。这两处不同的地方恰恰对应了2014年里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关键趋势:整合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以及在线学习的演化。看上去并不相关的趋势往往具有同一个主题,会将它们自身结合为一个新的趋势,看似无关的趋势,实际上已经参与到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行动的创建中。

慕课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

慕课的特点

虽然已经有相当多针对慕课的炒作,毫无疑问它正在影响我们如何看待高等教育。虽然没有一个普遍意义上关于慕课的定义,大部分人认为慕课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1)是通过在线提供的;

(2)招生是开放的,意味着不需要正式的过程来验证学习的先决条件;

(3)旨在满足高入学率的学习经历。

此外,慕课提供的课程是强调专业技能的。虽然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慕课已经发展的非常迅速,即使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限制,但我们已经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中探讨慕课,学生也需要好的专业发展计划。由于技术本身固有的有效性,慕课在方便个性化学习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灵活、随时随地得学习、基于计划、真正的学习、学生驱动的学习路径、基于熟练/能力的发展/步伐”。慕课也为能教育工作者提供个性化的、可扩展的、灵活的学习,从事研究性学习时,慕课能够引导教育工作者设计他们自己的计划,选择学校或教室。无论以教学任务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慕课都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经验。正如NMC所指,个性化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课程)设计,是为终身学习而建立的”。

影响

Hoxby谈到慕课模式是未来教育不可避免的实质性专变。最终慕课可能成为一个破坏性的力量,特别是对于那些正面临越来越大预算约束下的信息机构。她认为,基于开放入学的模式能够通过慕课以一个低成本的方式来满足仅有一般教育需要的学生,而实际上这些课程却是由具备更高选择性和知名度的机构开发的。相反,这些机构会利用自己的慕课主要是来选择哪些受众不能获得面对面、高度专业化的指导。

在实践方面,慕课对于学生而言所需的花费更少,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更具吸引力。大部分慕课课程是基于课程和内容自由获取而建立的。但是,机构提供的这些显然对机构自身来说算不上一种可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联合高校提供免费的慕课,以“推广自己的品牌”或履行对公共利益的义务,强化了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因此也自然而然得存在于这些机构的考虑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转变:学生现在可以通过参加MOOC课程获得验证书。成本对于学生而言是适中的,而机构的整体收入在大规模受众的支持下是能够持续发展的。这将是一个双赢的情况,也会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与19所院校合作建立了“好大学在线”慕课高校联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也加入全球最大的“慕课”联盟。慕课中国、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华师慕课、超星慕课等网站也相继出现。也有一些地方性高校在共同开发自己的慕课,却称为“优课”而不愿意称为“慕课”。在这些课程和项目中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目前为止,图书馆的慕课课程和项目很少。由于慕课逐渐成为整体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教育机构也越来越依赖于慕课,图书馆必须积极的开拓自身在慕课教学计划中的角色,否则将会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变得无关紧要。

表1 2013年、2014年NMC Horizon 报告(高校版)对照表

翻转课堂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已在国外的中小学教育中早已成为一种课堂上增加主动学习的流行方式,也越来越受本科和研究生的欢迎。指导者提供在线视频演讲、阅读材料或者任务,使得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掌握这些内容,进而在课堂前提前完成。课堂期间,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完成的相关课程任务,或者对准备好的内容进行评估。学生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向同行组学习。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这种方法允许学生运用他们的新技能和知识在一个无风险,实验友好的环境里提前示范或解释,教师可以提供进一步的支持。整个班级呈现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会由同行或指导者提交。这样,所有的学生会受益于每个人的学习。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知识和技能的保留,提供高技术技能的学习机会,促进同行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进一步互动。

影响

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辅助部门,文献检索课是其实施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图书馆员可以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合作和指导,馆员的讲座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关图书馆及其资源,如何寻找同行研究的论文,缩小获得引文的范围。这类课程在传授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和评价能力的同时,着重让学生运用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整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中会使用不同的数据库,但是这种讲座缺乏互动,没有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准备了的同学也没有机会提问。馆员可以在课前设计相应的任务,引出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展示学生对科学依据的理解程度。比如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馆员的名字是什么?(2)描述三个图书馆账户?(3)PubMed是什么?(4)如何能获得全文(5)怎么保存参考文献以便日后使用?但很多学生引用的资源可能依然不科学,甚至没有引用同行的研究论文或学术著作。即使他们引用了,很多做法也不正确。除了课前提出一些相关的话题,在讲座之前图书馆可以将创造和提供一个基于网络的图书馆课程指导。在指南中详细介绍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包括相关学科的专用工具,操作视频,以及馆员们的联系方式。馆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也包含在课程大纲中。针对图书馆员的演示,还可以建议学生携带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类。这种讲座是互动的,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图书馆实现翻转课堂活动的策略包括:

(1)扩展网络图书馆课程指南,包括课前图书馆的资源的逐层分配;

(2)图书馆员演示之前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视频录像和实践,关于会前活动都有一个提供反馈的选项,所有这些要求都包含在图书馆课程指南里;

(3)规范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使用技能,从课前作业中获得的知识;

(4)通过课前测试和课后测试评估学生运用图书馆资源知识以及图书馆研究技能的情况。

结语

在慕课出现之前,已经有很多形式的在线学习模式,比如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公开课等。无论是大规模网络课程,还是翻转课堂,混合教育等教育范式的转变,技术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则有赖于这些用户的需求。经常提到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存取、分布式管理、全球化资源共享,图书馆部分已经实现可能还有完善的空间,而这些方面通过技术手段也很容易嵌入到图书馆的业务活动中。慕课当中的某个课程,也许一个链接就可以链接到图书馆的网站,目的是有人使用并且能够产生新的价值。如果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在图书馆之外的环境下能够找到图书馆有的资源,甚至比图书馆更多的资源,高校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了么?归根结底还是图书馆资源整合的问题。开放资源、开放内容、开放数据、开放资源,数据和信息的透明性与易获取性等新的价值观同样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和挑战。

10.3969/j.issn.1001-8972.2015.09.050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课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资源回收
图书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