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收藏水平及服务价值

2015-11-25 23:50包头市图书馆阿拉坦其其格
办公室业务 2015年17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文/包头市图书馆 阿拉坦其其格

如何提高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收藏水平及服务价值

文/包头市图书馆阿拉坦其其格

【摘要】在公共图书馆视角下,如何实现民族文献作用与价值的发挥,进而通过对民族文献的有效利用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以及历史的发扬光大,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如何提高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收藏水平与服务价值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献;公共图书馆;收藏水平;服务价值

中国这个大家庭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建而成的,在平等自治的政策下,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特色文化与发展历史,进而也就汇聚成了拥有不同作用与价值的民族文献资料。少数民族文献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新的环境下,需要实现对其价值的充分挖掘,以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以及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而真正的将我国历史文化发扬光大。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的收藏之地,提高民族文献在其中的收藏水平与服务价值,意义深远。

一、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利用价值

(一)研究历史的资料源。对于中国各个少数民族而言,没有人比本民族更了解自身的历史文化,因此,相应的民族文献资料就成为了当前历史研究的资料源。在研究民族史的过程中,只有以各民族的史料为基础,才能够真正的走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史,进而了解真相,还原事实,同时在研究古代史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以现存的少数民族文献史料为依据。此外,少数民族文献史料同样为世界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二)有着丰厚的艺术价值。在收集民族文献资料的过程中,馆藏需要实现分门别类,进而也就将少数民族文献资料以性质进行了划分,比如少数民族的乐器实物、绘画实物等,这样就使得民族艺术的研究者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并了解少数民族艺术的真正面貌。相应的,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认知来丰富自身的知识,而对于那些痴迷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品爱好者来讲,可谓是受益匪浅。

(三)为宗教与医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首先,在宗教研究方面,少数民族在自身的史料中详细的记载了所信仰宗教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少数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宗教文献,比如《大藏经》《大唐法师三藏菩萨法师传》等,这些都为宗教历史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次,在医学方面的研究上,少数民族现有的文献中对于医学方面的史料记载较为丰富,比如《蒙医正骨术》,蒙医正骨术是历代正骨医学家们所积累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疗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病症的疗法。因此,这部医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医学本身,而是以一种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二、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收藏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馆藏图书数量少。当前民族文献馆藏的现状看,现有的民族文献馆藏数量过少,无法凸显民族文献的特色,相应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由于中国历史较为悠久,各民族发展步伐并不统一,相应的文献资料在保存、收集以及整理上的难度较大,建国以来国家虽然不断加大了对民族文献资料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致使一部分文献资料受损,再加上保存民族文献资料的意识较为淡薄,致使民族文献搜集整理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现有的民族文献馆藏数与中国民族发展史无法契合。

(二)馆藏图书种类以及范围过窄。我国民族文献馆藏图书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范围上都过于狭窄,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仅仅凭借现有的民族文献种类以及文献内容的范围无法实现对各民族历史人文等的探究,这不仅束缚了相应研究工作的开展进程,同时对于整个国家来讲,民族文献资料这一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如果在馆藏种类与范围上无法实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是精神文化上的损失,同时也不利于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尚未实现全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以及服务上都已经迈入了网路化,进而在强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也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与质量。而从当前民族文献馆藏的现状看,其在管理上尚未实现全网络化。这是因为:首先在分类上并没有实现统一。当前,关于民族文献资料的馆藏分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图书馆都是按照各地的使用习惯或者馆藏习惯进行分类。如上原因的存在不仅不利于资料使用价值的充分发挥,同时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的今天,给相应的信息化检索建设带来了阻碍,进而降低了服务质量与效率。

三、提高民族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收藏水平与服务价值的途径

(一)丰富馆藏数量并拓展民族图书的种类与范围。针对我国多民族的构成特点,要想实现民族文献数量、种类以及范围的进一步拓展,以丰富现有民族图书馆藏,就需要结合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扩大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并加大对民族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投入力度,以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要针对民族文献分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搜集整理规划方案,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强化管理,并要针对将珍贵民族文献据为己有的现象进行有效的解决,确保最大程度的实现对民族文献的搜集整理。

(二)加大宣传力度并完善服务模式以充分实现文献的利用价值。要想充分实现民族文献服务价值,就需要落实相应的宣传报道工作,以使相应的使用者能够获取民族文献馆藏的信息。这就要求相应民族文献图书馆要加大对民族文献价值的宣传,并要针对民族文献实现相应的介绍服务工作,通过相应推荐指南、专题展览等活动内容来激发人们对民族文献的热情,进而才能够通过兴趣的吸引与培养来实现民族文献馆藏的价值。与此同时,要创新服务模式,积极且主动的与民族文献使用者建立密切联系,并将这一使用人群逐渐扩大,在此基础上,主动与民族文献使用者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并要通过反馈工作的开展来及时完善自身的服务,进而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实现民族文献的服务价值。

(三)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实现全网络化。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讲,面对当前信息化发展的程度,构建信息一体化的网络管理模式来实现对民族文献的有效管理,是当前这一事业发展的趋势所向。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并提升民族文献的使用价值,就要针对所收藏的文献进行有效的整理,实现网络化检索等功能,同时,要构建相应的信息库,实现各省市民族文献资源的共享,确保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来提升民族文献的服务价值。

(四)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想最大程度的实现对民族文献的开发,提高民族文献的馆藏水平,就要求要具备相应的专业人才,能够读懂民族文献,并且能够实现对民族文献的完整收藏与整理;而要想充分地发挥出民族文献的服务价值,就需要具备文献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的人才,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服务精神。因此,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的吸收具备这一综合素养的人才,以打造一支专业能力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为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民族文献的馆藏水平与利用价值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公共图书馆能够全面地发挥出民族文献资料的收藏水平与服务价值,就需要在明确掌握民族文献重要价值的基础上,认真剖析当前在馆藏民族文献资料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当前所需实现对民族文献价值的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李杰.我国民族文献的范畴、划分、类型及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3):53-57.

[2]杨昌斌,欧阳佩瑾.民族文献信息服务与民族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建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6(04):73-75.

[3]谭尧升.民族艺术文献资料的分类及其作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1):52-55.

[4]夏五四,任瑞羾.民族院校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2010,12(02):129-134.

[5]茶秀花.图书馆在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中的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14,2(09):84-85.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