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11-18 06:17沈浩军鲁培赵玉洁张苗董世亮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毒副放化疗胆道

沈浩军 鲁培 赵玉洁 张苗 董世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科 河南郑州 450052)

胆道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约占消化系肿瘤的3%~4%。相关研究数据表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本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虽然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具有侵袭性强、预后效果差等特点,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胆道恶性肿瘤根治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符合手术要求,临床数据显示可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不足1/3[2],因而对于那些不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急需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因此,本研究将对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来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的住院患者,以上患者均经影像学以及病理学予以确诊,排除此前接受过其他抗癌治疗以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属均于试验前在医师的告知下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患者男45例,女19例,年龄45~81岁,平均(62.65±10.27)岁,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39例,胆囊腺癌18例,下端胆管细胞癌7例,非手术原因为肿瘤局部进展伴血管侵犯及区域淋巴转移22例,出现远处转移42例;而对照组患者男44例,女18例,年龄43~80岁,平均(63.12±11.23)岁,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38例,胆囊腺癌17例,下端胆管细胞癌7例,非手术原因为肿瘤局部进展伴血管侵犯及区域淋巴转移21例,出现远处转移4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62例患者单纯采用放化疗,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γ射线放射治疗系统进行伽玛刀放疗,治疗总剂量为40~50 Gy,共治疗8~10次,多数患者为先隔日后连续治疗。另外,采用XELOX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四氢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1 000 mg/m2和维生素B6100 mg,以3周为1个疗程,共化疗3个疗程;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每次化疗期间经周围静脉给予抗EGFR Bevacizumab 5 mg/kg进行治疗,持续30~90 min。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率差异[3]。

1.3 疗效评定 抗肿瘤反应评价参照RECIST(2000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无变化(no change,NC)、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4个等级;而不良反应评价遵循2003年美国癌症委员会末端评价标准[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治疗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4.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35%,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对比(n,%)

2.2 毒副反应 治疗组的毒副反应率为23.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84%,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毒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源于胆囊、胆管上皮的亚性肿瘤,其中包括胆囊癌、胆管癌以及壶腹部癌等,多以腺癌为主,目前其发病率有所上升,而且对于大部分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病灶的机会,因而仅能通过非手术治疗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5]。其中放疗和化疗为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伽玛刀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放疗方式,其主要是将多个钴源安装在一个球型头盔内,使之聚焦于颅内的某一点,形成一窄束边缘锐利的伽马射线,在治疗时将窄束射线汇聚于病灶形成局限的高剂量区来摧毁病灶,可用于治疗全身各种肿瘤,尤其对胆道恶性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高,可使肿瘤短期内收到大剂量照射,致使瘤细胞短时间内死亡而使瘤体缩小,减轻其对胆管及周围器官组织的侵犯压迫[6];而ZELOX方案则为常用的化疗方法,其中奥沙利铂作为一种新型的铂类抗癌药,可通过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促使癌细胞死亡,有效预防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的发生,对患者的安全性较高。另外,卡培他滨作为一种新型的氟尿嘧啶类似物,可在体内转化成氟尿嘧啶而发挥药效,基于癌细胞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活性较正常细胞高,因而该药可选择性作用于癌细胞。基于放化疗的近期疗效不甚理想,并且毒副作用高,因而本研究尝试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作为抗肿瘤EGFR的靶向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晚期消化系肿瘤的治疗中[7],该药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用于治疗各类转移性癌症。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应用于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近期疗效,降低毒副反应率,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放化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Yoshikawa D,Ojima H,Wasaki M,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GFR,VEGF,and HER2 expression in ch0langiocarcinoma[J].Br JCancer,2008,98(12):418-425.

[2]魏丽,董敏,吴祥,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0):3755-3757.

[3]夏念信,邱宝安,祝建勇,等.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9):911-917.

[4]Leong E,Chen W W,NgE,et al.Outcomes from combined chem0radi0therapy in unresectable and locally advanced resected cholangi0carcinoma[J].JGastrointest Cancer,2012,43(1):50-55.

[5]牟海波,高扬,徐农.胆道肿瘤内科治疗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12,27(3):217-220.

[6]夏念信,邱宝安,温居一,等.双途径化疗联合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12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8):1888-1893.

[7]Wulf J,Guckenberger M,Haedinger U,et al.Stereotaetie radiotherapy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hepatic metastases[J].Acta Oncol,2006,45(12):838-847.

猜你喜欢
毒副放化疗胆道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