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信仰异动

2015-11-14 07:51马淑娟赵志浩
学理论·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淑娟 赵志浩

摘 要: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直与政治革命相联系,使得人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宏大政治叙事相联系的心理惯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个人实践由集体劳动转向个体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由于群体信仰的历史心理惯性与个体实践转变之间的冲突,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个体微观层面的信仰异动。只有重新塑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实践,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个人实践中愿行相资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个人德行事业;个人幸福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020-02

马克思主义信仰最近出现了如下异动,一方面是在个体微观层面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虚无化现象,即将崇高意义和坚定信仰等同于虚空口号的观点,认为应当避免谈及与个人毫不相干的社会理想与价值意义问题;另一种则认为,追求个人幸福就是为人民、社会服务,换言之,为个人就是为人民。与马克思主义的个体信仰异动现象相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宏观社会理想(实践)与个体理想(实践)之间出现的裂痕。

一、异动的源起:历史心理惯性与现实经济转型的冲突

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形式一直与政治性群众运动密切相关,造成了个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个人实践上的群体信仰惯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个人生产实践主要是市场经济活动。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体心理惯性与个体经济活动之间形成了历史意识与现实状况的错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信仰异动。

(一)历史心理惯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所形成的群体信仰惯性

“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1]由于近代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宏观社会实践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个体实践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总之,我们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2]110“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2]101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实践主要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计划经济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宏观社会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其个体实践是社会主义集体劳动,是以响应党中央的政治号召和完成政治目标为特征的政治实践。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个体实践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实践是相一致的。这些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实践都突出集体主义原则,追求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注重良好的道德修养。“共产主义道德就是要求人们按照集体主义的原则,为了共同的目标,通过共同的斗争以及对社会义务的自觉认识,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3]

可以发现,历史上,囿于中国的时代条件和社会任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是个体参加民族、民主革命以及集体性生产劳动,其根本特点在于以集体为价值本位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政治性实践。正是由于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形式形成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理解的历史心理惯性,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实践途径只能是参加政治性的群众运动。

(二)现实经济转型: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个体信仰异动

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商品经济关系决定了以个体为价值本位的思维方式,取代了战争革命年代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主义观念,个人从事商品生产实践,以个体为本位,个体主体性开始凸显。对个人幸福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个人实践的主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中,人们遵从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个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似乎曲高而和寡,难以落实。

如果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实践固化于参加大规模政治性的群众运动,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体来说,就只能更多地沦为一种政治口号,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过时。反之,功利主义幸福观很容易左右人们的价值观。

功利主义幸福观作为市场经济的副产品,其核心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道德,将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和自我利益的追求作为评判标准,以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最为典型。功利主义的“目的伦理学以获得更大快乐和幸福为自己的唯一追求。”[4]可以说,功利主义幸福观将功利行为看成道德行为,这使得行为的道德性隶属于主体自身的目的性;这样,鉴于具体主体判断标准、原则出现多元化,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自然导致“礼崩乐坏”式的囚徒困境。功利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有根本区别的,也是造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异动的根本原因。而要消弭这种异动,就必须关注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微观层面上的个人实践形式,使马克思主义信仰重新与个人实践密切联系,成为指导个人生活实践的理论指南和精神归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践与个人的价值理想、实践紧密联系,形成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之间紧密的价值共识和精神纽带。

二、异动的消弭:幸福活动和个人德行的统一

只有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体实践,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异动问题。

(一)幸福活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中国社会由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实践由大规模的群众革命转向以法律为依据的商品经济活动,个人实践由参加集体劳动转向个体商品生产。个人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实践,以个体价值本位为特征,主张主体性的凸显和对个体幸福活动的追求,构成了当前个人实践活动的主体精神和价值目标。与此相对应,个体生产实践活动以个体价值为本位,以个人欲望与利益为道德衡量标准,出现了个体价值多元化现象,与计划经济体制有很大不同。

在计划经济下,国家计划的具体实行,除了硬性行政命令,更多依靠个体道德的自律行为,倡导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体参加集体劳动生产带有一种为国家、为集体奉献自我的道德主义色彩。而市场经济下,人们主要受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以个体价值为本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人们行为的道德色彩相对减弱,其本质是逐利行为。功利主义是商品经济关系在个体价值层面的集中体现。

良好的伦理环境能够减少市场主体的不确定性行为,以及市场风险和市场相关制度的运行成本,反之则反是。功利主义思想以个体欲望或利益为道德衡量标准,很容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导致个体投机行为,诱发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对市场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功利主义对个人精神生活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功利主义将个体道德目标定义为以个人欲望为出发点的个人幸福固然具有一定现实合理性,但是将个人幸福作为唯一道德目标和道德准则大肆宣扬,将会导致个体走向道德虚无主义。人们追求物质享受为目标的幸福活动在消费主义的引导下,容易走向庸俗的物质享乐主义,形成商品拜物教;而个人幸福中所倡导的情感追求,是以个人欲望为基础的非理性情感,容易使个体行为倾向于道德非理性主义。因此,无论从减少市场风险和相关制度运行成本角度,还是从功利主义所导致的精神危机层面,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特点和价值立场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与功利主义思想划清界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社会实践要反对极端利己主义道德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个人从事商品生产成为主要社会实践形式,使得市场经济的个体本位代替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本位,个人的商品生产活动形式代替了集体劳动形式。因此,建立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个体实践至关重要。

为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使人们形成道德直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激励和鼓舞人,极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片面追逐个人物欲享受;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准则,反对以个人主观感受为道德衡量标准的道德虚无主义。

(二)个人德行和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相呼应

将马克思主义精神要求和现实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与中国优秀伦理传统相结合,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化为个人行动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实践形式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价值立场和中国传统伦理的优秀精神、优良传统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同极端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划清界限,将个人实践纳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立场要求之下。具体来说,通过个人追求幸福的活动和个人的德行事业共同构成个人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并以个人德行事业为个人追求幸福的伦理标准和价值导向。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伦理传统结合,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伦理精神之中,注重以修身为手段的个人德行事业,培养中国式的个人道德直觉和道德情操,符合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气质,人们才更容易接受。个人道德直觉是一种道德理性,约束和规范个人逐利行为,这是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综合要求。

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和中国注重实践的传统相结合,融入个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品格,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融入个人追求幸福活动之中,凸显个体的主体精神和价值,指向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彰显了“天行健,君子将自强不息”的中国伦理传统和人格品质。其次,中国伦理传统中的修身实践不是提倡个体主义,而是强调将个体修行与家、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相联系的整体观念,是一种基于个体又超越个体的价值本位。中国伦理传统中的超个体价值本位,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价值观念不谋而合,而以追求个人德行事业为价值目标的修身实践正好耦合马克思主义个体实践活动的伦理要求。另外,个体实践不仅以逐利为出发点,也注重个人德行精神境界提升。一方面,要承认人的主体需要,承认个体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还要强调超越个体本位,通过修身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通过成就个人德行事业使个人与人民立场的价值观念相一致,克服极端利己主义、非理性主义思想和行为。最终建立一种基于个人又超越个人的价值本位,使追求个人幸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联系,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性信仰和个人直觉式的道德生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7.

[4]余仕麒.伦理学要义[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25.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主义信仰”之根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的信仰困境和信仰塑造 
互联网时代怎样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现代化视域下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和机制探析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前提性问题思考
解读“信仰”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