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中建立第三空间
——霍米·巴巴对受殖者的身份构建

2015-11-22 07:52刘学云
剑南文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殖民者殖民话语

■刘学云

混杂中建立第三空间
——霍米·巴巴对受殖者的身份构建

■刘学云

引言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殖民主义理论思潮的焕发提供了新的动力,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身份构建成为不少研究课题围绕的中心。霍米·巴巴出生于印度孟买,但是他的血统中的波斯成分给他带来的混杂的民族身份,使得他在民族文化身份研究领域有更大的发言权。巴巴的著述为后殖民理论研究者们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基础,也为文学与文化批评开辟了新的空间。著名学者王宁认为,霍米巴巴的理论核心在于混杂策略的应用,以此来消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文化霸权,从而打破第三世界文化不被重视的局面,继而真正实现文化的全球性;其混杂性理论不仅对学术界研究文化身份和少数族裔提供理论支持,而且为第三世界批评家展示了发声的范例。他提出的混杂与矛盾状态、第三空间和拟仿等概念也被批评界广泛采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通过阐释并分析巴巴的混杂和第三空间理论,探讨巴巴关于消解两级对立,重新建构受殖者的文化地位。

一、混杂性理论

“混杂”一词源于生物学,后被引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它指不同的双方发生交流后产生的混合体具有双方特点又不同于双方,同时又具有母体双方不可比拟的优点。别名杂合性或杂糅性的混杂性,已逐渐从一个比喻化的、狭义的掺杂的名词,发展到不同传统汇合的代名词,并被应用于争论性和对抗性的新文化。霍米·巴巴承袭前人的影响,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发展中对混杂性进行了新的界定。巴巴认为殖民话语充满含混,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实际上也远比萨义德等人的论述更为复杂。因此,首先谈论其重要的混杂性理论是学习研究霍米·巴巴的理论时必不可少的。

巴巴的混杂性理论深受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杂合理论的影响。首先对混杂作了界定的巴赫金认为,混杂是指单个语句中、语句的范围内两种社会语言的混合,两种区分于时代、社会差别或其它因素的不同的语言意识之间的混合。其内涵一是一个话语单位内不同的音调、意识、意义等的混杂,即语言内部的混杂;二是两种语言的混合,两种不同的语言意识的相遇,即语言外部的混杂。这和巴巴的混杂性理论在某些方面具有共通性。巴巴结合巴赫金的理论进行后殖民研究,认为殖民与被殖民的情境相互影响,并由此形成了心理机制和语言认同之间的一个既矛盾又模糊的新的中生空间。他认为,巴赫金所强调的混杂性主体内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发声空间。这一发声空间为话语的双重性进行有效地交汇贯通提供了空间,促成新言语行为和新心理的产生,为颠覆殖民霸权和话语霸权提供基础。混杂性在巴巴的理论构建里被塑造为“殖民权力生产力的标志”,同时“表现出了所有存在于被歧视与压迫场所中的必然变形和置换。”他将混杂性这样定义:“一种逆转了殖民者的否认的殖民地语言的一个问题化,这种被否认的知识进入了主宰性话语并疏离了其权威的基础。”可以看到,他认为混杂性具有一种内在的颠覆力与能动性并瓦解了殖民话语的权威性。总体来说,霍米·巴巴在构建其混杂性理论时,试图颠覆本质主义与二元对立,也非常明显的以后结构主义的所谓文化研究语言化转向作为侧重点。

那么如何理解霍米·巴巴混杂性理论的内涵?首先,巴巴认为对混杂化的理解应该更宽泛,强调混杂化是持续的、发展着的交融混合的过程,而不是各个不同文化的简单相加。他认为混杂不见得是殖民主义的消极副产品。霍米·巴巴拒绝将殖民关系定位于对称对立,试图将混杂性塑造为政治颠覆的一种策略,并将混杂性理论应用于颠覆本质主义二元对立理论。其次,巴巴的混杂性不仅反对将任何种族与文化集团看作同质,同时也反对将不同种族与文化集团看二元化和对立化。因此,霍米·巴巴理论中的混杂性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反叙事,是对经典及经典的排他性的一种批判,同时也颠覆了殖民话语中孤立的本质主义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巴巴对混杂性理论的运用与巴赫金思想在后殖民话语研究中的运用异曲同工,即支持在殖民话语双方混杂妥协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言语行为,然后通过这种新的言语行为来对殖民权威进行颠覆和瓦解。换而言之,就是从殖民话语的内部运动,使之带有杂质而变异,以期达到使其防御机制彻底崩溃、颠覆其殖民主义霸权的目的。

二、混杂的动机和意义——建立“第三空间”

如巴巴所言,混杂化是被殖民者颠覆殖民霸权的一种策略。殖民与被殖民文化的相互混杂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模糊的第三空间。这一混杂化了的第三空间,打破了原有两种文化的纯粹性,在种族、文化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疆界组合,殖民者的优势经由第三空间的交混,其优势地位将有可能被颠覆和取代。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指的是一种居间的空间,这一空间产生于文化转换的过程中,像是一种悬浮层。在此空间中,混杂性占据主导,权威话语被颠覆。巴巴认为,文化交流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因此想要在文化交流中保持原有文化的纯粹性是不可能的。在两种文化接触的地方必然会存在一个第三空间,文化差异在这个空间内发生相互作用。“这个空间既不属于单纯的自我,也不单属于他者,而是混合两种文化的特征,居于两者之间的位置。”通过运用多样和可变的文化意义和象征,促成群体民族性、文化性和集体经验的融合混杂,第三空间恰恰是文化混杂性的撰写和表达。显而易见,巴巴第三空间理论的基础和源泉正是混杂性。他曾说过,“混杂逆袭了霸权主义的否定,削弱了殖民权威的基础,使弱势的被否定的知识进入中心支配地位。”在分析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时,巴巴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压制和奴役,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拆解关系:两者之间表面上的霸权宰制关系中实际上潜含着反霸权空间,在这一混杂空间中,受殖者对殖民者的权威话语进行改造,消解殖民文化的权威,从而建立自己的主体身份。在此,巴巴强调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互相依存的关系,并指出这个模糊、混和的第三空间是所有的文化陈述和系统的基础。得益于这个第三空间的存在,混杂的意义才得以凸显,权威的话语受到质疑,殖民文化的优势地位也被破坏。

三、第三空间中重构文化身份

众所周知,在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某一族裔可能被赋予一种万古不变的文化身份和属性。而霍米·巴巴的理论却否定这一观点。他指出,宗主国文化和殖民地文化之间存在一个交互混杂的第三空间,两种文化在这一空间中彼此交织杂糅,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在彼此交互混杂中构建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他强调,“文化的定位在如今已经不再来自传统的纯正核心,不同文明接触的边缘和交接处有一种居间的、混杂的身份正在形成;所有无归属的族群,必然处在一个文化之间的世界,自己的身份认同将在矛盾的冲突中创造。”换句话说,只有超越主流文化与自身文化的束缚,被殖民者才能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定位,新的文化身份意识才能生成。

巴巴用拟仿这一概念进一步阐明了受殖者文化身份构建的这一新方式和新形态。拉康认为,拟仿是一种变色龙机制,昆虫会随着空间环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肤色,通过对外在环境的模拟和翻译,使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异和转化,通过这种伪装欺骗手法来保护自己和打击敌人。巴巴借用这一概念,提出殖民拟仿的概念,即受殖者通过拟仿将西方的知识权力转变为自己的筹码。“受殖者利用交流和中转的机会,将殖民者的文化加以复制,使自己融入殖民权威的内部,造成殖民话语秩序的混乱,进而颠覆殖民者的话语霸权。”这种殖民拟仿基本上是一种弱者的曲线抵抗策略。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弱势文化方的受殖者在混合的第三空间中通过自身的进化对占主导地位的殖民文化进行改写,从而颠覆权威话语以期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精神。

结语

霍米·巴巴以其极具冲击力和批判锋芒的理论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后殖民理论家之一。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并且行之有效地运用到批评实践中。其混杂性理论不仅对学术界研究文化身份和少数族裔提供理论支持,而且为第三世界批评家展示了发声的范例。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巴巴的混杂和第三空间理论为遭遇身份建构以及文化归属难题的族群提供了一种解决文化身份的途径。他最直接的意图就是为这些族群找到心灵归属和出路,使他们脱离旧文化身份的束缚,找到真正合适的身份归属,构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找到一种超越民族种族、兼具两种文化特征的混杂性文化身份。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殖民者殖民话语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画与理
后殖民批评的“去殖民性”
——跨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乌干达传统土地产权体系研究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的殖民者形象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