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习抽丝剥茧

2015-11-19 13:25夏梅
文理导航 2015年33期
关键词:营造氛围平等教具

夏梅

【摘 要】学习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营造氛围,利用教具,创设平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学习兴趣盎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达到激发创造的目的,从而有利于课堂效果的落实,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达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图。

【关键词】兴趣;营造氛围;教具;平等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许多科学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都与他们对某门科学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因此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学习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我做到的和准备要做的有以下几点: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学工作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怎样使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是我们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在一节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思维流动状态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启发诱导,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思维过程中,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流动性。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若没有良好的思维的流动性,就不能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后讲:“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二、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利用教具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各一个,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装满大米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又如:教学余数概念,先让学生动手分小棒:(1)9根小棒每2根为一份,可以分几份,还剩几根?(2)13根小棒,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同学可以分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毕,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说说是怎样分小棒的,从而形成表象,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下面题目应该怎样分?①有8块饼干,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 块?②有18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可以分几支,还剩几支等。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理解了被除数是总数,除数和商分别是要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余数是不够一份而多出的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清晰的表象,正确的思维才有牢固的基础。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三、创设平等,营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亲近你,作为教师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发动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拥有良好的期望,热情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并激起学生对你真诚的尊敬,因此,在能激发学生情感,催其奋进的最佳时间和场合,应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提出略高于他们实际的水准,并经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说出鼓舞他们奋发向上的评语等。

如在每次课堂作业给不同的学生写不同的评语,成绩优异的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作业有问题希望他们树立自信心与自尊心,促使他们敢为人先的决心和信心。在这里更值得注意的是成功是每个人的追求,尤其是对后进生来说,那更是一种渴望。部分学生课堂没兴趣,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自信,没有过成功的体验,有的只是冷眼与打击,久而久之,是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我抓住这一点,针对不同的同学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分享那份喜悦。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意向活动,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有意识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达到激发创造的目的,从而有利于课堂效果的落实,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达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图。

猜你喜欢
营造氛围平等教具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