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丰富载体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丹东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春波访谈录

2015-11-15 12:45李兵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丹东市体育教师体育

本刊记者 李兵

创新思路 丰富载体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丹东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春波访谈录

本刊记者 李兵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坐落在秀美的鸭绿江边。体育工作在丹东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里是国家唯一的“毽球城”,也是著名的“篮球城”,培养出了王丽萍等奥运冠军和李晓勇等国家著名运动员。10月11日,适逢辽宁省校园足球初、高中分区赛在丹东二中举行,《中国学校体育》、《校园足球》跟随辽宁省学生体育发展中心到丹东基层学校进行学校体育工作调研,本刊记者借机对丹东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春波进行了专访。见到姜局长本人时,从外貌上看感觉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才知道他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和参与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带给他的青春和自信清晰可见。

中国学校体育:姜局长好,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吗?请谈谈您的体育情结。

姜春波:是的,我非常热爱体育锻炼,也经常参加各个体育项目的比赛。我对体育的情有独钟与我学生时代参与体育活动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在大学期间我就是学生会主席兼体育部长,不论大球还是小球,只要是跟球沾边的,我感觉我都不差,因此我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而且都是主力。另外我爆发力比较好,上大学时参加运动会的铅球项目也是第一名。工作后虽然一直在教育系统,但平时也参加民间团体的篮球、排球队。我当局长之后搞了一个排球比赛,要求每个学校各派一名校级领导和一名中层参加,我自己也代表教育局机关打,而且打满全场。通过这样的集体活动,学校的凝聚力得以充分展现,队员的集体荣誉感也全部迸发出来。比赛到现在已经是第四年了,效果非常好,场面非常热烈,学校也很用心,而这些都离不开省、市领导的支持。

中国学校体育: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丹东市学校体育的相关情况。

姜春波:一些学校体育工作共性的东西就不说了。我们丹东市学校体育涉及到工程和项目的一个是场地与器材的建设工程,另一个就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工程。还有两个试验项目,一个是促进各个学校发展的项目,还有一个就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项目。

场地和器材建设是硬件投入。丹东市的GDP和经济与其他地市相比较为落后,但我们在硬件建设方面还是相当舍得投入的,市政府也非常重视体育民生工作。特别是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建设这块,我市中小学的塑胶场地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铺建完成,这个步伐还是比较快的。接下来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工程,这里面包括一些小工程,如让学生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饭、乘上安全车、用上洁净厕等。而中小学生减负这方面,我们在体育上寻找突破口,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到目前,全市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开展了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太极拳、空竹、花绳、毽球、拔河、跆拳道等特色体育活动,做到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中央电视台曾用很大的篇幅专题报道了我市振兴区福春小学的篮球特色活动,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好评。

中国学校体育:我看到现在丹东市中考体育的分值在增加,也有主张增加中考体育的分值甚至让体育进入高考的声音,您个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姜春波:丹东市中考体育现在是60分,包括过程性评价的20分和终结性评价的40分。我认为中考体育属于激励机制。关于这个激励机制,丹东市这几年在一些项目上有所变化,比如达到市运动会田径比赛前8名的,足、篮、排比赛前6名队伍的主力队员,以及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这些项目前3名的,中考的时候都算满分。对于将体育学科列入考试和学生的综合评价这一点我举双手赞成,既然有考试,体育就是一门学科,这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以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的这种状况,体育的分数是不能打折扣的,体育学科在综合素质评价里面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学校体育: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您是怎么看待体育和德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或者说您认为哪一个更重要?

姜春波:我认为德育和体育应该是并重的关系,没有良好的体魄,没有健康,谈何品德。体育有三个功能:第一个是强身健体,第二个是形成技能,并让学生热爱运动,第三个就是立德树人。其实体育工作就是德育工作,参与体育活动就是体验式的德育教育,怎样看待一场比赛的胜负,怎样面对顺境和逆境,怎样学会团队合作,怎样锻炼意志品质等等,都能在这里面体现出来,所以我说体育本身就蕴含德育。

中国学校体育:刚才您谈到健康工程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那么丹东市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监控方面做了哪些主要的工作?

姜春波:这两年教育局对体质监测这块非常重视,把整个体质监测结果进行通报,对一些数据连续下滑的学校,我们将会约谈其校长并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如果在考核中达不到合格标准或因没有执行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规定而造成学生体质连续下降的,则在各种评优评先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使学生体质逐年提高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各级各类学校始终坚持对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和效果评价,并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考核体育教师及班主任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达标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选三好班级、三好学生和保送到上一级学校的重要指标。国家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方面这么多年费这么大心血来做,作为地方也必须要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在体质监测方面提出了九个字的要求“测没测,准不准,报没报”,并且逐步把它和中考挂钩。下一步还要加强对一些薄弱环节(如私立学校、职业学校)的监控。

中国学校体育:丹东市在体育教师的科研和技能等教学基本功方面有哪些要求?

姜春波:目前,丹东市直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均按照国家要求配齐了体育教师,市、县、区教师进修学院(校)均设立有体育卫生艺术研训部,配备了专业教研员。每年都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教学、科研指导。我们印发了《丹东市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管理暂行规定》,定期组织体育教学现场会,开展优秀课、示范课和大课间活动评比,不断提升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每年组织两次送教下乡活动,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水平薄弱的问题。每年召开一次体育教学观摩会,引领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另外,从2011年开始,我们开展“万名教师大练兵”活动,积极促进体育教学科研项目,逐步完善各级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对教师个体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我们还着力打造丹东市优秀体育教研组,每三年评选一次市级优秀体育学科校本教材,加强体育精品课程项目建设。

中国学校体育:丹东市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是否打折扣?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是否有补贴?体育教师专项培训是否能保障?

姜春波:我负责任地讲,我们丹东市在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这一点上是没有打折扣的,和其他学科老师同等对待。但在偏远农村还是存在师资不足的现象,且农村的教师目前还没有补贴。其实不光丹东市,从全国来讲,整个教育系统的教师结构性缺编也是很严重的,我个人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省里的特岗政策来补充。体育教师培训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教师培训都被列入教育局的计划,每年寒暑假都会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培训,有通识也有专业性培训,而且经费有保障,老师来了之后衣食住行全都免费。

中国学校体育:请您对下一步丹东市的学校体育工作做个展望。

姜春波:近几年丹东市学校体育工作的进步离不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局也加大了制度建设,使丹东市学校体育工作步入了正规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良性发展轨道。目前,社会还是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大气氛,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深化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继续抓好“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建设工程、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工程、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试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试验”等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的工程和项目,确保丹东市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丹东市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全家谈祖国变化
原来我挺厉害的
跳绳
鸭绿江公园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