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研究

2015-11-09 12:16李传伟王燕妮董海萍柳鹏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构建原则评价机制现代学徒制

李传伟+王燕妮+董海萍+柳鹏

摘 要: 目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处于试点阶段,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第三方评价也处于试验期。文章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与第三方评价的内涵及意义,借鉴了国内外第三方评价的经验,明确了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基本架构以及具体的构建方法,给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第三方评价模式及流程。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第三方评价;构建原则;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5)05?0001?05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教育部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也指出“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要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学徒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威海职业学院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单位,为了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第三方评价机制。

一、现代学徒制与第三方评价内涵及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

现代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形式就是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上许多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企业学徒制融入到学校教育之中,可以认为是一种跨界教育。它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合作,是顶岗实习、定岗实习、订单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学徒制采用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授课。该模式主要可以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同时还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有利于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对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二)第三方评价

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评价包括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参加评价的组织或个人,客体是指被评价的事或人,此处提到的第三方是指评价的主体。对于职业教育,第一方是指办学的学校、第二方是指管理学校的行政机构。第三方评价是指独立于学校和行政机构的部门,主要由行业组织、企业、个人(毕业生、家长等)和一些社会评价机构组成,由他们作为评价主体按照某种程序来对学校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第三方因为与第一二方没有隶属关系,因此由他们作出的评价具有独立性与公正性,其评价结果具有全面、客观、权威、公正[2]。

现代学徒制因为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办学,因此作为被评价的客体不仅仅指学校,还有参与办学的企业,这样,作为职业教育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也要随着产生变化。依据职业教育法对学校的客观要求,根据目前职业院校的发展状况,确立评价方案,明确评价指标,给出评价方法,按照评价流程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和政府机构公布评价结果,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相应建议[3]。

(三)第三方评价的意义

第三方评价能够提高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进一步强化了评价的功能,能更加满足社会和公众对评价公正性和科学性的期待。第三方评价能减轻教育主管部门的负担,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能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第三方评价的主体有企业的参与,这能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高职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现状

(一)国外教育评价现状

美国于1996年3月成立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委员会(CHEA),作为对高等教育的评估机构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进行评价,修正评估机制,规范相关制度,为社会、政府机构和学生、家长等提供评价结果。其教育评价模式是社会独立的评价模式,评价的主体是民间非盈利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他们会按照各个州发布的高等学校办学的“最低标准”,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评价结果[4]。

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采用了多元评价体系,以第三者评价为核心,采用多机构、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对提高日本的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

(二)国内职教第三方评价状况

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从事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这就要求对教育质量的评价需要企业的参与,让企业要素也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要点。现在国内职教评价也在不断改革,第三方评价逐渐得到认可[5]。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始于1984年,到2002年结束,这一时期称为起步阶段,经历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评估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极大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期间高职教育评估借鉴了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的评估形式。从2002年到2008年这一阶段称为成长期,期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明确了高等教育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针对高职教育成立了专门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确定了评估方案,下发了一系列关于评估的文件。第三阶段始于2008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将第三方引入到评价的主体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正逐步进入第三方评价阶段。期间“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完善职业教育评价制度,将第三方引入评价体系,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6]。endprint

(三)第三方评价存在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职业教育评价不要以政府意愿为主,应充分考虑到企业和学生的利益,要将第三方(企业、非政府机构)等引入评价体系。然而,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很多高职院校对实施第三方评价的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很多评价流于形式。有些学校不愿意也不希望别人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敢面对现实,因此表面上实施第三方评价,但也只是敷衍社会而已。二是评价主体虽然是第三方,但是并没有发挥其主体应有的作用,考虑到人情、社会等关系问题,不能将存在的问题一一道出。另外有些第三方(如企业等),作为评价主体因自身知识、阅历等因素,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并不能把企业共性问题加入评价体系。三是评价的信息采集方式和渠道具有局限性,信息处理与管理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会造成评价信息的公开性和独立性不够强。四是第三方评价虽然社会认可度高,但是所具有的社会效益较差,没能向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提供可靠的权威的信息,而只是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一些信息,并没有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企业、学生家长的教育消费依然是茫然的[7]。

三、第三方评价的构建原则及基本构架

(一)第三方评价的构建原则

首先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由教育主管部门、办学单位和第三方评价机构成立评价委员会,共同确定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第三方评价机构组织采集数据,进行加工提炼,形成具有共性的评价要素,进行定性和量化,形成共性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第三方评价需要有严格的评价制度,合理的评价方案、适当的量化方法、科学的质量标准和周密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是评价的灵魂,在确定评价指标时,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体现现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体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评价指标的确立也就决定了评价的内容广泛性,不仅包括常规教学资料,还应该包括校外的一些隐性内容,如毕业生的发展空间,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等。只有坚持评价体系构建原则,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效用[8]。

(二)第三方评价的总体架构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评价主体的确立、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制度的建设、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的运行流程、评价结果的反馈等。其中评价指标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评价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评价信息要准确等,如图1 所示[2]。

图1 评价的总体架构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构建

(一)确立第三方评价主体

高职教育教学评价的第三方主体是指独立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之外的,具有教育评估资质的组织或机构。他们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诊断性评价,并能给出评价结论[9]。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研究机构等非政府机构作为第三方评价主体,要逐渐参与到职业教育评估当中去[10]。

(二)构建第三方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方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于以往的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形成的指标体系。目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不仅仅需要体现政府意志,而要更加侧重于学生和企业的利益。也就是说如今的评价指标需要考虑学生所学专业获得的利益,如学生的就业质量、发展空间、创新创业能力等。同时评价指标还需要把企业利益考虑进去,例如毕业生工作情况,是否能满足企业需求等。作为第三方评价主体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研究,构建科学合理、规范实用、能正确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9][10]。

(三)建立第三方评价的保障机制

要想保证第三方评价能够有效开展,需要建立第三方评价的组织机构,制定组织管理办法,明确各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制定评价纪律,让评价的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虽然评价主体多数是一些职业教育的专家,但是还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理论培训和实践考察,让第三方评价既考虑职业教育面上的问题,也要针对具体区域情况来具体对待。我们知道职业教育多数是为地方社会建设服务的,很多学校会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来对专业、课程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区域发展需要,这就有可能造成区域职业教育的部分信息与其他地域不同。因此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第三方评价行为准则,以保障评价的顺利开展[7]。

(四)确立第三方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需要由第三方评价主体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协商进行,只有相互达成共识,才能保证评价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公平性。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工作的基本任务、评价指标的确立、评价的原则、评价实施办法和评价结论发布等。评价方案中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内容等要处于动态调整中,根据区域状况在评价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方案的总体要求是通过评价来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学校和企业为核心,形成办学双主体,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系,促进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7]。

(五)第三方评价的流程及方法

引入控制理论,开展第三方评价流程管理。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都要不断进行反馈控制,及时对评价数据、评价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实施评价后,要对评价的最终结果形成报告,反馈给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改进意见。而后对整改效果重新进行评价,重新进行反馈,以达到最优的效果[7]。

评价方法是评价主体根据评价指标要求,所开展的具体评价方式和手段。评价方法要注重合理性与科学性,并且是可以实际操作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要想保证第三方评价信息的全面性,让与职业教育利益相关的各个行为主体都能参与进来,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QQ、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建立动态数据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组织指导参与评价。同时还可以采用座谈会、现场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具体细致的评价[9]。endprint

(六)评价结果应用与反馈

评价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和社会的监督,对于评价找到问题要及时进行改造,并要求限期完成,并对改正的情况进行监控,以期达到最优效果。

对于评价的结果,不仅要向教育行政部门和被评价职业院校发布,还要将结果向社会发布,让企业、学生家长等与教育有利益关系也能够了解各个学校的办学情况。同时还要让评价情况反馈给评价系统,来改进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

评价主要是为了职业院校能够很好地提高办学质量,查找办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特别是对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专业及课程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设备、教师课堂授课能力、考试考核评价等方面需要按照评价指标要求进行不断调整[12]。

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第三方评价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双元育人,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培养机制。形成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落实工龄计算、学徒工资、社保费用、奖学金(创业)基金、实训安全保险。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材,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共同做好双师(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13]。

现代学徒制试点采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14]。

以能力为标准,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学生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要求学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学生岗位须达到高级工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的目标。

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招生招工的一体化、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等不同于以往的人才培养。所以现代学徒制要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学徒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15]。具体评价模式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李传伟,董 先,姜 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3):7073.

[2]王韦伟,江国粹.高职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8083.

[3]漆玲玲.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王报平,仇鸿伟.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美国与日本的启示与借鉴[J].科研管理,2015(1):477482.

[5]汪功明,杜兰萍,姚道如.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3(5):160164.

[6]陆燕飞,陈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制度政策发展探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3):916.

[7]刘明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5(1):133134.

[8]赵 坚,陈敬良,罗尧成.上海高职院校新一轮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3):58.

[9] 陶德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探析[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5(1):5961.

[10]徐静茹,郭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政策发展探析[J].职教论坛,2013(8):2124.

[11]陈智球,马芜茗.职业教育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4(14):1922.

[12]江国粹,王韦伟.基于“第三方评价”的高职教学质量控制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39.

[13]李传伟,董 先,姜 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之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9):7577.

[14]王吉明,王燕妮,李传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4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2024.

[15]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 OL].(20148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9/174583.html

Research on Third Party Evalu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LI Chuanwei1, WANG Yanni2, DONG Haiping1, LIU Peng1

(1.Weihai Vocational College, Weihai 264210, China;2. Weihai Municipal Hospital , Weihai 264200, China)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in the pilot phase at present, and the third party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in the experimental st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and the third party evaluation,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third party eval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larifies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third par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gives the model and process of the third party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thirdparty evaluation; construction principle; evaluation mechanism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原则评价机制现代学徒制
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原则及方式研究
吉林省农业生产能力评价指标构建新方向
浅谈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