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仁者爱人

2015-11-18 18:44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 2015年2期
关键词:仁者仁爱论语

Analects of Confucius:The Benevolent Loves Others

Xu Xiaoyue

Abstract Confucius has“Ren”(benevolence)as the core category of his thought and his work Analects of Confucius,the idea of“the benevolent loves others”as proposition, love as the essence of spirit. Love should be showed in the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love,loyalty and forgiveness ,as well as benefaction to people. The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especially forgiveness, is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interpersonal rule, characterized by cultural spirit of contemporary value, and enriched in the eternal charm, which is borderless, spaceless and timeless.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love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words,that is to say, mind, emotion, giving, respect and tolerance. The reading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understanding the way of benevolence and advocacy of the love of people can help us realize the goal of purification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forming character from studies, spiritual pleasure,happy life and peaceful life.

Keywords Confucius. Analects of Confucius. Benevolence.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Love.

引子

我首先谈我们南图阅读节,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第五届阅读节了,前四届分别就《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展开了阅读和讨论。应该说,通过研读,收效甚好。南图阅读节已然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一个品牌。如果说前四年我们的重点是放在文学方面的话,从今年开始,未来四年我们分别将就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道两家经典展开研读。也就是说,南图阅读节从文学名著转到了理论思想经典。我们围绕寄寓孔孟老庄思想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逐次进行深入阅读。读书学习,其终的究竟为何?这是每一位阅读者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读书是学问,教人如何读书更是学问。而何者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问呢?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对学问的理解,真正称得上学问的那是要与人的心性、人性、生命以及人生紧密相联的。惟其如此,所有的学问都要与生命打通。孟子直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读书做学问,其终的只是将每个人不小心跑掉的良心寻求回来而已。在这里着实需要体悟和玩味的是古人这样一句话“只是比他人读得别些子”(南宋陆九渊语),所谓的“读得别些子”之精要处在于,“读书学习”“著书立说”“教学科研”不是为了出成果而出成果,不是为了追名逐利,更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自己精神境界的提高,心灵世界的净化,生命层次的升华。总之,要让读书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知书、好书、乐书以实现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愉悦精神、快乐人生、安顿生命之目的。具体到我们本次要阅读的《论语》,怎样来读它呢?我在这里引用一段北宋思想家程颐的话,他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以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这是在告诉人们,读任何的经典,一定要跟生命打通,一定要融化在血液中,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此乃我们举办任何一次阅读节和选择经典来阅读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我们南图引为自豪的柳诒徵馆长,他是南图源头馆之一的国立江苏国学图书馆馆长。他在其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中说道:“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就没有中国文化,自孔子之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所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所开。”通俗的说,我们讲中国文化,那就要讲孔子,为什么?我们中华文明有5000年,前面2500年由他老人家给我们继承了,以后2500年又由他老人家开创了,这叫继往开来。孔子如此之重要,表现在哪里呢?他的思想寄寓在哪里呢?答案是,就在《论语》之中。而《论语》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那就是仁。

好了,我现在正式开始评点三位专家的论述。我给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仁者爱人”,这个命题中共有四个字,“仁”“爱”“人”三个字是实词,而“者”字则是个虚词。既然他们仨人讲了实词,那我就来重点讲讲虚词,我就讲这个“者”。什么是“者”,尽管它的含义和用法很多,但这个“者”字往往用来组成一个判断句。在“仁者爱人”这个句子中,“者”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所谓“仁者爱人”,就是说,所谓“仁”就是“爱人”,所以实际上我将对“仁者爱人”这个总命题和思想进行全面的阐释。

南京大学赖永海老师讲仁是孝悌、亲亲。他讲的真的没错,正确无比。包括赖老师和浙江大学董平老师讲的爱是忠恕之道,真是正确无比,江苏党校杨明副校长讲的仁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为政以德、惠民待人,讲的真是正确无比。所以说,我就要告诉大家,仁是什么?仁是这三个方面的总和。但这三个方面总和一定要落实在一个字上,那就是爱。我始终认为讨论孔子的仁学思想,一定要做到全面。极而言之,孔子讲仁,第一个层面就是孝悌之爱,第二个层次就是忠恕之爱,第三个层次就是惠民之爱。第一个是由赖老师完成的,第二个是由董教授完成的,第三个是由杨教授完成的。当然我这三个总结,孝悌之爱、忠恕之爱、惠民之爱,包括爱物之爱,那是我徐小跃概括的,这种概括一定是符合《论语》本意的。

我现在告诉大家,仁在儒家的历史传承中都是按照其本意去逐渐展示它的内涵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仁的本意呢?过去在研究儒家,特别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时候,许多学者都喜欢从仁的字形上来首先确立仁的范围及其意义。并强调“仁”的写法,是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二”字,所以“仁”即是表示人与人的关系。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正是突出仁的人与人关系的性质。而随着清人对仁作出了“相人耦”的定义以后,仁的范围就局限在人与人的有关系上似乎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但是我今天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将仁的范围仅仅局限在人与人关系的观点是不对的。只要我们留意一下“仁”字的几种古体的写法,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仁所要表征的关系那是非常全面的。我在这篇文章中不能详细阐发这一观点,只是简单交待一下。仁的古字有这样几个写法。一是一个尸体的“尸”,再在尸的下面加一个“二”,写成“尸 二”(表示人与神的关系);一是上面一个“千”字,下面一个“心”字,写成“忎”(表示人同此心);一是上面一个“身”字,下面一个“心”字,写成“身”(表示身与心的关系)。你要再注意的话,就可发现,这个“仁”字怎么写法啊?左边单人旁,如将其拉直就是“一”的符号,右边那个二,就是“--”的符号。“一”代表的是“阳爻”,“--”代表的是“阴爻”。所以说,仁就是表示阴阳的相配与和合,从而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再加上传统的定义,即二人为仁,表示人与人的关系。至此,我们将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答案就非常清楚了。仁实际上是包括了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的多重关系!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对表征多重关系的仁,是如何定性的呢?也就是说,各种关系要建立在什么样的共同基础之上呢?古人给出了答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仁者,亲也。”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人与神,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和身与心,彼此的关系一定要建立在亲爱的基础上。应该说,这是仁所要反映的本质。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儒家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实际上都把上述的多重关系给充分展现了。孔子的学说实际上就是“成己成人”之学。什么叫成己成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叫成己成人。这是一个爱的基础,还有一个爱的根本基础,那就是孝悌。赖老师重点谈了这方面的内容。《论语》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强调孝悌之爱。而孝悌之爱则是爱的最根本表现,或说是仁爱的基础。这是我概括的第一层次。但实施了这个孝悌之爱以后该怎么做呢?董教授讲的观点非常之好。一个人生下来,其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家。但等你长大了,一定是要走出家门迈入社会的。所以说这个爱一定要落实在成己成人之上。在社会中主要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重关系,一直是包括孔子在内的所有儒家皆非常重视的问题。所以孔子那么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原则。此处的“人”一定就是指自己父母兄弟之外的人。所以说人与人相爱是要建立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孔子没有对一撇一捺的“人”作出规定,也就是说,孔子并没有明确将“仁爱”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来强调。到了孟子这里,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孟子直接将仁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他说,“仁者,人也”,“仁者,人之安宅也”。不但如此,孟子还将仁爱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万物的关系。换句话说,孔子只讲“成己成人”,而孟子不仅讲“成己成人”,而且也讲“成人成物”。比如孟子在讲“成己成人”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幼吾幼”就是叫“成己”;“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就是叫“成人”。那什么叫“成己成物”呢?这就是孟子著名的“亲亲、仁民、爱物”的思想,“爱物”即是“成物”。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唐代的韩愈发展了孟子的思想。他在《原道篇》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所谓博爱当然是最广泛的爱了,包括了宇宙间的所有存在。到了宋明理学那里,仁爱的范围不但扩大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理学家将人与万物的关系定位在平等无二的高度。北宋张载那句名言这样说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胞物与”这个成语即来源于此。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境界。顺便说一句,“天人合一”这个概念一直到北宋的张载才被第一次提出来。到了北宋的程颢,他直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他还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由此可见,强调“己、人、物”关系的合一仁爱,此乃是儒家仁爱思想长期发展的结果。

我们在读《论语》时应当抓住它的核心之所在,因为只有搞懂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才能贯通整个儒家思想的主旨和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们上面已经多次指出,孔子仁学思想的主旨和精神就是一个字——“爱”,孔子以“仁”这个范畴来表达它。

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仁的最本质的精神是“爱人”,这应该说是学界较为普遍的认知。但对孔子有关“仁”的界说,学界也是存在不同看法的。当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究竟什么是“仁”,在孔子及其著作《论语》中有着大量不同的界定。过去人喜欢将这一原因归结于孔子所主张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孔子会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场景来展开对所谓“仁”进行具体而又鲜活的表述。然而,在我看来这只是表象上的解答,其实孔子之所以对“仁”有不同的解释和规定,真正的原因是在于“仁”这个概念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于此,当然就应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来探析“仁”的含义及其精神实质。

作为一个研究孔子仁爱思想的学者来说,其任务和目的不仅是说清楚孔子是怎样定义和规范“仁”这一概念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揭示出“仁”这一概念的背后所要表征的是什么样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正是基于这一论述的考虑,我在这里将采取一种新的论述方法。具体说来,我是按照《论语》章节的先后顺序,将涉及到的有关“仁”定义性的问题一一列出,这样做的目的是力求全面展现孔子及其《论语》对“仁”的论述。而为了方便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人都能很好地理解,我会将所有段落先翻译成现代汉语。在此基础之上,再逐一进行辨析和讨论,并最终探究蕴含其中的思想理念及其精神。

《学而篇第一》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注:译文全按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下同。)

《学而篇第一》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里仁篇第四》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雍也篇第六》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文:樊迟问怎样才算聪明。孔子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义”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又问怎样才叫做有仁德。孔子道,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后收获果实,可以说是仁德了。)

《雍也篇第六》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讲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道,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甚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颜渊篇第十二》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颜渊篇第十二》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仲弓问仁德。孔子道,出门[工作]好像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都得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

《颜渊篇第十二》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译文:司马牛问仁德。孔子道,仁人,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道,言语迟钝,这就叫着仁了吗?孔子道,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

《颜渊篇第十二》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译文:樊迟问仁。孔子道,爱人。又问智。孔子道,善于鉴别人物。)

《子路篇第十三》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译文:樊迟问仁。孔子道,平日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为别人忠心诚意。这几种品德,纵到外国去,也是不能废弃的。)

《子路篇第十三》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译文:孔子说,刚强、果决、朴质,而言语不轻易出口,有这四种品德的人近于仁德。)

《宪问篇第十四》14·1“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仁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译文:原宪问道,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心四种毛病都不曾表现过,这可以说是仁人了吗?孔子道,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了,若说是仁人,那我不能同意。)

《卫灵公篇第十五》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文: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道,工人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搞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

《卫灵公篇第十五》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阳货篇第十七》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使人。”(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道,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人了。子张道,请问哪五种。孔子道,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阳货篇第十七》17·21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译文:宰我退了出来。孔子道,宰我真不仁呀!儿女生下地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的。宰我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着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子张篇第十九》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以上就是我从定义的角度归纳了《论语》中有关“仁”的论述,而不是仅仅指出《论语》当中出现过多少次“仁”。因为大家知道,《论语》中共出现109次“仁”字,但这其中许多不具有定义和规定的性质。那么,从以上引证中,我试图将《论语》中“仁”的几种含义归纳如下:

其一,仁是孝悌。或者倒过来说,孝悌是仁,且是仁的基础和根本。这是一种血缘和自然关系上的“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孝亲和敬顺”。

其二,出言谨慎,内外一致,言行合一是仁。反过来说,花言巧语,言不由衷,虚情假意,内外不一,言行不一等是“不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真实无华”。

其三,勤劳为先,迎难而上,索取次之是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奉献和给予”。

其四,忠恕是仁。己立立人,已达达人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忠恕”二字皆有“心”。说明它们是一种情感和心理状态。我将此概括为如下几心:宽广之心,真诚之心,实在之心,宽容之心。此乃“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之谓也。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对他人“帮助和给予”;给他人“尊重、平等、独立、自由”。

其五,克制自己,按规矩和礼法行事是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他人为上,社会为先”,具有牺牲“小我”、成全“他人”的胸怀,所以亦关乎“克己奉公”“恪守规范”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其六,严肃认真,小心谨慎,无怨无悔是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恭敬、宽容、忍耐”。因为一个严肃认真和小心谨慎的人,那一定会对事对人,尤其是对人常怀敬重之心,尊重之情。另外,常常喜欢报怨的人是缺乏宽容之心和忍耐之心的。爱要体现在对他人缺点和过失的宽容和谅解上。

其七,爱人是仁。这是仁的总原则和精神。“仁者爱人也”是孔子以及整个儒家思想的最高命题。所以,《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的这句话,“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向被研究者视为是孔子对“仁”之内涵最直接和明了的诠释。当然,这种“爱”正是我们上面所说到的那样,它是需要通过许多具体的情怀和精神而得到体现的。

其八,恭敬、庄重、忠实是仁。行为举止谦恭有礼,做事工作认真敬业,待人真心实意。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诚信”和“真实”。实际上这涉及到“仁爱”的前提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出于真挚和诚信的情感,表现出“仁”概念所包含的那一切的情怀和精神,也才能称得上“真爱”。说得通俗些,如果没有“真”“诚”“信”的“爱”,那只能被称为“假爱”“虚伪之爱”。

其九,坚毅、果敢、坚强、质朴、谨慎、拘谨是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真诚和恭敬”。谈话时不要夸夸其谈,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否则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和不恭敬。本质朴实的人一定是真诚待人和小心谨慎的人。

其十,注意方式方法,团结依靠仁人贤士是仁。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尊重和虚心”。能够注意方式方法的人一定是能充分考虑到他人感受的人,这就是一种尊重。不自以为是,依靠并团结他人,这就是一种虚心。

其十一,恭敬(谦恭、庄重)、宽容(宽厚)、诚信(诚实)、勤勉(勤敏)[道德践履]、恩惠(慈惠)是仁。这是仁的五个具体的德目,也是实行仁德的具体行为方式。此五德可视作是“仁”的含义及其精神的具体展开。

其十二,学、记、问、思是仁。学是广泛的学,记(志)是认真的取,问是恳切的问,思是律己切实的思。此要引出的情怀和精神是“谦虚、认真、恳切、律己”。也就是说,为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学的广泛,取的认真,问的恳切,思的切实,那还不是取决于实施这些行为的主体者对他人的尊重情怀吗?一个人之所以谦虚待人,放下身段,严于律已,其根本原因正是在于尊重别人的感受,给别人带去轻松、赞誉、信心和欢喜。

总结上述之论,《论语》之“仁”,其总的情怀和精神就是一个字,那就是“爱”。爱是一种忠诚和善意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它表现在多个方面。所以,如果仅从一个或少许几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那一定是不全面的,不丰满的。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这样一个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孔子的“仁爱”才是符合真义和本义的。其重大的意义也只有通过这多种含义的展开才能实现。我认为,对存在于《论语》之中有关“仁”的定义和规定的归纳以及对其情怀和精神的抽象,对准确揭示和认识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有着直接的帮助。说的具体些,《论语》中有许多对“仁”的规定并不能直接呈现其意义,它需要一个进一步的转换,方能呈现其义。这是在以前研究《论语》当中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的地方。例如,如何从《卫灵公篇第十五》“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段话中抽象出“仁爱”本义呢?这显然需要通过转换和更深入的分析才能呈现出来。

以上我们在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里和一个非常精深的理念面揭示了孔子“仁爱”思想的情怀和精神,从中可以发现,孔子是在人与人的关系框架内来定位和定性人与人相处的关系的。换句话说,孔子的“仁”是专门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他是完全从“仁”这个汉字的会意处来理解的。“二人为仁”,“从人从二”,“相人耦”此之谓也。在孔子那里,人与人相爱的关系又是具体通过不同对象之间有关系来得到确证的。血缘关系表现为“孝悌”,人际关系表现为“忠恕”,落实到实际中表现为“惠民”。所以,我们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概括孔子的“仁爱”:其一是孝悌之爱,其二是忠恕之爱,其三是惠民之爱。

在此基础上,孔子紧紧抓住“心”,也即情感和心理来展开他的仁学思想的构建。在孔子看来,“仁爱”首先应被视作是一种情感和心理的表现和状态。繁体字的“愛”是有“心”的,这是一种“真诚、忠诚、良善”之心,具体表现为亲近、关切、扶助、帮助、珍惜、恩惠、投入、奉献、给予、尊重、平等、宽容等等之情。此心此情凝聚成精神,就形成一种力量,就变成一种追求,从而内化为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追求。

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孔子论“仁”并没有直接从人性和人心的层面来论证和讨论。上面实际上也已简单提及,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着重对“仁”的心性基础作了一定阐发。孟子明确指出:“仁,人之安宅也。”(《孟子·离娄上》)“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仁爱之心,仁爱之情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和本质属性。不但如此,孟子还将“仁”的关系范围扩大,突破人与人的关系而拓展到人以外的存在。这就是他著名的“亲亲仁民爱物”的主张。以后的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正是在此基础又进一步发展了“仁爱”思想。唐代的韩愈指出:“博爱之谓仁。”宋代的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程颢更直接将“仁”作了如下的定义。他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由此可见,由孔子建立的仁爱思想,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与宇宙天地的关系,从而在一个广大的范围内宣扬着“爱”的理念,弘扬着对待一切皆应保持着尊重、平等、宽容、善待以及和平的精神。正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协和”这一人生的最高境界长期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我们喜谈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弄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不管从哪些方面去概括,或者不管从哪些学派中去寻找,在寻找时一定要遵循思想文化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一定要确立一个标准,如此,得出的结论才是符合实际的并能得到认同的。我想这个实际和标准只能被确定为:这一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中心;这一文化是符合人性的对待;这一文化是具有浓厚的人民性。而符合这一实际和标准的当推孔子以及由他建立的仁爱思想。孔子是中国文化之中心的观点上面已有涉及。现在我想通过几则材料来向大家来说明孔子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及其优秀性。第一则: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了如下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第二则: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通过了《世界宗教会议宣言》,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被确定为全球人类应遵奉的伦理原则,此又被称为“金规则”。而全球伦理的倡导者将这个伦理的基本原则表述为“每个人都应当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并认为,这就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最小公分母,或者用“宣言”的话说,是“世界诸宗教在伦理方面现在已有的最低限度的共同之处”。第三则:1989时任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干事泰勒博士在孔子诞辰2540年纪念会上有这样一大段精彩并发人深省的论述:“如果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2500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者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许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和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则和第三则是从最原则处来高度肯定和评价孔子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观对当今和未来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和价值。而第二则明确将孔子的“恕道”思想确定为全球人类应遵奉的伦理原则,此又被称为“金规则”。这一被中国人几千年奉为“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终身可为者惟恕”的仁爱思想,与孔子以及整个儒家在多方面、多层次规定下的仁爱思想一起铸造和凝聚成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进而形成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并最终积淀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孔子的仁爱思想所要确立的当然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性。唯其如此,这一表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的孔子的仁爱思想,必然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发挥出她的巨大作用。我们的结论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了解成为这一文化中心的孔子;要了解孔子一定要全面把握他的核心思想——仁爱思想;而要把握仁爱思想一定要对构成仁爱思想的两个重要支点的“忠道”与“恕道”进行阐释。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在孔子思想中存在不存在一条“大道”。《论语》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这里,经过孔子弟子之口,明确交待了孔子思想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道”,那就是“忠恕之道”。

查遍《论语》,孔子并未对“忠道”有过界定,只是后来学者根据孔子所倡导的“主忠信”以及弟子曾子对“忠”的解释,再来寻找与此义相通的孔子的主张,并确定那就是孔子所主张的“忠道”思想。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为别人尽心尽力地去谋划着想这就是忠。能符合此义的孔子之论又当推《论语·雍而》的一段话:“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正是“为人谋”的意思。所以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被认为是孔子所主张的“忠道”了。与“忠道”相比,“恕道”就没有通过所谓的转换而获指谓,孔子在《论语》中明确说到了“恕道”的内容。《颜渊篇第十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篇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为“恕道”。至此,对孔子及其《论语》“仁道”思想的把握就实际落实到对“忠恕”二道的阐释上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道的意思是说,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的意思是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理解和掌握忠恕二道所要呼唤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和情怀,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简单的说,忠道、恕道就是叫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具体说来,忠道是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我有了,我成功了,我这个有,这个成功,自己真的觉得蛮好,孔子认为,你觉得蛮好,你感受得也蛮好,那怎么办呢?是否就停留在自己的感觉和享受上而全然不顾别人了呢?显然不可以。所以,己立己达之人,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把你认为好的东西推给别人,帮助别人实现。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谋划,如此,才完成了“忠道”的全部步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剖析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帮助你实现成立和通达,即我为什么把这个好的东西给予你。答案是:因为我胸怀宽广,所以我要给予你;因为我充分地尊重你,所以我要给予你。概而言之,忠道所突显的是“给予”;所要求的是“胸怀宽广”;所反映的是“尊重”。值得强调指出的是,爱的本质一定是给予,而不是相反的索取。一旦形成索取关系,爱就不存。而且这个给予一定是给别人,而不是自己。你仅自己捞,自己得,那就谈不上爱。再者,爱的要求一定是胸怀宽广,而不是相反的心胸狭窄。但凡心胸狭窄的人,是不可能将好处推及给他人的。这样的人只想自己获得某种荣誉地位,而不愿其他人获得,以显示自己的特殊和独有。最后爱的意识一定是尊重,而不是相反的轻视,甚而是漠视。我为什么要给你?我尊重你才给你。如我不尊重你,我本身都看不起你,那我怎么会将好处给予你呢?所以说,给予,宽广,尊重,正是忠道要呼唤的精神、情怀和意识呢!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用四句话给予忠道以经典性的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说完忠道,再谈恕道。应该承认的是,相当一部人不知道忠道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很少有人不知道恕道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如果要问恕道究竟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那就很少有人知道的了。我这里试图给大家详细辨析一下。自己不喜欢的,自己厌恶的,你不要把这些东西给予别人,这是对所谓恕的意思的直接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忠道要求的是将好的东西给予别人,而恕道要求的是不要将不好的东西给予别人。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东西叫不好的。尽管这个标准的确定有难度,但它总是要确定。中国古人给出了一个答案,这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的理解,这个超越标准一定是体现和符合人之为人的人性与一切文明之社会发展的方向。毒品一定是不好的,对不对?当年林则徐跟当时的英国女王说,你们英国人都知道鸦片是毒品,你们自己不要吃,但你非要把你不愿吃的东西强给我们中国人吃,你这样的做法就是“己所不欲,施于人”,所以有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精神。如果说,上面所谈的恕道还显得一般的话,那么,《论语》中还有另外一段话,从另外的视角体现了恕道的精神。《论语·公冶长》说:“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意思是说,我不想别人强加于我的,我也不想强加于别人。此论与儒家另一部经典《中庸》中的一段话的意思是相近的。《中庸》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诸人。”是说,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那么我也不要这样去对待别人。那什么是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正常人不愿意和不想的事情呢?答案尽管很多,但我在这里只举些例子。我不愿意别人不尊重我,看不起我,把我当狗马来驱使,把我视为土芥和小草。现在的问题是,你自己不想受到别人这样的对待,恕道就要求你,切勿不尊重别人,看不起别人,把别人当狗马来驱使,把别人视为土芥和小草。还有,我自己不想被人骗,我自己不想得到那些假冒伪劣的商品,恕道就要求你,切勿去骗别人,去向别人兜售那些假冒伪劣的商品。

另外,《大学》里面有一句话,“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亦是在申论着恕道情怀,我们对它的认知是能够挖掘出恕道的另种深义的。上面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如果你厌恶、痛恨上级对你的态度和行为,那么你就不要对你的下级采取那样的态度和行为。同理,如果你厌恶、痛恨下级对你的态度和行为,那么你就不要对你的上级采取那样的态度和行为。《大学》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絜矩之道”。在这里不妨举个例子,我不喜欢厅长、部长对我颐指气使,非常讨厌厅长、部长把我搞得滴溜溜转,我十分痛恨他们不尊重我的人格。“所恶于上”,此之谓也。那么“絜矩之道”就告诉你,你就不要对你的下属颐指气使,把他们搞得滴溜溜转,你也不要不尊重他们的人格。“毋以使下”,此之谓也;我不喜欢下属对我不忠,非常讨厌下属对我阳奉阴违,我十分痛恨他们散布谣言。“所恶于下”,此之谓也。那么,“絜矩之道”就告诉你,你就不要对你的上级不忠,对他们阳奉阴违,到处散布谣言。“毋以事上”,此之谓也。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实际上还有一层更为深刻的道理和情怀。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自己不喜欢,甚而非常憎恨某些人或某些事,但你不要强求其他人跟你持有同样的立场也去不喜欢,甚而非常憎恨某些人或某些事。一方的好恶总是想影响和左右他方的好恶,或者说,总是想别人都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做法去做,我不喜欢他,你也要与我一样不喜欢他,否则就不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为什么常说美国很霸道,原因就在于,只要是他美国不喜欢的国家,他都要求其他国家与他保持一致也要不喜欢那些国家。而我们中国常常即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思想来加以驳斥,你所反对的国家为什么强求我们也反对呢?这就不符合恕道。所以,我们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就是说,绝对不是以美国的好恶为转移。由此可见,恕道所要宣扬的意识和精神正是:宽容,独立,自主。要宽容别人与你的不一样,要尊重别人正当的个性选择和追求。道理十分清楚,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每个国家都有着他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发展道路,去建立适合自己需要的社会制度。任何其他人,其他国家都不应该去予以干涉。尊重个性,尊重不同,尊重差异。而充分尊重不同、差异和个性也正是自由的本质特征。

通过以上对恕道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探讨,我们发现,存在于恕道思想中有很多做事做人的深刻道理。惟其如此,这一思想千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在这里简单归纳一下,大家就可知道它的重要性。第一看孔子自己的选择,当有弟子向他询问可以作为一个终身奉行的人生原则的时候,孔子明确给出了答案,如果说是一个字,那就是“恕”,如果是一句话,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看孔子对恕道的定位,当有弟子表达要以恕道行事的时候,孔子说他做不到。《论语》记载:“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第三看《大学》的评价,它是把恕道视为是人生的“絜矩之道”。絜,度量;矩,画直角或正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所以所谓“絜矩之道”乃是道德上的规范。第四看近人如何评价恕道的。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曾指出:“终身可为者惟恕。”最后看两则现代西方人的认知。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已发表了如下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正是仁爱的智慧,而仁爱又具体通过忠恕两道得到体现,在忠恕两道中,孔子又选择了恕道作为人们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也正是这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称为“恕道”的思想,于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宗教会议宣言》中,被确定为全球人类应遵奉的伦理原则,此又被称为“金规则”。而全球伦理的倡导者将这个伦理的基本原则表述为“每个人都应当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可以说,这就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最小公分母,或者用“宣言”的话说,是“世界诸宗教在伦理方面现在已有的最低限度的共同之处”。可以说,孔子的智慧不仅是中国可运用的智慧,也是全世界可以运用的智慧。我们今人在研究包括孔子思想在内的中华传统思想时,都应该从这样一个角度和深度去挖掘其意义和价值。关于这一点,我认为习近平同志的话最有代表性。他指出:“把超越时空、跨越国都、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正是因为在孔子思想中存在着大量的“超越”“永恒”的东西,所以才显示出他的思想的重要和伟大,并也才决定了它的当代价值,从而给我们提出了弘扬它的历史和现实的使命和任务。

仁爱的本质在理论上得到了展开和阐发,但《论语》并没有到此止步,它还回答和解决如何将这一仁爱思想具体落实的问题。这正是孔子的“德政”思想所要做的事,此也是孔子的“惠民之爱”的内容。《论语·为政》篇明确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即以德治国,那么当政者就会像北极星一样高居天体北极,人臣和人民就像群星一样环绕在他的周围,服从他的领导和驱使。现在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政以德”这个“德”具体又是指什么呢?否则的话就显得很抽象,很笼统。所以,孔子在回答其弟子请教何为仁的时候,给出了具体答案,《论语·阳货》指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使人。’”在孔子看来,能够处处实行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五种品德便是仁人了,而以此五德来为政便是德政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孔子还深入地分析了实行这五德以后的结果。在他看来,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使唤人。能做到这五点,在政治上就落实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如果要继续追问,孔子为什么如此竭力主张德政呢?他是不是不知道行政和刑法等的统治方法和手段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作用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孔子非常明白这一方法和手段的作用,只是孔子是站在更高,更深,更久的角度和层次上来看待和选择统治方法和手段的。对此,孔子有过如下的精彩论述,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是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自知检点和改正,从而达到人心归服的最终目的。孔子所主张的“为政以德”的心理和理论基础牢牢地建立在“仁爱”两个字之上,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孔子的“德政”思想亦称为“仁政”思想。

我们以上在一个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论语》以及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有力地证明孔子及其《论语》思想的主旨正是集中体现在“仁者爱人”上。这一爱的对象是广泛的,这一爱的内涵是丰富的,这一爱的精神是深沉的。我们要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兄弟姐妹,爱别人,爱草木动物,爱天地万物,一句话,爱宇宙间的一切。那么究竟怎么爱呢?也就是说,你要学会如何爱,这实际上非常重要。我的概括是:第一,爱一定要有心。没有心哪叫爱呢?在上面我已经提到了,爱的繁体字是有“心”的,所以,我经常强调这一点,爱一定要有心,没有心怎么能爱呢?!同样,如前所述,“仁”的古字没有一个不跟心相联系的。“千”“心”为“仁”,“身”“心”为“仁”。而仁道的两大原则,忠恕二道,全是由心而构成。如果再以孔子以后的孟子之论来加以强化,则更能突显“仁”字与心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他说的仁之端的恻隐中有心,怵惕中有心,不忍中同样有心。孟子的“仁,人心也”说的这就是这个道理。第二,爱一定要有情。没有情哪叫爱呢?所以讲“仁者,亲也”。亲就是要体现亲密,亲近,亲切,亲爱之情。《说文解字》的“仁者,亲也”,此之谓也。第三,爱一定要给予。没有给予哪叫爱呢?爱一定要建立在给予的基础之上。在这里我还可以以道家与佛家有关思想加以说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也即最后一章给出如下的结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是要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尽力为别人,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愈加充实,全部给予别人,奉献别人,自己反而愈加丰富。可见,老子的“为与”思想就是“爱人”也。佛教更是以“给人以乐谓之慈,拔人以苦谓之悲”的慈悲情怀宣扬着它的“布施”“给予”的“爱人”思想。现代佛教大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主星云亦曾有“四给”理念,非常通俗地诠释了佛教的慈悲精神。所谓“四给”就是,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这些都是给别人带去幸福和快乐。第四,爱一定要尊重。没有尊重哪叫爱呢?第五,爱一定要宽容。没有宽容哪叫爱呢?概而言之,爱就是有心,有情,给予,尊重,宽容。我将其谓之爱的十字真言。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举办阅读节,我们阅读经典,我们与圣贤对话,在这之后,一定要变化气质,提升修养,好好做人。从每个个体来说,要使读经典好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知书,好书,乐书以实现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愉悦精神,快乐人生,安顿生命之目的。从国家民族来说,阅读经典,特别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史子集,要紧紧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要通过阅读和研读这些经典,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真正去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四个讲清楚”。我认为,每一位中国人,尤其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应记住它:“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来源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讲清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答案还是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应该将这一召唤作为阅读经典,研究传统,回应现实,创造未来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运用。

徐小跃 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江苏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14-12-01编校:邹婉芬)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编号:2010JDXM009)的阶段性成果;第五届南图阅读节主旨报告。

猜你喜欢
仁者仁爱论语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