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普通高中学生机房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15-11-04 11:22林蔚
黑河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机房管理普通高中现状

林蔚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普通高中,上机实验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机房的使用率高、硬件淘汰快、学生破坏力强,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机房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试以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为例,浅析普通高中学生机房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中;机房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机实验已成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机实验的重要场所——学生机房的使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学生机房的使用率高、硬件淘汰快、学生破坏力强,这些因素导致机房管理并非易事。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学生机房的管理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情形不容乐观。

一、学生机房使用现状

笔者调查了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的机房使用情况,以期能够分析出该校的机房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学校共有5名信息技术教师,共用两个学生机房,教师除了承担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承担通用技术教学以及学校其他信息技术保障工作,但是在诸多岗位中却没有专门的机房管理岗位。

1.机房使用率高,课程安排密集

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共49个班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每周一课时。该校共有两个学生机房,每个机房可容纳70名学生同时上机。按每周五天课计算,平均每天有5节课。同时,学生高考报名、志愿填报、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也需要在机房开展,机房使用频率较高。

学校在课程安排时,第一、第二节课一般都不会安排信息技术课,所以信息技术课经常是三连堂、四连堂,这样就会出现信息技术课与课之间安排密集的情况,教师没有清点、修理机器的时间。

2.机器配置不高,不能适应需求

宣城二中的机房是在2010年新建的,在近两年的选修课程《多媒体的开发和应用》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使学生机房现有的机器配置明显不够,学生在运行程序的过程中会出现速度过慢甚至死机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能够顺畅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容易产生焦躁心理,失去耐心,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上。

3.机器出现故障,教师分身乏术

在信息技术课的课前或者课中,经常会出现机器启动不了、显示器蓝屏、鼠标线松、键盘线松、内存条松、电源线松等情况。学生不能使用机器,就会着急请老师帮助,教师在排查检修的过程中,对学生失去监管,学生在这个时候容易自由散漫,出现机房违纪行为,如摆弄机器、插拔接口、吃零食等。往往待教师将机器故障修理好后,已占用了课堂中小部分时间,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4.学生好奇心重,破坏能力强

普通高中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压力较大,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重视。因此,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往往处于放松的状态,看到什么都想动一动、摸一摸。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演示教学时,会有学生偷偷打游戏或上网聊天。有的学生会趁老师不注意,带零食到机房吃,包装袋会塞到电脑桌中间,给打扫机房带来困难,增大机房管理的难度。

5.管理责任不明

由于多名教师使用同一机房,带不同班级的学生,教师管理力度不一致,导致机房交接管理不畅。在发现机器人为损坏后,教师找不到责任人,只有不了了之,对学生的破坏行为没有惩罚,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不爱惜机房设备的不良习惯。

二、学生机房管理改进对策

针对以上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常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解决:

1.增加机房数量,确保信息技术上机时间不能太密集

若没有条件增加机房数量,需要共用机房,那就使课程安排不能太密集,充分留给教师课后清点和检修的时间,确保在下一节课上机前每台机器都能够正常工作,不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将上一节课机器出的故障记录在案,若是属于人为破坏的原因,在机房交接的时候,任课教师要及时找到责任人,并给出相应的处罚。

2.机房建设时要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要有超前意识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例如选修课程中的一些视频编辑、三维作图、人工智能初步的操作演示等都对机器配置的要求较高,如果在机房建设中没有超前意识,机器配置不高,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硬件的制约,如果机器运行速度跟不上,学生在等待中会失去耐心,更容易产生破坏机器的行为。在机房建设的同时,建立备用库,将机房使用工作中容易损坏的键盘、鼠标等易坏的耗材多配备几套,一旦配件损坏可以立即更换使用。另外,考虑到上课时对学生行为不容易监管的特点,在电脑桌采购的时候应选用大桌面、少档板的桌子,减少藏污纳垢的空间,便于机房打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机房内最好安装摄像头,对违纪破坏现象有震慑作用,在遇到责任推诿的情况下有据可查。

3.定人定岗,责任明确

机房管理复杂,为了有效沟通管理,在机房开放前,学科组应该制定详细、周密的机房管理制度,诸如《机房卫生清扫安排表》《班级上机座位表》《机房损坏登记表》《机房交接登记表》等,做到每节课之间有交班记录,确保每周一次彻底检修和卫生大扫除,使机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应将机房内对物的管理延伸到对人的管理。在学期开始的几节课,应主抓学生的上机习惯。首先,是文明习惯的教育,要求学生有序进入机房,对号入座,保持脚底清洁,自觉整理好椅子等机房设备,自觉维护机房环境卫生;其次,是上机习惯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程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三是上机制度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上机登记卡,制定机房卫生值日表,选定上机小组负责人等,并督促学生按制度执行。

5.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实施环节

喜欢动手操作是学生的天性,根据教育专家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分钟,一堂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多讲无益,其他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学中要结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问题任务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就在身边,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将较难的操作步骤录制成微课,降低教师在课堂中的辅导难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分层任务设置,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被课堂的教学任务吸引,这样他们自然就没有时间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6.用好管理软件,为机房管理助力

目前,在管理机房的过程中,宣城二中为了防止学生随意增删系统文件、私自拷贝电影和游戏等,机房采用了方正硬盘还原网卡,将C盘和D盘都设置重启后还原,同时将U盘插口禁用。还原卡同时具有网络拷贝功能,这样机房管理员就可以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内把机房全部电脑改变为所需的作业环境,减少了大量繁杂的维护工作。对于需要保存下节课待用的文件,机房架设了FTP服务器,学生可以通过输入服务器IP地址,从FTP服务器上传或下载教学资源。同时,学校机房还禁用了任务管理器、禁用F8安全模式启动、禁用注册表编辑器、禁用USB存储设备等,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机逃脱教师机控制、私自更改注册表、私自拷贝U盘中游戏等问题。

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学生机房管理相当烦琐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要找到完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现实,要维持良好的机房课堂纪律,只靠禁止某些操作显然也是不够的。引导远比防范更重要,最主要的还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将课堂变得更吸引学生。把两者密切结合,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学习,多总结经验,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恳于钻研,不断进步,切实提高我们的机房管理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本金.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思考[J].科学导报,2015,(5).

[2]李跃清.谈高中学生网络机房管理[J].现代阅卷(教育版),2013,(8).

[3]李艳华.计算机机房的科学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9).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机房管理普通高中现状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还原卡扩展功能在提高机房管理效率上的应用
机房管理与维护浅谈
多媒体机房管理及维护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