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二路军西征

2015-11-13 08:02
新长征 2015年8期
关键词:西征路军联军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东北抗日斗争成为了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部分,东北抗日联军由单独作战变为牵制日军,配合全国抗战。同时,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回国,东北各地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从此失去联系。因此,东北抗联执行上述新的战略任务,是在极端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实现的。

1937年9月29日,中共吉东省委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四道河子召开会议,决定以4军、5军、7军为核心,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兼政治委员。此时,敌人一方面推行“集团部落”、“匪民分离”等政策,企图割断抗日联军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一方面实行严厉的经济封锁,使抗联部队失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条件。1937年底,日伪军以数万人的总兵力,妄图一举歼灭下江地区的抗联武装。日伪当局出动日军第4师团(后增第8师团一部),伪军混成第16、第23、第27、第28旅,伪靖安军4个团,伪兴安军支队,并动员大批日本宪兵、特务、伪警察、伪自卫团等兵力,对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的三江地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大讨伐”,妄图将集中在这一地区活动的东北抗日联军部队“聚而歼之”。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在反讨伐中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因兵力相差悬殊,处境越来越困难。

为了摆脱不利环境,1938年5月初,中共吉东省委和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部正式决定,主力部队近700人由吉东省委书记宋一夫带领进行西征,到五常、舒兰一带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目的是冲破敌人的包围,打通与南满抗日部队的联系,达到“与内地抗战前线有呼应动作”的目的。7月2日,西征部队在第4军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的率领下,首先袭击牡丹江左岸三道通,突破日军防线,再经四道河子、三道河子,越过老爷岭,穿行300里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于8日进入苇河县境内。12日拂晓,部队攻占苇河县东北的楼山镇,击毙、击伤、俘获日伪军百余人,缴获大量机枪、步枪和子弹,为部队及时补充了给养。日军受到重创后,立即调集兵力,对抗联2路军西征部队进行围追堵截。西征部队调整部署:第5军第1师第2团、教导团和妇女团等部返回牡丹江后方基地;第4军主力与第5军其余部队则分路继续西征,向五常方向进发。其后,西征各部几经辗转,相机分合,沿途与敌军连续战斗,伤亡惨重。在西征部队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吉东省委书记、西征部队的主要负责人宋一夫又携款投敌,使西征部队进一步陷入了困境。与宋一夫叛逃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征军将士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抗日殉国壮举。

1938年9月下旬,仅剩百余人的第4军被日军包围,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在战斗中牺牲。第5军在强敌的围追下活动艰难,决定东返刁翎根据地。“八女投江”那撼人心魄的壮举就发生在西征部队东返刁翎途中。11月初,第5军突围部队返回后方基地。至此,第2路军的西征全部结束。西征部队战斗百余次,毙伤日伪军千余人,有力地策应了东北抗日联军其他部队的游击作战。

虽然2路军西征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西征部队牵扯了日军大量力量,给留守部队痛击敌人创造了空间。1938年春,第2路军主力西征出发后,在吉东地区坚持斗争的还有第4军第2师、第5军第3师及第7军、第8军等部队。这些部队在周保中的指挥下,为保卫后方基地,策应主力西征,打破敌人的“讨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著名的十二烈士山战斗就是在此期间发生的。

第2路军西征部队遭到严重损失自不待言,但此次西征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征部队突破敌人在伪三江省的封锁包围,扰乱了敌人重点“围剿”松花江下游地区抗日部队的计划,西征途中攻袭了一些敌人据点、“集团部落”,打击了敌人的反动统治;第2路军主力西征之际,正是八路军游击队突入热河之时,西征部队的行动牵制了敌人的兵力,起到一定的军事配合的作用;西征部队在各地进行抗日宣传,使珠河、五常等地的广大群众了解党的抗日救国政策,扩大了党和抗日联军的政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2路军战士在西征中英勇作战、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抗日到底的革命精神,给后人以无穷的激励和鼓舞。

猜你喜欢
西征路军联军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假 寐
青春激扬 为梦想西征
左宗棠西征与西北大开发
艰苦奋战的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的后方勤务
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的历史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介绍
第8路军第129师部队发展概况
回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斗争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