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法治档案的意义与问题对策

2015-11-25 23:50浙江自然博物馆张米丁
办公室业务 2015年17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意义对策

文/浙江自然博物馆 张米丁

浅议我国法治档案的意义与问题对策

文/浙江自然博物馆张米丁

【摘要】法治档案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我国的依法治国方针策略在档案工作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我国的法治档案,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宣传教育和法律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传统观念束缚等因素的制约,其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离法治中国的目标要求之差距依然很大;如依法治档意识淡薄、档案立法缺失、体系不完善、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等。只有有效采用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监督力度、强化法制宣传、加强档案立法和建章立制等方法和对策,才能使我国的档案工作步入正确的法治轨道运行,进而使法治档案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法治档案;意义;存在问题;对策

一、引言

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保障、促进与确认整个社会各项事业之发展。档案法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隶属分支和一个部门法,同样是对保障与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维护本部门的档案利益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法治档案基本的内涵是,增强制度建设,建立起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改进档案行政执法的体制,进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增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完善档案工作中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以及纠纷;理顺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健全档案行政监督的制度和机制。其基本目的是,稳步推进档案工作的开展,努力夯实档案事业各项基础,营造良好的依法治档氛围。法治档案的基本要求是,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同时符合我国法制的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法治档案的重要意义

(一)法治档案的含义。法治档案,也即依法治档。主要是指在宪法法律法规规定的授权范围,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国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国家各项档案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对自身行政行为的后果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国务院部门制定的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等。依法治档是既要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有效进行,又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档案事务中的合法正当权益不被侵犯。从本质上看,依法治档就是有效利用法律武器来规范、约束档案行政权力的行使和执行,使一切档案行为和事务都服从法律。

(二)法治档案能够强化人们依法治档的意识。由于人们依法治档的意识目前还是比较薄弱,只有深入贯彻执行我国的档案法,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通过一定的宣传以及手段来强化人们的依法治档意识,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依法治档是行之有效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用法律来保护单位和个人利用档案的权力与履行保护档案的义务,严格查处违犯档案法的行为,违法者依法得到严惩。从而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使依法治档意识深入民心,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依法治档观念。

(三)法治档案能够提高档案业务工作的管理水平。法治档案能够激励档案工作的内动力。通过依法治档使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提高了履行档案义务的自觉性,促进对各项档案工作的圆满完成。通过依法治档还可以引起各部门各单位各级领导的重视,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同时也有利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指导,使各部门单位由被动应付检查改变为主动自觉地开展档案工作。如此良性循环,促进依法治档的一系列实践探索,不断推进档案工作向法治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四)法治档案能够增进档案业务管理的正规化和系统化。对档案的资源建设,是开展档案服务工作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性工作,关系档案事业的兴旺发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严格的依法治档,克服对档案业务工作的任意性和随意性,使档案工作步入正轨和系统,步入法治的正确轨道;增进档案的资源建设,丰富档案的馆藏,并优化档案的馆藏结构,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与经济建设服务。

(五)法治档案在内容上也体现了其重要意义。法治档案的内容,包括加强法治建设,档案的立法要坚持与我国的法治原则相一致,建章立制要按照严格法定的程序;改善行政执法,确保档案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行转变职能,提高档案行政管理积效,加速转变行政机关职能与管理方式;将行政管理体制构建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与廉洁高效;加大法治档案宣传教育力度,确立依法治档意识等。从而严格法治秩序,使一切档案工作都以完善的法律为尺度和准绳。

三、法治档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立法缺失和档案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档案立法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规定过于原则,难以操作;违法的情节、裁定的标准等在具体的适用上伸缩性太大、很难确切把握,实际档案执法活动很难得以开展,得以深入和普遍;有些档案立法,较多方面的滞后于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许多经济建设新领域需要制订新的档案法律法规来规范。尤其是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缝隙中,档案关系和档案管理主体发生转变,就需要新的档案法规的制订来确认和规范。比如,档案的新电子载体与分级档案、鉴定档案、赔偿档案、出境档案等等,都须制订相应的具体详细的法规来规范。

(二)法治意识以及依法治档观念淡薄。因档案部门不能够直接产生效益,有些人就会错误认为档案工作管理没啥作用,从思想上产生轻视的观念,觉得档案的具体工作就是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未能深刻认识到档案的系统化、法治化和正规化管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决策依据的作用。因此而造成对档案工作是“说时重要,干时次要,忙时不要”的现象;对档案工作在安排上是强调多,真抓少;业务工作上是指令多,指导少;基础建设上是任务下达的多,财物投入的少;有的档案人员兼职多,缺少时间和精力学习钻研档案业务知识,以致档案专业业务不精,业务工作疲于应付。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造成在档案工作上人财物等基础力量的配备不足;有些单位部门人员认识不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有的会出现该归档不归档、归档不及时和档案流失等。

(三)有法不依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怎样来监督确保档案管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采用什么办法来衡量各部门单位的档案质量、建档要求、人员配备、保存以及年限等是否符合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相互制约的、明确的和具体的规章制度。由此导致有的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监督整改措施不力,最终未能督促受检单位如期整改的;有的执法监督人员缺少可操作性的刚性标准,执法监督工作未能落到实处的;有的被检单位对执法监督检查认识不足,摆不正自己位置,忙于应付的;有的单位只重视内部业务建设,对主管部门的法治化建设不够重视的;有的单位对来自人大、政府、司法及社会各界档案执法的监督重视不够,不重视档案违法行为以及责任追究的等。从而影响依法治档的进程。

四、改进法治档案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为依法治档给予准绳和尺度。增强档案的立法,要提高立法的质量,要完善档案部门法律法规的系统,以保证档案工作管理的各方面均有法可据。我国的档案立法工作这几年虽然有较大的进步,但总体上看还不够平衡。因此要进行档案立法各方面的创新。尽早制定出新领域与新电子载体档案的相关立法,对现有的不适合改革发展需要的档案法规进行适时的修改或废止,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必要的法律保证。档案的法律法规是依法治档的法律准绳和尺度,国家立法机关应当给予档案的立法以必要的位置,并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依法治档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档案的法律法规的修改、补充和废除等工作,使依法治档做到有法可据,有准绳和有尺度。还要做好档案法律法规的系统配套和衔接工作;根据实际执法之需,做好档案法与我国其他部门法律法规政策的衔接协调工作,原则上做到罚不重复等。

(二)扩大宣传,创造一流的法治档案工作环境。档案部门依法应当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宣传档案的有关法律法规,并让他们知悉有关档案法律法规的内容,使之主动守法,人们能用档案法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之将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铭刻在心、熟记在心和运用自如的氛围,形成人人遵守档案法的良性循环。因为社会的法律意识如何,决定了公民、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遵守档案法的程度,决定了执行档案法律规范的程度。因此要努力提高人们有关档案的法律意识,使社会公众了解依法治档工作的内容和过程,为依法治档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扩大宣传依法治档的内容和重用性,依法治档工作的成就等,如对档案的知识竞赛和对档案的陈列展览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依法治档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依法治档意识,创造一流的法治环境,形成良好的依法治档氛围。

(三)领导带头,坚持依法治档的基本原则。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力涉及很多领域,诸如国民经济发展、文化创新业、科技进步业等。因此必须从顶层起设计,从领导层开始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重视档案的法治建设,为档案工作的健康、深入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以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思想高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通过法律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的法治建设。牢固树立依法治档的观念,坚持依法治档是开展一切档案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切档案行政活动均必须接受法律的监督,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和具有法律法规的依据。

(四)加强监督,保证档案法律法规得到严格遵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保证档案行政权力的行使不逾越法律,就要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所谓责任行政就是权力必须与责任挂钩,法律赋予行政机关权力时,也就同时要求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责任。依照档案法律法规,制订适合本地区的具体制度;对违反档案管理的各种现象,及时纠正;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消极应付现象,质令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限期整改;对档案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评议等;将各种档案监管的环节,疏理后形成一整套便于操作的有效机制,在制度和办法上保证依法治档的健康运行。

(五)建章立制,打造一支合格的档案行政执法队伍。打造一支合格的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将各方面有较高素质的人员输送到档案行政执法队伍中来,让他们掌握档案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提高他们的行政执法自觉性和责任意识,以便公正执法。

五、结语

当下我国法治档案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广大档案工作者对法治档案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和全面。随着档案法律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不断积累与丰富,已开始学会用法律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档案管理的角度来认识档案现象了。认识到法治档案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进行法治化管理,并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其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档案工作始终沿着法治的轨道健康运行;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素养,提高工作效率,以形成良好的依法治档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梁治平.法治在中国:制度、语言与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宝康.档案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4]陈祖芬.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J].北京档案,2004.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意义对策
一件有意义的事
手机依赖的干预与对策综述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走,找对策去!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