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11-18 09:24沈钦彦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例数

沈钦彦

(夏邑县人民医院 康复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偏头痛又被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急性头痛类型之一,是神经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某些体液物质改变所引发的疼痛,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通常持续时间为4 ~72 h,患者同时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心悸、出汗等症状,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常规西医治疗该病虽疗效显著,但病情容易反复。偏头痛在祖国中医学中属于“头风”范畴,针灸治疗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本文以60 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针灸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月收治的60 例偏头痛患者,其中男24 例,女36 例;年龄23 ~58岁,平均(34.6±4.8)岁;病程0.6 ~7.0 a,平均(3.7±2.4)a。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17 例;年龄23 ~56 岁,平均(34.5 ±4.6)岁;病程0.6 ~6.0 a,平均(3.5 ±2.2)a。观察组中男11 例,女19 例;年龄25 ~58 岁,平均(34.7 ±4.9)岁;病程0.6 ~7 a,平均(3.8 ±2.3)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②发作时呈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活动后头痛会加重,发作时间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③伴恶心、呕吐、眩晕、发热等症状;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经CT 或MRI 检查有颅内器质性病变者;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④对本研究治疗方案中的药物过敏者[3]。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睡前给予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003)5 mg与丹参滴丸(中发实业集团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93232)5 粒口服,3 次/d。观察组则采用针灸联合头痛宁胶囊进行治疗,头痛宁胶囊(山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851)口服,4 粒/次,3 次/d。配合针灸治疗,主穴为风池、太阳、率谷穴,配穴则选择阿是穴、太冲、合谷、三阴交,在得气后留针20 min,1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汉密尔顿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HAMA、HAMD)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面情绪进行评估。

1.4 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情稳定且未见复发;显效:头痛症状显著改善,头痛强度减轻2 级,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3/5 以上;有效:头痛症状有所改善,头痛强度减轻1 级,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不足2/3;无效:头痛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不足1/3[4]。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愈8 例,显效15 例,有效5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治愈4 例,显效13例,有效4 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70.00%(21/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各项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HAMA、HAMD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VAS、HAMA、HAMD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V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负面情绪HAMA 评分 HAMD 评分观察组 30 8.74 ±0.54 3.23 ±0.45 27.30 ±4.52 30.29 ±4.42对照组 30 8.89 ±0.44 6.12 ±1.23 45.93 ±5.94 48.51 ±6.30 t 1.180 12.086 13.671 12.967 P 0.243 <0.001 <0.001 <0.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 例患者出现轻度嗜睡,但未影响治疗,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临床上较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发作时患者多会出现肢体麻木、视线模糊等先兆,数分钟后于头部一侧或双侧出现搏动性疼痛,随后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5]。该病多发于中青年期,且好发于女性。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增大,偏头痛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够明确,西医亦无特效治疗方法,西比灵是目前治疗偏头痛的首选药物,但其疗效欠佳,病情容易反复,且会出现焦虑、失眠等不良反应。随着近年来祖国中医学的蓬勃发展,其在偏头痛的治疗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属于“头风”的范畴,由气血运送失畅受阻所引发,因此临床治疗应以通络止痛、平肝熄风为主。头痛宁胶囊是由天麻、当归、丹参、川穹、白菊花、红花、桃仁、茯苓、生地、白芷等中药提取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诸药合用具有通络止痛、祛风通络、补血活血的功效[5]。为探讨针灸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其与西比灵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由此可见,针灸联合头痛胶囊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俞纪伟.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48 例[J]. 中国药业,2013,22(2):92.

[2]周志勇.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90 例临床疗效观察[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39 -142.

[3]王华.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43 例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3,12(10):539 -540.

[4]汪晶波,汪作忠.头痛宁胶囊合针刺防治偏头痛60 例[J].西部中医药,2011,24(8):67 -68.

[5]阮绍萍,袁莉,段永宏. 头痛宁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型偏头痛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2):1777 -1779.

猜你喜欢
偏头痛头痛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远离头痛的困扰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