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沟突围

2015-11-13 08:02
新长征 2015年8期
关键词:制高点火堆杨靖宇

岔沟位于临江境内,地如其名,是个沟连沟、山连山的大山沟。这里山高岭险、沟深谷幽,东、西、北三面都是大山,沟里有一条小溪流向南面沟口外的浑江。1938年10月,刚刚消灭了“满洲剿匪之花”伪索景清旅的杨靖宇率部来到了岔沟。

杨靖宇和战士们立足未稳,空中便传来了震耳的轰鸣声,一架日军飞机尾随而来,撒下了无数传单,上面写着:“杨靖宇,你们已经被皇军布下的铜墙铁壁阵包围,你们跑不了啦,赶快放下武器投降”,“杨靖宇,你若率部归顺,封你为东边道都督”。战士们将捡来的传单拿给杨靖宇看,杨靖宇大笑起来:“啊,东边道都督,好大的官呀!不过要是东边道归了咱们,那他小日本不就得滚蛋了吗!”

敌人通过飞机侦察到杨靖宇部的行踪后,立马调来了大批的日伪军,抗联将士们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团团围住。杨靖宇当即下令部队突围转移。队伍刚一出发,就和敌人接上了火。此时,战斗经验丰富的杨靖宇一面沉着地命令3团作掩护阻击敌人,一面带领大部队抢占岔沟制高点。

战斗异常激烈,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抗联战士终于拿下了制高点,而坚守制高点的3团能否守住这一阵地则事关战事的胜败。因此,敌人对3团阵地的进攻也特别猛烈,但一次次的冲锋都被英勇的抗联战士们打了回去,敌军死伤惨重。杨靖宇特别关注3团这边的战斗,10余次派人传达坚守阵地的命令,3团团长坚定地表示:“坚决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

根据战场的形势,杨靖宇判断,正面攻击的敌人主要是伪军,有些还是原抗联第1军第1师师长程斌叛变后所率领的士兵,而这些士兵受到过抗日爱国的教育,之所以追击抗联部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根据这一判断,杨靖宇一面调集几十挺机关枪组成机枪队以加强火力,一面又从少年铁血队中选出20多个会唱歌的队员,组成宣传队,爬在石砬子上唱抗日救国歌,并向敌人高喊口号:“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留下子弹打鬼子!”“抗联男儿志如钢,精忠报国美名扬。”“卖国求荣真可耻,遗臭万年成狗屎。”歌声四起,口号震天,敌人的气势立马被压了下去,叛徒程斌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了,只好把抗联部队团团地包围起来。

夜幕降临了,不时传来的几声零散的枪声使得白天还激战正酣的战场显得有些寂静和神秘。此时,敌军满山遍野燃起火堆取暖,从火堆的层次可以看出,杨靖宇所率领的这支抗联部队被敌人包围有十来层。趁着夜色,杨靖宇召集了师团干部开会。他说:“今天的战斗,我们打得很好,敌人伤亡很大。但由于敌强我弱,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应该做长久之计,必须组织突围。”随后他展开地图说:“往什么方向突呢?往东走,不行,敌人已经加大了兵力。从地图上看,西北地势很险恶,突出去后还必须爬上一个大荒草甸子,越过笔陡的大石砬子,从敌人的火堆上也可以判断出来,西北兵力较弱,我们应该使敌人出其不意,从西北打开缺口,突出重围,然后再绕个弯,向东去联络4师。”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杨靖宇提出的这一作战方案。在接下来的突围准备工作中,战士们将凡是一时用不上的东西全都埋了起来,以便轻装突围。

抗联组图之“岔沟突围”

深夜,杨靖宇选择这一最佳时机率领战士们开始突围。特务连作为先导连,连长会讲日语。离敌人越来越近了,已经连敌人坐在火堆旁说话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当先导部队来到敌人眼前时,敌人还在低头烤火,有的还抱着枪睡着了。杨靖宇命令大家先停下来,由特务连先上去。敌人一看有人上来了,立即先开了几枪。这时,特务连连长冲着敌人喊起日本话来:“打什么?都是自己人。”部分朝鲜族战士也喊起日本话,一时把敌人弄糊涂了。有两个敌人凑上来想看看到底是谁,还没等他们看清楚,特务连连长“叭、叭”就是两枪,当场打死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吓得大叫着撒腿就往回跑。他这一喊,敌人立即炸了营,乱成一团,有的连枪还没摸着,就被打死了,有的拿起枪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打。趁着敌人大乱,杨靖宇率领战士们一边打一边往外冲,等部队冲出重围走出很远了,还听到敌人那边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一直打到第二天大天亮,才知道是自己人打了自己人。

岔沟突围战是抗联斗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彻底粉碎了日、伪军长期苦心策划的包围、全歼杨靖宇部的计划,使陷入困境中的抗联1路军转危为安。

猜你喜欢
制高点火堆杨靖宇
美国抢占网络作战制高点的谋与动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正月十六, 平安喜乐
相似
利用融合“切入口”占据舆论“制高点”
数说雄安新区七大战略制高点
家乡的燎街节
旅人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