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谈文学图像化的影视转换

2015-11-22 11:29孙雪娇
剑南文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蜗居影视图像

■孙雪娇

六六的作品 《蜗居》2009 年走上荧屏,瞬间成为全国范围内家喻户晓的一部电视剧,并引发热议,其中包括“房价上涨”、“官僚腐败”、“婚外情”等社会阴暗面的敏感话题。本文审视分析了这部作品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图像化之路——是怎样的原因导致《蜗居》走向了文学的图像化之路、是什么样的特征和艺术手段导致《蜗居》在走向文学的图像化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响、以及这部作品带给人们的深远意义。

一、文学图像化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一)文学的图像化。它是物体通过光学、电子、数码等科技手段让图像以外在或者内在的方式介入文学,使后者呈现出与前者也就是文学本身不同的生产、传播、阅读接受的形态。在后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社会以及文化领域所存在的诸多症候,正如《蜗居》中现实反映的热点社会症结。

(二)文学的影视转换趋势的原因。

1.文学与影视本就是不可分割的,影视模仿与文学改写是相互联系的。

这既是影视文化对文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对文学发展疆域的扩充。精英文化退居幕后、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异军突起的时代,文学必然会走向图像化之路,因为文学已经逐渐的从描写精英人群转向了平头百姓、普通大众。这主要由市场经济开放的国家背景下转向文学接受为主体所决定的,由文本文学转向为电子文学、影视文学、图像文学等。《蜗居》广为人知并不是由于作者单纯第一文本的创作,而是在转化为影视剧之后才受到大众追捧,电视剧开播后才促使受众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审美阅读。

2.时代背景促使文学接受以高效、快速为主。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消费化、商业化理念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文学阅读方式也趋于娱乐化、快餐化。受众群体为了生存的基本需求满足和社会角色的认同都在努力奋斗着,“最短的时间要做最多的事”成为他们存在于都市之中的风向标。

3.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容了文学形式的表达,更能满足受众的心理欲求。

高度发达的技术手段营造逼真的艺术效果,以浓缩的形式真实的再现现实生活,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如《蜗居》中郭海萍的人生经历是符合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通过自我努力一点点接近目标,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人们在郭海萍身上看到自身努力奋斗心酸的影子,从而获得认同。

4.政治主导文学的权利弱化使得创作意识自由发挥,给予作家更多自由的发挥空间,不再规避社会敏感话题,直抒胸臆。人们之所以喜欢这部作品也正是由于贴近百姓生活,满足受众社会角色认同的心理,在作品中多多少少窥到现实生活的部分真实写照,文学表现形式因此走向一个开放的过程。

二、文学图像化影视转换的特征

(一)热点化、受关注高的题材选择。

在文学接受为主导的文学环境中,大众文学成为倍受欢迎的文学类型,热点化、社会曝光率高的题材备受创作者青睐。《蜗居》由文本到影视的成功转换就很明显的说明了现代文化中的这一趋势,以郭海萍和郭海藻两姐妹在江州不同的奋斗经历为主导,以郭海萍夫妇的房子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职场、官场、家庭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情感纠葛,反映出当下都市中“房奴”“小三”“官商勾结”“官僚腐败”等转型期所暴露的社会症结,直面现实语境。作品中,所有的病痛症结都源于对房子的期盼和占有,房产不仅仅是经济话题,也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话题。

(二)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新世纪文学迎合大众趣味的特点,弱化了文学的超越思维,逐渐从深度审美阅读转换成浅层审美观看。其主要表现就是语言贴近大众,容易领会,无论是精英人群还是平头百姓都是他们所说的日常用语。受众观看作品时,简单通俗易懂而又俏皮幽默的情节话语易于抓住观众的心,从剧作里很容易联想到身边存在类似的人、类似的事,从中获得相应的经验养分,可以说贴近了都市青年真实而原生的生活状态。

三、《蜗居》影视转换中所运用的艺术技巧

(一)时尚图像的穿插。

《蜗居》中作者大量运用各种品牌体现人物的生存地位、运用标志性的建筑来体现大都市的繁华,这种时尚化品牌符号以及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都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媚俗性。剧中包括用江州进行符号化隐含的代表性建筑,“明珠塔”、“博物馆”、“伊势丹”等,还有一系列的物质品牌,如 “迪奥”、“LV”、“路虎”、上万元的实木家具等。在这一连串的品牌渲染下更能比对出纸醉金迷的高阶层奢侈生活和狼狈贫困的底层“蚁族”生活,带给受众对于现实的思考。

(二)经典话语的运用

《蜗居》的成功,除了现实的主题外,还有一个让人称道的是经典话语的运用,至今令人回味无穷。有的讲出了现代社会中由于利益的扩大化异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异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的话语道出了与当代都市人如影随形的社会准则,能从中学到很多交际之道,当然也有一些运用了市民文化浓郁的话语,不难看到其中所隐含的道理以及在触及金钱利益时难以满足基本的需求所引发的惆怅与无奈,从最初的生存危机一点一滴的升华为了精神危机。如苏淳被郭海萍要求向父母借钱回到家后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不假,4 万还是‘我妈’,6 万就成了‘咱妈’了!幸好这钱拿回来了,否则估计你嘴里就是他妈的了!”郭海萍由于买房而经历了一系列金钱的打击,人格和价值观受到了扭曲,她说:“你以为我想当泼妇呀,哪个女人不想仪态万方,美美地坐着呀,什么样的男人决定你有什么样的命运,嫁给什么样的男人你就是什么命。就算我是泼妇,也是苏淳一手培养出来的。”

四、《蜗居》在文学成功的转化为图像影视之后产生的社会效应。

(一)正面效应: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的宣扬

作者最初的初衷是在扒开各种社会诟病之后,疼痛之余能够引起大众反思,上升到人文情怀的高度来关注和审思自我的人生。不是运用惯常的思维去确立对错,而是多角度的来审视人性的多维,事情之所以会发生,人物之所以会异化的现实根源和思想根源。其中郭海萍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了《蜗居》的核心人物,在她的身上带有着大众群体大多都有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的跻身于这个陌生的城市之中,依靠自己的勤恳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如郭海藻的人生经历,在人生道路上走了捷径,成为了宋思明的“小三”,最后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正如作者六六说:“之所以要写这样的故事,不是为了鼓励大家去道德沦丧,鼓励女孩子们买不起房子都去当小三。正相反,我也挺讨厌这种人,特别是女人更要自强,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如果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男人,那就是最蠢的”。所谓捷径的享乐只是暂时的,只有靠踏实的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长久利益。

(二)负面效应:享乐主义膨胀。

上文已经提及在《蜗居》中为了取悦受众有媚俗的一面,但这都不是作者的初衷,但在作品播出后却听到负面的反馈。比如有很多女孩看完《蜗居》之后,勾起她们想当“二奶”的欲望,拥有财权集于一身的宋思明,既潇洒又成熟稳重,即使是短暂的拥有也值得了。审思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的出现,根源或许需要追溯到中国历史的形成,由于父辈一代大多都有着艰苦的生活经历,他们害怕贫穷,因此在教育子女时把财富与享乐放到优先位置,这样的教育氛围必然影响下一代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这也成为80 后一代其中的诟病之一—享乐主义膨胀。

猜你喜欢
蜗居影视图像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摄像头连接器可提供360°视角图像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韩国蜗居
周末蜗居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影视
不要蜗居我们的蜗居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