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应用辨误(五)

2015-11-16 14:13嘉行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望文生义瓜田写文章

嘉行

“瓜田李下”不是瓜圃田园

从网上看到这样两句话:“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化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散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君主住在那里,臣民们在瓜田李下过着安康的生活。”这是两个错用成语“瓜田李下”的例子,原因在于不懂“瓜田李下”的确切含义。

“瓜田李下”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是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在李树下通过,不可举手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来就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景。晋·干宝《搜神记·贾文合》:“女曰:‘某,三河人,父见为弋阳令,昨被召来,今却得还。遇日暮,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望君之容,必是贤者,是以停留,依凭左右。”梁晓声《京华闻见录》:“未经组长允许,倘若是将一位女作者在整个主楼无人的情况下邀到办公室交谈,又倘若不但是位女作者,还是个姑娘,那岂非会引起‘瓜田李下之嫌?”

由此可见,“瓜田李下”只能用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一种场景。可是上面所引网上的两句话,竟然按字面义胡乱比附,把它理解成种植瓜果桃李的田园,可以在那里逍遥自在,安居乐业,纯属望文生义。

“文不加点”不是写文章不加标点

“文不加点”是个褒义成语,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意思是写文章不用涂改就一气呵成(古人竖行书写,写错了的字就在右上角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初学记》卷十七引汉·张衡《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苏雪林《我的写作习惯》:“我的文思最为迟钝,别人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或日写万字,文不加点,我只有羡慕的份儿,我自己便是一二千字的小文,也要费上两三天的工夫才写得成。”

但实际应用中,有人常把“文不加点”误判为贬义成语,误认为是写文章不加标点,与该成语的本意相矛盾。类似这样的句子在网上是常常可以看到的:“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呈现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点,难以断句,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之所以造成误用,原因是根本没有弄懂何谓“加点”,这个“点”就是校点、修改的意思。可见使用成语千万不可望文生义,以免贻笑大方。

猜你喜欢
望文生义瓜田写文章
“瓜田明珠”“瓜奶奶”: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不可“望文生义“的英语副词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呱呱叫的瓜田
宋就不计前嫌
给别人的瓜田浇点儿水
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
翻译切莫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