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馆馆藏作品的收藏、保护及利用

2015-11-25 23:50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杨宏雯
办公室业务 2015年17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

文/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 杨宏雯

浅谈美术馆馆藏作品的收藏、保护及利用

文/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杨宏雯

【摘要】本文分析了美术馆馆藏品与其他艺术品所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美术馆馆藏作品的收集方式以及不同收集方式的制定与配合,以及对美术作品的鉴定方法。为了保证美术馆藏作品的完好,给出了美术作品处理与保存的方法。根据对美术馆需求的变化,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美术馆馆藏作品利用新趋势。

【关键词】美术作品;收藏;馆藏保护;馆藏利用

作为专业性博物馆、美术馆,是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视觉艺术作品的机构。美术馆可以进行定向活动、组织教学研究会,进行美术与创意文化教育功能;辅助学术机构实现美术人类学的研究工作;保护国家珍贵艺术文物和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古代美术;提供积极的知识性休闲娱乐为目的旅游观光等功能,其中艺术收藏与保存是美术馆的基础功能,因此研究美术馆馆藏作品的收藏、保护及利用,对于美术馆发挥自身文化性、社会性功能与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术馆馆藏品的特点

美术馆的藏品范围极广,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影像、多媒体以及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等,是美术馆从事陈列、研究,编辑出版物以及社会教育和服务等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美术作品受到艺术家所属民族、成长经历、创作时期、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如非洲雕塑与欧洲雕塑的艺术风格相比,其古朴自然、神秘奇异的表现形式极具个性;而西方油画的色彩明暗与中国画的线条笔墨从材料、技法到表现形式、内涵等也大不相同。这些都造成了美术馆收集的典藏品具有风格与艺术特色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具备国际化、多元化,提升其社会文化价值。

二、美术馆馆藏品的收藏

美术作品收集是不断丰富和调整藏品结构,建立具有独立特色藏品体系的主要手段,通常有购入、赠送、寄放、借用和交换等五种方式。具体分析如下:1.向艺术家、画廊、美术商、收藏家购买艺术品,或者以拍卖的方式购入;2.接受美术作品的所有者赠送;3.所有者将自己的作品放在美术馆管理;4.美术馆对藏品的借用;5.美术馆之间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互换双方的藏品。购入、赠送、寄放、借用和交换等五种美术馆藏品收集方式的制定与配合应根据馆藏体系建设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或设置。

收集到馆藏品后需要进行鉴定才能完成收藏工作。目前还没有完全可靠的美术作品研究与鉴定方法,因此一般通过几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完成鉴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建立美术作品数据库,并通过作品信息比较实现鉴定;积累丰富的鉴定经验进行直觉感悟判断;借助科技仪器进行鉴定。

三、美术馆馆藏品的保护

(一)馆藏品的保护要求。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包括美术馆在内的博物馆藏品保护,除运用法律手段予以保障外,还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从事这项工作。美术馆馆藏品的保护具有以下要求:1.建立严格的有关保护的规章制度,如保护方案的论证制度、审批制度等;2.建立馆内小环境气候的监测系统,作好各种数据的记录和收集,为保护藏品提供可靠的依据;3.保护藏品是保护其现存的健康的状态;保护和修复只能清除其病害,不能“脱胎换骨”地改变原貌。4.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要通过试验,不可草率从事;对易损的珍贵物品,尤应慎重。加固、粘接、封护、充填、补配等材料一般应具有可逆性;养护用的材料,应清除干净,不留残迹,以免给藏品带来不利影响。

(二)馆藏品的保护手段。美术馆馆藏品的保护手段要根据美术作品的特点,结合艺术藏品的保护要求制定,具体可以概括为对美术馆藏品的处理、对美术馆藏品的保存以及对美术馆藏品的修复三个方面。1.对美术馆藏品的处理。对美术馆藏品的处理包括调查、展览、摄影时对美术品的处理和因为移动、收藏而进行的必要捆包作业,这里的处理不只是具体的馆藏作品精细化操作,还包括处理美术品时的态度,比如要站在收藏家的立场去考虑。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处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接触美术品之前的工作,工作人员在接触美术品之前要注意自身的穿着等有无对美术品造成损坏的可能性;在处置移动美术品时,要注意保护美术品的安全;捆包作业时,注意箱子完好等。2.对美术馆藏品的保存。对美术馆藏品保存的目的是避免藏品磨损、损毁、遗失等情况的发生,目前较为有效地保存方式主要包括预防性保存、保存环境。预防性保存需要提前预知作品可能发生损伤的原因与因素,消除该潜在危险因素使作品避免受到损伤,保持现状。对于作品保存环境,美术作品多为纸质等材料制造,对环境湿度、温度、光线的要求较高,需要专职工程师负责调节、保证环境条件。3.对美术馆藏品的修复。首先需要意识到修复的危险性,如果不对作品进行合理加工便无法进行修复;并在修复前进行调查,断定是否要对一件作品进行修复或者确定需要进行修复,在决定修复方针前要进行细致的调查;修复有应急处理的修复也有大规模的处理等情况,多数情况下根据作品的形状及症状不同,所要采取的处理方法也不同。

(三)馆藏品的保管。建立健全美术馆藏品保护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保管工作。制定一系列具体制度,使美术馆的藏品管理逐步实现了法制化和制度化,以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具体规章制度主要是:1.建立并完善藏品保管的一系列规定,比如登记办法和账册管理制度、分类、计件方法、编目例则、建档制度、藏品提用规定、统计办法等;2.建立藏品出入库的审批规定,以及一级品的提用制度;3.对藏品修复、复制制定规章制度,避免损坏性修复或复制;4.建立工作人员出入库制度、安全措施;5.其他有关规定、工作人员守则、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

以上所举各项只是规章制度的大略,不同规模的美术馆其规章制度的多少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总的要求是一致的,即确保文物藏品的安全。各馆的馆长,在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反复学习讨论;同时,要加强经常性的教育,以爱护藏品,保护藏品为己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奖惩制度。

四、美术馆馆藏品的利用

随着社会发展,对美术馆的利用除了发挥传统的收集、保存、研究等基础功能外,还需要在美术馆平台基础上加强文化艺术展览、拓展文化娱乐功能。

(一)美术馆馆藏品的展览功能利用。1.美术馆馆内展览。馆内展览是美术展览的主要形式,是沟通艺术与普通大众的桥梁,是普及高雅艺术,进行社会美育的有效形式;它是向公众展示艺术作品,宣传艺术理想并接受公众检验的直接的途径。馆内展览又分为永久性展览与临时性展览,国内不少美术馆在长期陈列以外,又引进其他美术展览,按不同观众的不同需要引进临时性展览、以丰富展览内容并增加交流,扩大馆的影响。临时性的专题展览周期短、形式灵活多样.能以不断更新的面貌吸引观众,对活跃美术馆的活动,扩大美术传播的辐射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美术馆巡回展览。巡回展览是展览性传播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改变了美术馆等客上门的传统做法,采用积极的措施把“美术馆”送到各地观众面前。美术馆需要通过巡回展览来扩大信息输出量,达到良好的美术传播效果。组织大规模、长时间、跨地域的巡回展览。需要展览策划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策划。然而展览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利用美术馆展览功能上,不仅仅就是展示文物本身而是以展示为出发点设计更为丰富的科普、宣传文化节目,包含了很多与展览相关的内容与项目,成为了一个综合的活动,比如英国美术馆在做展览的时候,把展览放在博物馆的整体框架内考虑,以一个展览为主线,美术馆的各个部门都同时配合这个展览开展工作,组织各类相关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扩大美术馆的影响,让更多的公众进入美术馆。

(二)美术馆馆藏品的娱乐教育功能利用。将传统美术馆开发成一个专业性、有特色的开放式教育平台,以满足大众当代审美趣味的方式,提供视觉艺术与文化创意知识。对馆藏作品与美术馆馆舍灵活运用,接待以知识性休闲娱乐为目的旅游观光顾客访问。从而,使美术馆不仅仅限于美术家与学者的小圈子,而是真正走向人民大众,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影响力,发挥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五、结语

美术馆具有视觉艺术作品收集、保存、展览、研究以及艺术教育与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对于社会文化教育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美术馆馆藏作品的收藏、保护及利用这一课题,浅论了美术馆藏作品的收集方式,对美术作品的鉴定、保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美术馆馆藏作品利用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化建国,高敏.美术馆:从展览馆向博物馆的回归[J].中原文物,2010 (04):89-91.

[2]郑全.美术馆运营新趋势:非单体形态嵌入城市综合体[J].文艺争鸣, 2010(20):48-50.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
徐飞扬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欣赏
叶 璐美术作品
代 振美术作品
徐飞扬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欣赏
美术作品欣赏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