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熊孩子鸣不平

2015-11-03 23:44叶倾城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37期
关键词:叶倾城婴儿车奶嘴

叶倾城

这个夏天,我在欧洲待了快两个月,回来之后,一上微博微信,还是那一套,骂政府骂凤凰男骂熊孩子——但我,突然难过起来。

在欧洲,我第一次知道“爱幼”是什么意思。

最后一天在机场,我拖着箱子,背着大包,手里还挽了两个带随身衣物与食水的包,女儿也背着自己的小背包。沾了孩子的光,工作人员为我开放了人工通道,我经过排大队的人群,第一个进闸。

欧洲人真的对小孩很好,而且,就像大家都知道的一样,很少在公共场合见到熊孩子——小小孩叼着安全奶嘴,跌跌撞撞走来走去,啪摔一跤,哭几声,也就好了。而中国,对小孩,真的不怎么样。有家这两年很火的时尚餐厅,明文标示:不欢迎带小孩的顾客。旗帜鲜明地,要保护成年人的清净。

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只要带婴儿车出去,无论怎么站在路边招手,所有的士都一脚油门,从我身边疾驰而过。听一位司机大哥吐过槽:婴儿车要开后备箱,麻烦;带小孩,上下车都动作慢,耗时;而且一看就知道是家在附近的,去不了远处,十块钱的活不值当,弄脏了车更是事儿。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讪笑。要去怪他们没有同情心吗?在中国,谁同情谁呀。

大家都这么讨厌小孩子,人人都在控诉:翻自己抽屉的亲戚小孩,餐厅里大闹的小孩,在公车上偷窥裙底的小孩……我相信一切都是真实的,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我们对小孩越不宽容,给予的榜样越恶劣,小孩就只能学“坏”。

那随身带着收音机、放着巨大音量歌曲招摇过市的老爷爷,你能指望他养出安安静静不打扰其他人的小朋友吗?那在公车上看到抱小孩的妇女假装睡觉的年轻人,当他有儿有女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父母?两个带孩子的年轻妇女,肆无忌惮谈论各自的婆婆,理由是:“孩子还小,不会说话呢。”在生命的起点,接触的就是脏话与恶意的孩子,你要他言谈文雅?搞笑吧。

身为成年人,我们首先表现自己的粗鲁、贪婪与全无体恤之心,而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尤其是别人家的孩子身上,居然表现了这样的品质,我们就开始惊呼:熊孩子呀。谁也不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嘴脸。要改变熊孩子,先从不做熊大人开始。而所谓文明,无非就是两条:一、如何对待爱欲中的自己及对方;二、如何对待弱小者。

猜你喜欢
叶倾城婴儿车奶嘴
台上敌,台下友
我和“奶嘴”的断舍离
奶嘴如何清洁消毒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七巧拼拼乐
小赛和奶嘴
可以跟着你走路的智能婴儿车
让文学充满灵性与智慧
折叠婴儿车
太皇太后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