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分类的高校平面设计课程内容视觉表征研究

2015-11-14 07:09韩仁瑞李国柱范君君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学习者概念

韩仁瑞 李国柱 范君君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基于知识分类的高校平面设计课程内容视觉表征研究

韩仁瑞 李国柱 范君君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和教育领域符号应用本体的教学理念逐渐走向教育实践前列,使“读图”和“知识视觉表征”成为高校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呈现的一种内在需求。传统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三个方面,文章以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的封装与意义阐释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三个领域的知识分类加以梳理比较,构建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的四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平面设计课程内容视觉表征的方法与机制,旨在为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研究开拓出新的空间,以及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一种理论资源和思考方法。

知识分类;视觉表征;平面设计;面向对象

社会信息量的几何增长促使视觉语言符号成为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而视觉语言传播信息不受语言、文字、文化、民族和地域的限制,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1]。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等就预言人类即将走进一个 “图像时代”,同时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也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2]。平面设计领域作为视觉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自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的视觉表征研究也逐渐走向教育研究前沿。文章在分析不同领域知识分类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借用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的开发思想指导构建平面设计课程的知识分类模型,并根据不同知识分类的特点阐述了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的视觉表征方法。

1 平面设计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我国的设计院校从原来的十余所发展到500余所专业院系,平面设计类在校生已达140万人,处于各专业排名的前五位[3]。平面设计作为时下的热门专业,宏观方面,它要求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与商业和艺术文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微观方面,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不仅要传递事实信息,而且要传输设计见解、经验、态度、价值观、预测等。因此,随着时代发展,平面设计领域知识的几何增长,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平面设计相关概念、原理、方法和经验的学习与实践成为平面设计课程内容改革关注的焦点。

而现今,许多院校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对落后,教师的专业知识、设计理念和设计经验不能与时俱进,造成学生所学知识范围受限、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及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问题。另外,当前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和授课教师自制的演示文档。其中大多数教材偏重于线性案例分析和对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说明,少数配以课后练习;教师自制的演示文档是教师授课的“指南针”,主要用于案例讲解和理清教学思路。由此可见,当前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和知识分类体系的“新旧程度”主要取决于编写者或教师的平面设计水平,课程内容来源单一,知识分类体系尚不完善,表征方式粗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 典型的知识分类方法比较

知识分类不仅对教学理论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学习理论的研究。知识的定性与分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学过程及学习过程的思考与分析。

2.1 心理学领域知识分类

关于知识分类,心理学领域普遍采用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的知识分类方法,他将知识划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一种“静态性”的知识,不具有动态性,仅反映事物的状况及其联系;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2.2 教育学领域知识分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Gagne)在《学习的条件》著作中,概括出了五种类型的学习结果。一是言语信息。是指用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陈述的事实性知识,是一种学习者表述观念的能力;二是智慧技能。指学习者使用符号而获得的能力。包括四个层次: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三是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能力;四是动作技能。是学习者学习的有组织的肌肉运动所形成的活动能力,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五是态度。是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心理状态,带有情感和行动,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

2.3 管理学领域知识分类

管理学知识划分方面,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在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研究的基础上将知识分为明晰知识和隐含知识。明晰知识指能够以一定符码系统加以完整表述出来的,并以诸如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或手册等形式在组织中共享的知识;所谓隐含知识是指深藏在人们的大脑之中的、难以言明和模仿、尚未编码化的经验、观点、意见、态度、期望和价值观等[4]。在没有知识携带者参与的情况下,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和共享。

以上从心理学、教育学与管理学三个方面对知识进行分类,由于不同学科对知识分类的角度不同,对知识分类结果的描述同样存在差异,因此任意一种分类方法都具有其合理性。然而,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几种传统的知识分类方法只给出了划分的结果状态,没有提供分类的依据和方式,从而让我们找不到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尤其是对于“知识内容表征”研究来说,切入点的丢失意味着丧失了最基本的研究基础。另外,上述三种知识分类方法只说明了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没有准确地反应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表征内容: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的四维模型

知识分类是知识检索及知识服务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适当的分类方法,才能将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利用[5]。目前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以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PageMake和Freehand等软件的实践操作为主,并穿插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光构成以及网页设计知识、包装设计知识等专业理论知识,随着设计理念的变迁使得平面设计课程内容体系逐渐膨大,所以有必要整合构建新的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知识分类体系。

3.1 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的四维模型建构

通过以上对典型知识分类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知识分类体系隶属于单一的知识表征方法,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习者需要处理的知识的数量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在不断的增大,单一的知识表征方法在构建大容量知识库的过程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文章从混合知识表征入手,依据软件开发方法中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的四维模型,以下简称四维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中各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1 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的四维模型

图2 单元知识的面向对象关系

由图1可以看出,平面设计课程知识体系的划分在外观形式上属于典型的层次分类,比如设计理论知识可以由“三大构成”组成,平面构成可以分解为形象、形式和机理等,而形象又可以细分为点的构成、线的构成和面的构成等,如此不断的缩小知识范围,直到最终得到的知识为单元知识为止。而从图2可知,平面设计课程知识体系在微观层面是错综复杂、犬牙交错的,各单元知识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调用的关系,并具有面向对象关系中的继承性、封装性和多态性的特点,而不是一种“直线边界”划分的关系。

3.2 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的四维模型隐喻及其解读

3.2.1 分类维度的划分

1996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中,从认识主体——人的角度出发,提出关于知识分类的“4W”理论,即将知识分为事实方面的知识、原理,规律方面的知识、技能,能力知识,方法知识。与此类似,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也是以人为本的知识分类方法。由于平面设计课程知识体系的产生是认识主体发展需要的客观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从认识客体的角度来对平面设计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分类更为合理,符合认识主体的认知结构。因此,管理学中的知识分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不符合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要求。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生认为通过信息加工人们将获得两种知识:静态知识和方法知识,这客观上符合平面设计课程知识特点,结合面向对象的继承性、多态性、封装性的特征,将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划分为概念知识、软件操作知识、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知识。它和心理学领域知识分类体系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与心理学领域知识分类比较

由上图可以看出,心理学领域知识分类方法同样适合于指导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由于平面设计领域中概念知识是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的基础,所以将陈述性知识中的事实、概念和原则方面的知识划分为概念知识和设计理论知识,将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知识统一为软件操作知识,并将如何学习和思维知识合并为设计方法知识。

3.2.2 四维模型隐喻及其解读

以上为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构建了四维模型,从维度划分方式看,它具有层次性。从单元知识的调用关系看,它具有犬牙交错的特点和面向对象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①层次性。在四维模型中,概念知识是课程基础知识,充当先行组织者的角色。设计方法知识依托于设计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知识,设计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软件操作,软件操作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增强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所以,它们之间是一种层次性的关系。

②封装性。封装的基本单位是对象,主要用于保持知识的模块性,防止程序相互依赖而带来的变动影响。平面设计课程知识模块的封装性,体现在将平面设计课程单元知识的理论属性和操作实践显式的分开,隐藏内部的规则逻辑,简化操作流程。如以下展示了软件操作知识中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的滤色混合模式对象。

表1 滤色混合模式对象

③继承性。“继承”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思想中的一个概念,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内容的继承性是建立在四维模型层次性的基础之上,反应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继承的方式,子知识点具有父知识点的属性和方法,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开销。另外,子知识点在继承父知识点的同时,也可以重新定义或追加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如图1中概念知识、颜色、颜色色值和十六进制等就是一种线性的继承模式,其中颜色色值在继承颜色属性和方法的同时,追加了色值属性。

④多态性。在哲学意义上,多态性反映了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千姿百态和变化莫测[6]。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内容的多态性的创设是为了满足相同实践内容不同实践方法的需要。图3展示了软件操作知识中PHOTOSHOP抠图知识的层次分解图,通过选择不同的抠图方法均可达到抠图的目的,这正体现了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内容的多态性特点。

图3 PHOTOSHOP抠图知识分解图

4 平面设计课程知识视觉表征方法

4.1 构建视觉化知识结构关系,降低概念知识的认知负荷

概念是对世界中存在物进行基本的解释,从而构成新的、更复杂的知识。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平面设计课程知识体系中每一种概念知识都具有外延和内涵,即能指与所指,知识的外延既是符号的内容层面,实际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理解。而知识的内涵是指包括所有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对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是学习概念知识的关键所在。如在PHOTOSHOP软件中经常使用到蒙版功能,初学者使用蒙版时很难上手,主要原因是对蒙版知识内涵理解不够,不能灵活运用,形成了学习瓶颈。

为了更有效的把握知识内涵,可以使用相关认知工具来构建视觉化知识结构关系,如概念地图。概念地图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是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用概念地图可以阐明在知识领域内学习者是怎样使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图4为蒙版学习创建的概念地图。

图4 蒙版知识概念地图

如图,蒙版知识概念地图可以形象的展示出蒙版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以及外延和内涵的关系——相互影响,并能引导进行深入学习,从而提高对概念的理解。除概念地图外,还可以使用组图列举法、射线图、冰山图和内涵图等方法来表征概念知识。

4.2 以命题网络为基础的设计理论知识的视觉表征

具有共同成分的多个概念知识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知识网络称为命题网络,命题网络在知识可视化中被看做是知识表示的一种形式,它反映了人的内在心理中对陈述性知识的组织方式,同时也是程序性知识——软件操作知识的基础。由此可见概念知识和设计理论知识之间存在很大相似性,但平面设计的概念知识表征和设计理论知识表征在心理学上是有一定区别的。用概念地图表征的是概念与其内涵或外延之间的关系,或者并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而用命题网络表征的设计理论知识强调的是多个概念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和概念知识中简单的包含或并列关系不同,它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多态关系。命题网络表征设计理论知识可以采用系统模型法,图5为LAB、CMYK、RGB三种色彩模式的色域模型。

系统模型法是将对象看成是系统,并对系统的结构性和过程性要素进行建模,从而把系统中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表征出来[7]。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公式法、图示法、雷达图和视觉隐喻法等来表征平面设计课程设计理论知识。

4.3 以动态交互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软件操作知识的视觉表征

平面设计课程的软件操作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范畴,包括PHOTOSHOP等二维软件操作知识、3D MAX等三维软件操作知识和FLASH、AFTER EFFECT等动态内容软件操作知识,鉴于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平面设计课程的软件操作知识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对软件操作过程中各环节的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该类知识属于概念知识和设计理论知识,采用语义网络和命题网络表征可满足该阶段需要;其次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和贮存的程序性知识,也就是为了实现某种平面效果要去“怎么做”的过程,该过程要求熟练掌握陈述性知识并能灵活组合应用,在操作的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人机交互,由于知识动画(Knowledge Animations)具有虚拟性、生动性和交互性,知识意义表达自由,试听体验丰富,因此软件操作知识可以采用知识动画来表征,如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实验、物理课程中的重力演示等。

图5 LAB、CMYK、RGB三种色彩模式的色域模型

4.4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设计方法知识的视觉表征

设计方法知识的学以致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实践当中,设计方法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克兰(S.J.Kilin)和罗森堡(N.Rosenberg)也认为:创新表示着创造新事物。新事物包含着人们在开始时并不理解与并不确定的因素。而且,不确定性的程度与创新的超前程度密切相关[8]。这种不确定性正是知识创新的基本特征。鉴于设计方法知识的不确定性,通过激发联想过程,把各种单元知识进行分解、打乱、拼接和组合,使得设计方法知识具有多元化与多样化的解读,以此来丰富知识的意义,强化学习者的理解,完成知识整合与实现知识创新。平面设计课程中设计方法知识的视觉表征就是建立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学习者通过对概念知识、设计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知识的学习形成基本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激活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采用隐喻、视觉意象法和地铁图法等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并且这种联想是可以自由地解读、再次重组与创新的。

5 结论

文章以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的视觉表征为研究对象,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对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的视觉表征方法,为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与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的研究只是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研究的一小部分,如果要对此问题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结论,依然任重而道远,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平面设计发展趋势也在不断的产生变化,越来越倾向于将特定信息转化成一种视觉形态,发展方向由传统的、二维的、静态的逐渐向现代的、三维的、动态的表现方式过渡,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地产生“漂移”。因此,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只有不断改革设计内容和创新设计观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张锐.传播学角度理解广告图形设计[J].电影评介,2008,(23):88.

[2]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

[3]孟胜兵.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舞台,2014,(1):199-200.

[4]张会平,周宁.基于知识可视化的隐性知识转换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2):60-63.

[5]邓仲华,苏娟,李志芳,等.面向信息资源云服务的知识分类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1-5.

[6]付敏.网络春晚中小品语言的多维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6.

[7](美)D.H.乔纳森.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M].祝智庭,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

[8]Landau.R.and N.Rosenberg The Positive Sum Stratgegy[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6:294.

A STUDY ON VISUAL PRESENTATION OF GRAPHIC DESIG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HAN Ren-ruiLI Guo-zhu FAN Jun-jun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Anhui 241003)

Image reading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have become interal needs of graphic desig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visual culture and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applying symbol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Traditional graphic design courses mainly stress on ways of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ncapsu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raphic design courses and tries to build the four-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through comparing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in fields of pedagogy,psychology and management.Base on this model,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and mechanism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graphic design courses so as to explore new space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sources and new ways of thinking for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graphic desig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visual representation;graphic design;object-oriented

杨松水

G40-057

A

1672-2868(2015)03-0134-08

2014-10-20

皖南医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课题(项目编号:2013jyxm39)

韩仁瑞(1984-),男,安徽霍邱人。皖南医学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学习者概念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幾樣概念店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