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2015-11-13 10:03广州市白云中学钟荣岳
师道(教研) 2015年8期
关键词:物理学小球规律

文/广州市白云中学 钟荣岳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文/广州市白云中学 钟荣岳

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思维能否得以发展成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种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笔者在教研和改革教学方法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动机

思维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同时也离不开刺激的作用。当刺激与个人相关联时即会产生思维动机,引起思维活动。“问题”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提出问题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在于动摇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的平衡状态。

二、启发设疑,激发思维矛盾

笔者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这一实验课简介一下这种方法。

1.课前预习。笔者认为:课前预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必要过程。

2.课堂上“少、精、活”。“少”,即教师在课堂上不讲那些学生已经懂了的东西和那些他们自己有能力去解决的问题,而是讲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讲清分析问题的关键和要领。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计算:设入射小球质量为m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入射小球碰撞前后速度分别为u1、v1,被碰小球碰撞前后速度为u2、v2,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2=m1u1+m2u2①

联立①②方程解得:

讨论:1)当m1=m2时,v1=u2,v2=u1。这里u2=0,v1=0,则v2=u1(速度交换)

2)当m1≠m2时,

若m1>m2时,v1>0,速度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若m1<m2时,v1<0,速度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该计算分析得出与实验相符的结论。

三、扩大视野,丰富思维结构

知识是思维结构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学习知识,能开阔视野,促使思维结构更新和丰富,促成思维方式的合理化、效率化和科学化。思维活动具有人类性,人们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比联想以认识客观事物,然而光是教科书是不够的,还应注意收集整理信息,介绍新科技。如计算机软件开发,光纤通讯,高能物理等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同时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小科技,小制作活动。

四、及时练习总结,梳通思维网络

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阻碍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前呼后应,层次不清晰,缺乏系统性。究其原因是由于随着学习的推移,新的信息(如概念、定律、规律等)不断增加,前面学过的内容受到干扰而逐步衰退或受到抑制,即:不能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所学的知识网络,不能把相近或似是而非的概念、规律、定律进行比较和鉴别。

五、调整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原始的学习速度与保持成正相关。学习快则遗忘慢,学习慢则遗忘快。一般来说,物理学习中的阅读过程、解题过程、操作过程中的速度与理解也是相辅相承的。阅读、解题、操作速度的加快,能加深理解更多的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理解程度的加深亦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六、注意特殊性,发展辩证思维

物理学还具有特别强调辩证思维的特殊性。思维是人类参考客观的理性认识活动,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却是有规律的,思维规律称为逻辑。按思维的规律作区分,基本上有两大类型,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的规律,它为人们的思维提供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正确形式结构,但不涉及思维具体内容的真伪。辩证逻辑要求把认识论与辩证法作为思维规则,重点从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角度考虑思维内容的真伪,即考察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在。在进行物理学的发现,物理规律的应用与再认识以及物理学革命中,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总是互相渗透交替运用的,但其中辩证思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任何物理规律都是对具体的物理对象和事实的抽象。因此,物理学的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脱离物理对象是事实的抽象,丧失了物理学的物质特征。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物理学小球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