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开启的梦幻时光

2015-11-23 06:28
收藏·拍卖 2015年9期
关键词:外销海纳百川扇子

历史上曾有过一段长达近两百年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阻断,海上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更因清初推行“一口通商”,对外贸易为南海之滨的广州所垄断,以“十三行”为代表的商行成为衔接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大量富有东方风情的艺术品从这里远涉重洋,风靡欧美;与此同时,西方审美情趣也随之输入中国,东西文明的融汇交融得以在一大批外销艺术品上被呈现、记载、留存。由此上演了一段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颇具梦幻色彩的特殊时代。

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产自中国的瓷器、绘画、漆器、木雕、牙雕、玉雕、扇、家具、墙纸等等,漂洋过海散入欧美大陆的王公贵族和寻常百姓家,在西方社会掀起了一波“中国风”,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欧洲,来自中国的扇子成为每位西方淑女衣柜中的必备之物,身着华丽晚礼服的宫廷贵妇以手执一柄具有东方情调的扇子为高级时尚;在美国,中国瓷器取代英国器皿,各个阶层都在使用,姑娘出嫁也多以中国茶具作为嫁妆。另一方面,通过订制商品,大量西方题材和艺术风格也被中国艺术家、工匠所熟悉和应用,中西合璧、不中不洋,成为外销艺术品区别于本土原生艺术品的一大特色。同时也熏陶出广东不墨守成规、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与变革气度,深刻影响了后世。

岁月流逝,随着大量海外文物的回流、海外藏家的显现,沉寂已久的外销艺术品开始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成为投资与收藏的新风向。虽然外销艺术品在艺术成就上未必多么高,但其独特的造型风格和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使它具备非常的价值,尤其是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外销艺术品获得众多亲睐,面临重新估值,在拍卖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升值潜力。

猜你喜欢
外销海纳百川扇子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这些都是扇子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糖?扇子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重庆永川:永立潮头 海纳百川 铺就小康幸福路
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