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能否作为“资产防腐剂”?

2015-11-23 02:44余颖
收藏·拍卖 2015年9期
关键词:欧美藏家当代艺术

余颖

2015上半年欧美再创新高

2015年欧美春拍告一段落,各大公司及艺术媒体都在做着对这一季度艺术拍卖的总结。整体上看,这半年欧美艺术市场是非常活跃和成功的。藏家、咨询师、鉴赏家和艺商正在享受着假期或前往纽约汉普顿艺术展,不妨作一个简短的总结。

今年2月,卡塔尔花3亿美元买了高更的画,再次更新拍卖界的纪录。5月,纽约对于印象派、现代、战后和当代艺术销售达到了总计20亿美元的销售纪录,再创新高。一波接一波的上亿美元场次震惊着整个艺术界,藏家的竞拍热情尤为高涨。诸多艺术家在这次的热浪中创下最新纪录,这其中包括毕加索的1.7940亿美元的《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马克·罗斯克4645万美金的《无题》、和克里斯托弗·沃尔2990万美金的《暴动》。6月,瑞士巴塞尔艺术节,虽然因为威尼斯双年展的缘故到场买家不如以往多,共有9.8万参观者,但这完全不妨碍诸多画廊斩获佳绩。7月,伦敦的战后/当代艺术场次上虽然有一些小插曲和不尽如人意,但是总体销量还在过高的预计范围内,安迪沃荷、弗兰西斯培根、格哈特里希特等诸多艺术家都有上百万美元作品成功销售。

权威艺术市场分析公司Artprice对2015上半年作出整体总结:

1.美国赶超中国,拿回市场第一的宝座;

2.伦敦因希腊和欧洲整体的影响,表现欠佳,但也同时超过中国,拿到第二的位置;

3.西方艺术市场总体有着9%的增长率;

4.2009-2014年间,中国艺术市场增幅214%,但2015年因经济不稳定原因,下降39%;

5.因中国原因,全球拍卖市场下跌5%。

近3年全球当代艺术急速升温

欧美当代艺术在2015年上半年有着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近几年当代艺术市场蓬勃发展,每年都在创着新高。2000年-2007年的当代艺术市场随着大的艺术市场的发展逐渐升温,但是排在现代艺术和早期大师作品之下。2008-2009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艺术市场也随即进入淡季,当代艺术销量明显下降。2010年经济还属于复苏期,艺术市场并没有好转,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很多藏家在这一年停止了在艺术市场的买卖,把更多的关注度放在重获资产上。从2011年起,经济开始复苏好转,全球百万富豪数量渐渐上升,人们又把注意力转向了艺术市场。也是从这一年起,当代艺术市场作为拥有超强潜力的领域,有着源源不断的新作品的输入,成为了拍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3年内,全球当代艺术急速升温,频频创下新纪录。

上个世纪B0年代,著名作家Robert Hughes在新书《The Shock of the New》中对于现代艺术作出评论:螺旋形的文化市场,人们对于新艺术的渴望永远得不到满足。这句话用在现在的当代艺术市场也恰恰合适。市场呈螺旋形上升,价格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广。昨日的价格过高,会变成今日的低价交易。

下半年继续走高?

在这样的趋势下,今年欧美当代艺术的秋拍也不可小觑。仅仅5月就已达到20亿美元的总成交量,是2014年全年的三分之一,想必2015年又是可以突破纪录的一年。6月30日,伦敦的艺术分析团队通过访问128位藏家、咨询师、拍卖专家、艺商和媒体人,发布了最新的数据。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访者认为,战后艺术和当代艺术欧美市场还会继续升温,其他则认为会保持现在的水准,没有一人认为市场会向相反方向走。

Artptice也认为,西方当代艺术市场会在下半年继续增长,市场会渐渐形成优胜劣汰的现象,好的作品会一直走上坡路,质量不佳的则会被市场淘汰。图表中蓝色柱状代表上半年,黑色则代表下半年,可以看出2015上半年西方艺术市场表现良好,在大环境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下半年也是希望重重。

Artprice网2008年上半年——2015年下半年西方绘画拍卖市场成交额分析图。

藏家对于当代艺术的需求也是源源不绝,不像早些艺术时期,作品数量已经是有限的了,当代艺术家还是在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作品,也吸引着更多的藏家进入这个市场来分一杯羹。

很多人会担心这样的趋势能否持续?价格炒得越高,极速崩塌的几率就越大。艺术市场也在进行着转型,传统意义上的高端艺术市场买卖周期渐渐在消失,市场现在被更多新来的人驱使着。这些人都是新晋的富豪,或者刚进入艺术市场的富豪,他们大多数来自金融行业,对待艺术就像是对待其他投资资产一样,也愿意投放数百万钞票在一幅作品上。美国花旗银行的艺术和金融咨询师Suzanne Gyorgy说道:“财富是有限的,并没有那么多钞票在流通,大家希望用艺术品这种有形资产去创造更多财富”,“(2009年的)经济衰退给创造财富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在过去的5年里,制度上的松弛使财产的价值大幅上升”,“钱都去了能挣更多钱的人手里”。这些有着更多钱的人现在就在通过当代艺术品来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利润。

从近些年的趋势可以看出,艺术市场如其他商品一样,是跟着全球经济大环境走,如果不是经济再次发生大衰退,艺术市场还会一直保持着现有的温度。虽然很多人现在把艺术品当作投资品对待,但是本质上,艺术品还是有形资产,如果手握真正具有不朽价值的作品,那么它的艺术、历史价值会一直存在,适当时候,也会帮助藏家躲避金融危机,成为“资产防腐剂”。

因此能够挑选不朽的艺术作品显得至关重要。这当然需要藏家可以准确地掌握市场的方向,但艺术本身最关注的还是作品背后的故事、历史意义、艺术家在业界的影响等。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和新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会帮藏家找到真正保值的作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欧美藏家当代艺术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8年9月)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4月)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6年10月)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