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林格启动猪伪狂犬病控制净化试点项目和猪蓝耳病单场防控及区域控制项目

2015-11-22 07:46本刊编辑张金辉
猪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单场猪病耳病

本刊编辑/张金辉

图1 会议现场

猪病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么,2015 年猪病的流行趋势如何?应如何防控?2015 年3 月9—10 日,在北京召开的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动物保健2015 新春科学交流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童光志所长,中国兽药监察所王在时、王琴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樊福好博士,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王一成研究员等20 多位猪病顶级专家汇聚于此,共同献计献策,为大家更好的防控猪病指点迷津。为更好的服务养猪朋友,勃林格针对目前危害养猪生产比较严重的疾病——猪伪狂犬病和猪蓝耳病提出了防控方案和具体实施措施,将启动猪伪狂犬病净化试点项目和猪蓝耳病单场防控及区域控制(ARC)项目。

会议首先由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技术总监朱连德博士致开幕词,他指出疫苗是猪病防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勃林格不单单是卖产品更重要的是要为猪场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并对在百忙之中参加此次新春科学交流会的专家、教授、朋友表示感谢,并转达了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大中华区副总裁Stephan Lange 对各位专家的新春问候。

在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会长荆继忠老师作了“新常态下养猪业发展的战略思考”的报告,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新常态下养猪业发展面临的困惑及解决方案,在解决猪病问题方面荆老师提出了健康养殖的途径:从源头上控制种猪的健康、减少流通、科学饲养管理、健全兽医防控体系、革新生产工艺、提供全价营养并要保证饲料质量。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详细介绍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等疾病2014 年的流行特点和2015 年的流行趋势及防控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见《猪业科学》2015 年第2 期杂志上杨老师的文章。

勃林格市场部技术支持经理黄律和产品经理王婷婷分别对勃林格中国单个猪场蓝耳病净化项目和猪伪狂犬病净化项目做了相关介绍。对于勃林格启动的猪伪狂犬病控制净化试点项目和猪蓝耳病单场防控及区域控制(ARC)项目,各位专家都表示非常赞同,同时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童光志所长指出猪伪狂犬病是可以净化的,但在阳性率高的情况下要先走免疫途径,再好的疫苗都不可能阻止野毒的感染但可以降低排毒。张桂红教授特别强调了引种是导致猪伪狂犬病传播最可能的途径,猪场在引种时一定要自己亲自到场内采血检测。再有猪伪狂犬病的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差异很大,到底哪种试剂盒更适合猪场值得探讨。荆继忠老师提出了净化首先应该从种猪场做起,净化后如何保持更值得关注,并对如何积极引导行业防控猪伪狂犬病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樊福好博士强调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感染引种是一个重要因素,感染最薄弱的环节在保育阶段,必须要解决猪群的免疫抑制状态,免疫抑制是导致猪伪狂犬病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猪蓝耳病的控制问题,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鄢明华研究员表示,关于猪蓝耳病是否要做疫苗免疫的争议,他个人认为还是要做的;因为猪蓝耳病的控制应是全方位的,疫苗免疫只是其中的一个点,生物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其他疾病控制不好,猪蓝耳病是非常容易暴发的。吉林农业大学高云航教授认为没有大数据的基础上净化非常难,疫苗毒和野毒的区分依靠基因测序,但测序也有很多的不准确性应值得考虑。会上还有很多专家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展开了气氛热烈的讨论。美国兽医专家John kolb 博士分享了美国4 个大型猪场控制猪蓝耳病项目的情况,通过长期的实验、监测发现注射勃林格猪蓝耳病疫苗是非常安全、有效的,猪群的生产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定量PCR 检测发现猪群带毒量下降。

会议最后朱连德博士做了总结发言,感谢各位专家的指导,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猪伪狂犬病控制净化试点项目和猪蓝耳病单场防控及区域控制(ARC)项目一定会顺利进行,取得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单场猪病耳病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多灾多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