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城红色大街往昔

2015-11-18 02:42林光贵刘伟权
文史春秋 2015年5期
关键词:粤东百色会馆

● 林光贵 刘伟权

百色城又称“鹅城”,是一座具有近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广西西部右江上游的鹅江与澄碧河交汇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城东、城南一马平川,又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结合部,历来为滇、黔、桂三省(区)边境的交通枢纽。

“百色”由壮语“博涩寨”演变而来,意为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所以在还没有公路、铁路,更无高速公路和民航机场的年代中,交通十分落后,百色周边及滇黔毗邻的山区县城、村寨就通过羊肠小道,采用“山间铃响马帮来”的传统方法把土特产品运到百色城,然后由木帆船装载通过右江运到南宁、梧州、广州甚至香港,再把日用百货等工业品运回来,因此百色自古以来就是桂西地区的一个商品集散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百色已建成航空线、铁路、高速公路、二级公路等水陆空皆有,交通四通八达和大西南出海主要通道的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在百色城许多旧街巷的逐步改建、扩建中,那条具有革命红色意义的当年红七军军部驻地“粤东会馆”所在地的大街(即现解放街),是惟一保存原来风貌的主要街道。现笔者将其往昔状况记叙如下,以飨读者。

据清光绪七年(1828年) 编纂的《百色厅志》中即有“大街及上大街”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 的记载,算来距今已有近300年。大街全长约400多米、宽4米左右。初建的路面为大石条铺就,每块约长1.5米、宽0.4米、厚0.15米。大街两旁各有30多间全是竹木结构的低矮平房。街的东侧是较小的澄碧河,与南面鹅江(也叫“大河”) 汇合成为右江大型船舶运输的起点(鹅江可通小型的两头朝上弯的“剥隘艇”,直通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当时有不少剥隘人到百色经商、婚嫁),因此大街东傍的大码头、二码头,便成为船运货物来往停泊装卸的主要地方。

早在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就陆续有大量外地商贾到百色投资经商,特别以广东商人居多,其中也有随老板来当伙计的。这些粤人为了广东老乡来往食宿及同乡联谊活动能有个方便的场地,由广东老板梁煜发起募捐筹款,在大街的中段兴建了一座大庙宇式的房屋,大概可容纳百余人聚会,取名“粤东会馆”。在当时无钢筋、水泥的情况下,搭建该馆使用的建筑材料只有砖、石、石灰、红木(白话叫“宪木”) 琉璃瓦等,整个粤东会馆的建筑无一寸钢筋、无一颗铁钉、无一两水泥,石和木的柱子、横梁采用榫头结构,全凭人工操作而建成。墙上高处画有五彩的“八仙过海”等古代故事图画,屋顶竖有瓷制人物画像,这座古色古香、结实牢固的建筑至今依然如故,可说是百色城优质古建筑物的典型代表。此后,广东新会商人还在大街北端街头、福建商人在大街中段(现右江区百色镇政府驻地),分别建成规模较小的灵洲会馆、永定会馆。

具有革命红色意义的粤东会馆所在地——百色解放街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举行百色起义时,军部即设在粤东会馆,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就在此馆办公。现粤东会馆大门前就挂有当年邓小平亲笔题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的牌子,百色也因此成为“全国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所以百色大街(现称解放街) 随之成为“红色大街”,每年到此观光瞻仰者络绎不绝,令人叹为观止。

话说回头,广东商人很有经济头脑,认为改建大街更便利于临江商品装卸,促进百色商业繁荣,因此以广东老板刘子隆为首集资,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重新修建大街。修建大街首先要购买大批水泥,因为当时国产水泥厂极少,百色更是没有,便从国外进口榄形木桶装的“红毛泥”(也叫“洋灰”),把原来路面铺的石条掀走,街道拓宽约10米,同时引进广东岭南砖木结构的骑楼(当时百姓叫“洋楼”)式楼房(现在广州、南宁、百色、梧州、北海等市仍保留原有骑楼的街道。因为这是一种适应亚热带气候方便行人遮日蔽雨,具有地域风格、地方特色和历史记载的建筑)。街面(包括骑楼下的人行道及可行车的大码头)则改铺光滑亮丽的水泥。从此,大街成为当时百色城惟一用水泥铺的最宽阔、最平坦的街道,同时也是惟一豪华的全楼房一条街,由此也就成为服装、鞋袜、棉布、书店、文具、中药、西药、酒楼、旅馆、土特产等综合性的零售和批发商铺最集中的街道,因此这条街道来往行人也最多。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百色县国民党县政府为了吹捧“抗战领袖”蒋介石(字正中,当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把大街更名为“中正街”,由于全城人及常来百色做生意的人都习惯叫“大街”,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所以“中正街”这个街名很快流产了。直到1949年1月5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百色城,首先渡河从大码头进入大街,并且在粤东会馆门前举行政策宣讲同时解放军文工团在大街上巡回演出“跑旱船”、扭秧歌、唱红歌,吸引了人头攒动的观众。为了纪念解放军解放百色首进的街道,大街便改名“解放街”,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百色城大街小巷不断改造扩建,所以许多房东老板也想适应时势把旧骑楼推倒另建现代化新式高楼可是,由于解放街是百色城惟一保存完整无损的古街道、古建筑,特别是粤东会馆,既有古文化遗产的特色,又因系“红七军军部旧址”而被中央文明办定为“全国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成为一个具有红色意义的旅游点景。因此中共百色市委、市政府决定保留解放街史迹的古色风貌而且拨出专款,对已陷裂的原水泥路面和整条街上年久失修的楼房进行粉刷装修将曾被铲除的商店字号还原并且规定街上楼房修建不准加高于粤东会馆,让古色古香并具有伟大红色意义的粤东会馆永远立于革命老区的红城百色之中。

猜你喜欢
粤东百色会馆
一岩九饮会馆
红色情 百色梦
攻坚百色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粤东剧界演变发展及其戏剧史意义
镇远·两湖会馆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
百色水利枢纽首次蓄满泄洪
百色
中控签约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