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对比

2015-11-07 05:44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房间隔分流先天性

陈 辉

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对比

陈 辉

目的 比较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单一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或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29例)与介入组(21例)。手术组采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治疗,介入组采用规范Amplatzer封堵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及死亡例数、术后心脏血流情况、住院时间、ANP水平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组2例患者(6.90%)缺损处有少量残余分流,介入组1例患者(4.76%)缺损处有少量残余分流,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N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AN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未发现心律失常,手术组围手术期出现2例交界性心动过速,3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介入组均未输血,手术组均给予输血治疗。两组均未发生感染、溶血、栓塞等并发症。手术组住院时间为(7.4±1.3)d,介入组住院时间为(5.2±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费用为(21 103±1 976)元治疗费用,介入组(45 316±10 312)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ASD及VSD)效果与外科手术无明显差别,且创伤小、避免输血风险、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治疗费用较高。故对于先天性心脏病(ASD及VSD)患者的治疗,需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介入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畸形疾病,约占28%,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以及大血管生成障碍或者发育异常,导致解剖结构出现异常[1]。我国每年大概有新增15万~2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病率达0.4%~1%[2]。Rushkind与Miller于1966年率先提出采用球囊导管进行房间隔造口术,姑息性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自此介入技术拓展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中[3]。Amplatzer封堵器自1997年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介入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水平得到一次提升。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为临床医生所广泛认可。本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单一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或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术前无肺炎、轻度以上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力衰竭。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组(29例)与介入组(21例)。手术组29例患者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为 2~32岁,平均(6.52±5.32)岁;体质量为 12~72kg,平均(22.79±15.04)kg;缺损直径为 3.10~28.00 mm,平均(16.01±5.38)mm。介入组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为3~31岁,平均(6.09±5.68)岁;体质量为 13~70kg,平均(22.56±15.64)kg;缺损直径为 4.60~27.00 mm,平均(16.46±5.47)m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缺损直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介入组给予局麻(<10岁患儿给予基础麻醉,术中需行食道超声者给予全麻),采用规范Amplatzer封堵术治疗;手术组均给予全麻,采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治疗。术后1周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SONO7500超声仪器测定心房心室血流情况。

1.3 ANP检测 ANP试剂盒购自北京北免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内采集患儿静脉血2 ml,给予乙二胺四乙酸(EDTA)+抑肽酶抗凝,4℃下维持30 min,以3 000转/min离心,取上清液于冰箱-20℃存放。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平衡法)。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成功及死亡例数、术后心脏血流情况、住院时间、ANP水平及并发症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行正态性检验,介入组与手术组比较行2组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介入组与手术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成功率 介入组均顺利完成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成功率为100%;手术组均顺利完成体外循环下完成了心内直视修补术,成功率为100%。2组围手术期均无患儿死亡。

2.2 术后心脏血流情况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手术组2例患者(6.90%)缺损处有少量残余分流;介入组1例患者(4.76%)缺损处有少量残余分流。彩色多普勒示分流束宽为1 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ANP水平 两组患者术前A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N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AN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AN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pg/ml)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AN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pg/ml)

组别 n 术前 术后手术组 29 275.06±112.30 186.15±65.37介入组 21 274.68±114.01 187.09±67.46

2.4 并发症 介入组术后未发现心律失常,手术组围手术期出现2例交界性心动过速,3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介入组均未输血,手术组均给予输血治疗。两组均未发生感染、溶血、栓塞等并发症。

2.5 术后住院时间 手术组住院时间为(7.4±1.3)d,介入组住院时间为(5.2±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费用为(21 103±1 976)元治疗费用,介入组(45 316±10 312)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类型,由于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其临床表现多样,大体可分为紫绀型和非紫绀型心脏病[4]。非紫绀型心脏病主要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等;紫绀型心脏病常见于法络四联症[5,6]。本文主要探讨较常见的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治疗。

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范围广。除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等少量手术外,大多需要体外循环支持,手术创伤较大,恢复较慢。Amplatzer封堵术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方式,创伤小,避免开胸,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较小,逐渐为外科临床医生所接受[6-8]。Amplatzer封堵器具有治疗成功率高、可控性强和易操作等特点,为临床广泛采用[9]。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ASD及VSD)患儿分别采用外科常规开胸手术及介入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成功率均为100%,表明介入治疗同外科开胸手术一样,具有操作可行性。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手术组2例患者(6.90%)缺损处有少量残余分流;介入组1例患者(4.76%)缺损处有少量残余分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较好地实现心脏缺损封堵的效果。ANP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并分泌,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和降压等功能[10]。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对房室压力和循环血容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ANP水平升高。检测手术前后ANP水平的变化情况,对于心功能恢复情况判定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AN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ANP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治疗安全性评价指标之一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助于判断两种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本研究中介入组术后未发现心律失常,手术组围手术期出现2例交界性心动过速,3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介入组均未输血,手术组均给予输血治疗;两组均未发生感染、溶血、栓塞等并发症。这表明,介入治疗创伤小,有效避免了失血及输血的风险。另外,本研究也显示,介入治疗住院时间短,但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介入方法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ASD及VSD)效果与外科手术无明显差别,且创伤小、避免输血风险、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治疗费用较高。故对于先天性心脏病(ASD及VSD)患者的治疗,需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庞程程,张智伟,钱明阳,等.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10):956-960.

[2]胡江苇,王海永,杜振宗,等.经胸超声引导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初步体会[J].广东医学,2014,35(19):3066-3068.

[3]刘晋萍,冯正义,赵举,等.实施围体外循环期的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安全性研究 [J].中国循环杂志,2014,(z1):153-154.

[4]权晓强,程兆云,赵健,等.30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微创治疗[J].重庆医学,2015,(5):692-694.

[5]李土桂,付四毛.地级市医院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及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循环杂志,2014,(z1):74.

[6]宋兵,刘瑞生,邢旺,等.经外科途径先天性心脏病封堵 217例[J].中国循环杂志,2014,(z1):109.

[7]赵明霞,苗晓蕾,冯正义,等.体外循环无血浆预充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恢复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11):816-821.

[8]黄继红,蔡及明,张海波,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危险度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6):1273-1276.

[9]纪志娴,邢泉生.经胸微创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进展[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10):594-596.

[10]吴淑华,张瑞芳.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漏误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5):734-736.

作者单位:476100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R541.1

B

猜你喜欢
房间隔分流先天性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房间隔局部增厚1例
NSA架构分流模式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 例临床分析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